一种管道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0596发布日期:2021-12-22 17:4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消音器。


背景技术:

2.当今国内外内燃机的消音系统仍沿用谐振与吸收原理,前者对降低低频噪音,后者对降低高频噪音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中高档轿车都采取上述两种原理的组合,上述两种原理前者是将声波向声源反射和增加发音点,利用有孔或狭缝的管子,数个声学元件如断面、突变、挡板、直列或分支的谐振件及内装的连接管迫使排气中每个携带不同音频、不同质量的噪音微粒,按照其无规则的通道去反复反射与自由碰撞,而达到消音的目的,同时亦造成排气不畅,形成较大的排气阻力,而后者吸收原理是声波在经过能排气的内管上的圆孔、狭缝或有狭缝的圆孔后,被吸音材料所吸收而消音,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排气阻力,传统的内燃气排气系统无法实现在良好的不降低动力的前提下,提高排气系统消音效果的目的,而且传统的内燃气消音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排气不通畅的问题,为此我们先需要一种管道式消音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式消音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设备通过集中引流进而再次分流,将内燃机排气分流通过螺旋陶瓷体多孔结构进行分散消音,延长了排气气流的消音行程,保证了良好的动力和通畅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通畅性和高效性。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管道式消音器,包括消音管,在所述消音管的上端连接安装有进气管,所述消音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气管,在所述消音管内上部还设置有圆锥形结构的引流罩,所述引流罩下方连接安装有支撑管组件,所述支撑管组件为内外套管的结构且内管为支撑管、外管为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长度小于所述消音管的长度,在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支撑管之间形成消音通道,所述消音通道的顶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板,在所述消音通道内还设置有竖直且均匀分布的m个阻隔板形成一个个分流通道,所述m≥2,且顶部所述密封板且分别对应所述分流通道处还开设有进气口,底部所述密封板且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处还开设有出气口,在所述分流通道内还设置有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螺旋陶瓷体,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下两个所述密封板之间,在所述螺旋陶瓷体的螺旋表面还设置有玻璃棉,所述消音管底部以及出气管的内壁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玻璃棉,且在所述出气管处还安装有空气过滤棉。
6.优选的,在所述支撑管内侧还设置有环形分布的玻璃棉。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玻璃棉通过粘结与所述支撑管内壁连接固定,且所述支撑管外径与所述引流罩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引流罩与所述支撑管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分流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消音管连接固定。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消音管内壁上的环形挡板、开设在所述环形挡板上的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分流管外壁上的环形卡块以及设置在分流管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卡块为l型结构,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凹槽匹配安装。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固定块的厚度与所述分流管的壁厚相同。
11.优选的,所述消音组件还包括陶瓷块,所述陶瓷块填充设置在所述螺旋陶瓷体与所述分流通道的间隙内。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旋陶瓷体和陶瓷块均采用50

100微米级的二氧化锆多孔陶瓷体。
13.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为t型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消音管连接固定。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圆锥形结构的引流罩,实现了对排气系统的集中引流,在分流管与支撑管之间形成消音通道,进而在消音通道内还设置有竖直且均匀分布的m个阻隔板形成一个个分流通道,实现对排气系统的分流作业,设置内外套管结构的支撑管组件,便于实现对排气系统分流作业的流畅性,通过在分流通道内设置消音组件,实现了对分流后排气的分散消音操作,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消音效果和流畅度;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和螺旋陶瓷体固定安装在一个个分流通道内,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下两个密封板之间,提供支撑作用,螺旋陶瓷体和设置在间隙中的陶瓷块实现了对排气系统的螺旋气流走向,进而在螺旋陶瓷体本身多孔结构的吸音基础下,提高了该设备对排气系统的消音效果,进一步在螺旋陶瓷体的螺旋表面设置有玻璃棉,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是一种无机质纤维,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吸音性能好等优点,双重吸音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吸音效果,在出气管处安装有空气过滤棉,进一步对排气气流进行过滤净化,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消音管底部以及出气管的内壁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玻璃棉,进行再次的降噪吸音处理,保证了该设备良好的消音效果,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实现分流管与消音管的便捷连接安装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消音管内壁上的环形挡板、开设在环形挡板上的环形凹槽、设置在分流管外壁上的环形卡块以及设置在分流管底部的固定块,卡块为l型结构,通过卡块与的凹槽匹配安装实现连接,进而在底部支撑的固定块的作用下,实现进一步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固定块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块的厚度与分流管的壁厚相同,不妨碍分流通道的通气作业,出气管为t型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与消音管连接固定,实现了分流管结构和消音组件的便捷更换,省时省力,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组件的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组件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22.图中标记:1

