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0389发布日期:2022-05-06 07:5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发电是指利用滚压力发电装置将水能、石化燃料(煤、油、天然气)的热能、核能等等的原始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用以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之需。现在发电依然使用化石燃料为主要的发电形式,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开始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源来发电。目前,市场上有最早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等发电形式,其中火力发电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大,水力发电、光伏发电和风力虽然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成本低,但是受到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自然资源发电时,受气候因素影响大,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支架均呈环状,且两个支架同心设置,支架上均固接有滑轨;
5.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滚压力装置,滚压力装置能沿滑轨运动;
6.两个支架上均固接有若干活塞机构,活塞机构沿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活塞机构用于接受滚压力装置的滚压力并转化为动力;
7.活塞机构均连接在管路机构上,管路机构用于将活塞机构转化的动力传出,并为活塞机构提供复位动力;
8.管路机构连通有水轮机,水轮机上配设有发电机,水轮机利用从管路机构接收的动力进行工作,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
9.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10.滚压力装置包括配重盘,配重盘的两侧均固接有滚轮,滚轮与滑轨相匹配,两个滚轮的中心均固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均固接有连杆,两个连杆均活动连接在驱动装置上。
11.滚轮的直径不大于配重盘的直径。
12.驱动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中部固接有电机,本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滑轮,相对的两个滑轮之间通过连杆相连,任一连杆的中部固接有齿轮a,电机的主轴固接有齿轮b,齿轮a与齿轮b相啮合,电机连接有电源,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13.活塞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接有缸体,缸体的靠近滚压力装置的一端配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伸入缸体,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两个支架之间,缸体的另一端开有开口,开口与管路机构相连通。
14.活塞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挡板上固接有卡座,卡座内卡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呈球状,活塞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位于挡板与缸体之间。
15.挡板上均匀开有若干导向孔,导向孔位于活塞杆外侧,导向孔内配设有导向杆,导向杆靠近缸体的一端固接在缸体的端部。
16.缸体呈管状,缸体的内径大小与活塞杆的直径大小相同,活塞杆与缸体之间配设有密封圈。
17.管路机构包括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缸体的开口,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连接有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高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水轮机,高压管上还设置有高压单向阀,水轮机还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水轮机与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之间配设有低压单向阀。
18.高压管上配设有压力表,高压单向阀位于压力表与水轮机之间。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自然资源发电时,受气候因素影响大,发电不稳定的问题。兼避免了火力发电的污染性及能源消耗性,同时又具备水力、风力及自然能源的清洁性和成本低的特点,又具备了风力、水力的不稳定性,且对区域没有要求,可以随地建造,介质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中滚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中滚压力装置的俯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中滚压力装置的活塞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中管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滚压力装置,2.活塞机构,3.管路机构,4.水轮机,5.发电机,6.滚轮,7.配重盘,8.支架,9.滑轨,10.活塞杆,11.弹簧,12.底座,13.缸体,14.三通接头,15.高压单向阀,16.驱动装置,17.压力表,18.低压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支架8,两个支架8均呈环状,且两个支架8同心设置,支架8上均固接有滑轨9;两个支架8之间设置有滚压力装置1,滚压力装置1能沿滑轨9运动;两个支架8上均固接有若干活塞机构2,活塞机构2沿支架8的周向均匀分布,活塞机构2用于接受滚压力装置1的滚压力并转化为动力;活塞机构2均连接在管路机构3上,管路机构3用于将活塞机构2转化的动力传出,并为活塞机构2提供复位动力;管路机构3连通有水轮机4,水轮机4上配设有发电机5,水轮机4利用从管路系统3接收的动力进行工作,从而为发电机5提供动力。如图2和图3所示,滚压力装置1包括配重盘7,配重盘7的两侧均固接有滚轮6,滚轮6与滑轨9相匹配,两个滚轮6的中心均固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均固接有连杆,两个连杆均活动连接在驱动装置16上,滚轮6的直径不大于配重盘7的直径,驱动装置16包括本体,本体的中部固接有电机,本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滑轮,相对的两个滑轮之间通过连杆相连,任一连杆的中部固接有齿轮a,电机的主轴固接有齿轮b,齿轮a与齿轮b相啮合,电机连接有电源,电机连接有控制器。如图4所示,活塞机构2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固接有缸体13,缸体13的靠近滚压力装置1的一端配设有活塞杆10,活塞
杆10的一端伸入缸体13,活塞杆10的另一端伸入两个支架8之间,缸体13的另一端开有开口,开口与管路机构3相连通。活塞杆10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挡板上固接有卡座,卡座内卡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呈球状,活塞杆10上套接有弹簧11,弹簧11位于挡板与缸体13之间。挡板上均匀开有若干导向孔,导向孔位于活塞杆10外侧,导向孔内配设有导向杆,导向杆靠近缸体13的一端固接在缸体13的端部。缸体13呈管状,缸体13的内径大小与活塞杆10的直径大小相同,活塞杆10与缸体13之间配设有密封圈。如图5所示,管路机构包括有三通接头14,三通接头14的第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缸体13的开口,三通接头14的第二接口连接有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14的第二接口,高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水轮机4,高压管上还设置有高压单向阀15,水轮机4还连通三通接头14的第三接口,水轮机4与三通接头14的第三接口之间配设有低压单向阀18。高压管上配设有压力表17,高压单向阀15位于压力表17与水轮机4之间。
28.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中,也可以不采用驱动装置16,在配重盘7上配设电机,通过电机直接带动滚轮6沿滑轨运动;缸体13、管道、水轮机4内充满液体,缸体13在活塞杆10的作用下,把形成高压液体输送到管路机构3中,管路机构3将高压液体输送入水轮机4中,高压液体从而推动水轮机4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5工作,达到发电的目的,水轮机4转动后,将低压液体排出,通过管路机构输送回缸体13,从而使得活塞杆复位。
29.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滚压力装置1在驱动装置16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滑轨9运行,形成滚压接触压板,压板压缩活塞杆10和弹簧11,活塞杆10在导向柱导向下运动,从而压缩缸体13内的液体,形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达到一定压力开启压力高压单向阀15,从而使管道得到高压液体,高压液体通过高压管进入水轮机4中,从而驱动水轮机4带动发电机5工作,达到发电的目的,此时活塞杆10运动到最大位置,弹簧11也压缩到极限,滚压力装置1在驱动装置16牵引力作用下移开活塞杆10位置,即上面滚压力装置1前驱,水轮机4转动后,将低压液体排出,通过管路机构输送回缸体13,活塞杆10在弹簧11弹力和液体作用下,瞬间复位,准备下次压缩做功,然后就周而复始运动。水轮机4与三通接头14的第三接口之间配设有低压单向阀18,防止高压液体倒流,出液管道安装与进液管道相反高压单向阀15,使得高压管内一直处于高压水,将配重盘7的滚压力转化为液压能,管路机构3将液压能输送到水轮机4中,从而驱动水轮机4带动发电机5工作,达到持续发电的目的。
30.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压力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自然资源发电时,受气候因素影响大,发电不稳定的问题。兼避免了火力发电的污染性及能源消耗性,同时又具备水力、风力及自然能源的清洁性和成本低的特点,又具备了风力、水力的不稳定性,且对区域没有要求,可以随地建造,介质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