消音管,2

进气管,3

出气管,4

引流罩,5

支撑管组件,51

支撑管,52

分流管,6

消音通道,7

密封板,8

阻隔板,9

分流通道,10

进气口,11

出气口,12

消音
组件,121

支撑杆,122

螺旋陶瓷体,123

陶瓷块,13

玻璃棉,14

空气过滤棉,15

连接结构,151

环形挡板,152

凹槽,153

卡块,154

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4.结合图1

图4所示;
25.一种管道式消音器,包括消音管1,在消音管1的上端连接安装有进气管2,消音管1的底部设置有出气管3,在消音管1内上部还设置有圆锥形结构的引流罩4,引流罩4下方连接安装有支撑管组件5,支撑管组件5为内外套管的结构且内管为支撑管51、外管为分流管52,分流管52长度小于消音管1的长度,通过设置圆锥形结构的引流罩,实现了对排气系统的集中引流,在分流管与支撑管之间形成消音通道,进而在消音通道内还设置有竖直且均匀分布的m个阻隔板形成一个个分流通道,实现对排气系统的分流作业,设置内外套管结构的支撑管组件,便于实现对排气系统分流作业的流畅性,通过在分流通道内设置消音组件,实现了对分流后排气的分散消音操作,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消音效果和流畅度。
26.在支撑管51内侧还设置有环形分布的玻璃棉13,玻璃棉13通过粘结与支撑管51内壁连接固定,且支撑管51外径与引流罩4的外径尺寸相同,引流罩4与支撑管51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分流管52通过连接结构15与消音管1连接固定,连接结构15包括设置在消音管1内壁上的环形挡板151、开设在环形挡板151上的环形凹槽152、设置在分流管52外壁上的环形卡块153以及设置在分流管52底部的固定块154,卡块153为l型结构,且卡块153与凹槽152匹配安装,固定块154也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块154的厚度与分流管52的壁厚相同,通过在消音管底部以及出气管的内壁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玻璃棉,进行再次的降噪吸音处理,保证了该设备良好的消音效果,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实现分流管与消音管的便捷连接安装和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消音管内壁上的环形挡板、开设在环形挡板上的环形凹槽、设置在分流管外壁上的环形卡块以及设置在分流管底部的固定块,卡块为l型结构,通过卡块与的凹槽匹配安装实现连接,进而在底部支撑的固定块的作用下,实现进一步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固定块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块的厚度与分流管的壁厚相同,不妨碍分流通道的通气作业,出气管为t型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与消音管连接固定,实现了分流管结构和消音组件的便捷更换,省时省力,可循环使用。
27.在分流管52与支撑管51之间形成消音通道6,消音通道6的顶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板7,在消音通道6内还设置有竖直且均匀分布的m个阻隔板8形成一个个分流通道9,m≥2,且顶部密封板7且分别对应分流通道9处还开设有进气口10,底部密封板7且分别对应进气口10处还开设有出气口11,在分流通道9内还设置有消音组件12,消音组件12包括支撑杆121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21上的螺旋陶瓷体122,支撑杆121固定安装在上、下两个密封板7之间,在螺旋陶瓷体122的螺旋表面还设置有玻璃棉13,消音组件12还包括陶瓷块123,陶瓷块123填充设置在螺旋陶瓷体122与分流通道9的间隙内,螺旋陶瓷体122和陶瓷块123均采用50

100微米级的二氧化锆多孔陶瓷体,消音管1底部以及出气管3的内壁也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玻璃棉13,且在出气管3处还安装有空气过滤棉14,出气管3为t型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与消音管1连接固定。
28.通过设置支撑杆和螺旋陶瓷体固定安装在一个个分流通道内,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下两个密封板之间,提供支撑作用,螺旋陶瓷体和设置在间隙中的陶瓷块实现了对排气系统的螺旋气流走向,进而在螺旋陶瓷体本身多孔结构的吸音基础下,提高了该设备对排气系统的消音效果,进一步在螺旋陶瓷体的螺旋表面设置有玻璃棉,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是一种无机质纤维,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吸音性能好等优点,双重吸音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吸音效果,在出气管处安装有空气过滤棉,进一步对排气气流进行过滤净化,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