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加强的油箱及便携式消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1753发布日期:2022-03-17 03:2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结构加强的油箱及便携式消防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消防泵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加强的油箱及便携式消防泵。


背景技术:

2.便携式消防泵中向发动机供给燃油的油箱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外置油箱,一种是内置油箱。其中,内置油箱是包含在消防泵机组里,与设备成为一个整体。目前现有的内置油箱大多数为侧置、上置;油箱由于与发动机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发动机工作时散热的热传导,超出材料热变形受热量,进而产生鼓包、凹陷等变形的情况,会引发安全问题。
3.上述的油箱设置方式都为了避开消声器,却使得发动机整体布局不协调、体积偏大,导致中心偏高或重心偏移。使用时因受设备局限,需停机加油,使得消防员在灭火过程中不能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加强的油箱及便携式消防泵。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在油箱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空间交错的凹槽。油箱本体的截面形成了“几”字型结构。其中,两个侧壁上的凹槽相互垂直。
6.其中,每个侧壁上的若干凹槽相互平行。
7.其中,油箱本体上设有贯穿相对侧壁的通孔,和/或所述通孔为矩形。
8.其中,凹槽一端与通孔连通。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消防泵,包括框架和任一上述的油箱,所述油箱与框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油箱设于发动机的下方。
10.油箱位于便携式消防泵整机的下部,并充满了下部空间,空间利用率极高。“金字塔”结构使得整机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11.内置的油箱作为便携设备的供油方式之一,移动过程油箱组件与消防泵作为一个整体,使得现场操作步骤简化,降低单人及双人移动难度及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挽回更多损失。
12.其中,油箱外壁设有带内螺纹的铜套,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带孔的安装板,带内螺纹的铜套置入孔内即完成可拆卸连接。铜套可保证螺纹强度,同时增加了油箱的耐用性。
13.其中,油箱的下方设有保护板,避免在放置时下部凸起或尖锐物划伤油箱下部。其中,油箱与发动机之间设有隔热板,可对发动机或其他散热件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油箱受到大量散热元件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热量。
14.其中,框架上还设有油管快速接头,可在使用时切换为外置油箱。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只需一次启动后,给外置油箱加油。整机可以在应急情况采用内置油箱供油,整机需要长时间运行中切换外置油箱供油时则无需停机加油,使得整机运行时长达到最大化。
15.其中,所述油箱设有油位计,可从上部观察到油箱油位情况。
16.其中,油箱的盖设有透气阀。使用时打开透气阀,使油箱内部压力与大气压保持平衡,达到给发动机稳定提供燃油的目的。存放时,可以关闭透气阀,防止汽油挥发,避免燃油变质的同时降低了因汽油挥发带来的危险。
1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箱两面凹槽、通孔的设计加强了结构强度,增加了抵抗外力作用下引起的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油箱在整机下方布置,且能有效的隔绝热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小整体的体积,降低了重心,空间利用率高;油箱可以满足外置油箱兼顾使用,这样及保证火灾初期消防员可以使用设备自带油箱进行供油,也可以满足长时间灭火是使用外置油箱连续不断进行供油,保证了灭火的连续性,节省了因灭火途中停机加油而浪费的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油箱的剖面图;
21.图4为便携式消防泵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便携式消防泵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便携式消防泵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保护板的示意图;
25.图8为隔热板的示意图;
26.参见附图,油箱1,隔热板2,消音器3,散热片4,安装板5,框架6,快插接头支架7,安装孔8,安装耳9,铜套10,矩形通孔11,上凹槽12,下凹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28.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一个内置于便携式消防泵的油箱,油箱本体呈扁长的长方体,在油箱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一个上凹槽、两个下凹槽(且相互平行),且相互关系为空间交错。上凹槽、下凹槽为油箱本体侧壁上内凹所形成的的u型凹槽(内陷),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由此油箱的横截面由现有的一字型改为几字型结构,使得油箱自身承载强度的能力得到了增加。
29.进一步地,油箱本体上设有贯穿相对侧壁的矩形通孔,且上凹槽、下凹槽的一端分别与通孔连通。且上凹槽、下凹槽相互空间垂直。上述措施均使得油箱本体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抵抗外力作用下引起的永久变形和断裂,且对于外界温度差引起的变形有着更好的抵抗效果。油箱本体的材料运用防静电、防渗透材料,在运用中无需担心产生静电而引起安全事故。
30.作为优选,油箱采用抗静电材料制成,使得油箱本体还具有抗静电的能力。参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便携式消防泵,由油箱、隔热板、发动机等组成,包括框架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油箱,油箱与框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且油箱设于发动机的下方。油箱上的带内螺纹的铜套与框架的安装板进行固定,将油箱的自由度降低为零;框架下部数个安
装耳与保护板的四个安装孔进行连接。油箱完全位于框架结构的内部,使得油箱完全处于保护状态。与油箱组件的装配全采用可拆卸固定方式、例如螺栓固定等。对于已知需长时间运行的状况可将油箱组件拆卸进行使用,使得设备更加轻巧便携。
31.参加附图6.框架上安装有油管快插接头的支架,油管快插接头的支架上装有油管接头公头,内外置油箱油管的母头与公头配合,可快速切换到外置油箱,由内置供油转为外置供油,从而实现不间断供油,使得消防员可以进行连续灭火。只需拔插油管母头即可快速切换。并且拔掉的母头不会漏油,只有与公头配合后才会打开。
32.现有的便携式消防本不仅油箱结构强度一般,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强制风冷的散热片流出热气流大多数会流向挡在前方的消音器的侧面,由于消音器的温度比强制风冷的热气流高,于是将强制风冷热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气流中的一部分会朝下部进行流动,在没有隔热板的情况下这股热气流会接触到油箱上部位置,高温气流与油箱进行接触并流动,相当于主要有热传递、对流传热及热辐射持续加热的过程,现有的油箱的无法承受高温产生变形的情况。
33.参见图4和图8,油箱安装于整机的底部,油箱上部有隔热板,整块隔热板都起到隔热作用。在隔热板整上部为发动机,发动机的消音器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热气从发动机缸体流向消音器,高温流体将消音器加热至一定高温后温度趋于稳定。发动机的部件强制风冷散热片将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气缸的高温通过气流携带出来。
34.进一步地,在油箱的上部增加隔热板后,将绝大部分从散热片流出、并流向下部的热气流被隔离开,使其朝水平方向三面散开。热气流经过隔热板对其加热,使下部油箱受到的主要热量改为辐射传热。隔热板的两边的支撑脚将隔热面与油箱上部间距增大,隔热板本身请也阻绝了上部大部分辐射传热,对于油箱主要热源为隔热板自身的热辐射。由于隔热板本身的温度低于热气流温度,且是以面辐射方式进行并非热气流的空间辐射,辐射量大大降低。
35.经过实测,在不加隔热板的情况下,热温枪测试温度为一百摄氏度以上。而增加隔热板及在油箱自身增加u型凹槽及矩形通孔后,油箱周围的最高温度低于五十摄氏度,且油箱未出现自身因为温度差产生鼓包、凹陷的现象。本实施例保证了油箱在整机运行过程中,不出现凹陷、鼓包等现象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参见图7,图示为油箱的保护板;保护板安装在油箱下方的框架上,对于油箱下部起到保护作用,在部分非平整平面例如具有石子的地面及树枝地面起到保护作用。
36.作为优选,油箱上部安装有油位计,可从上部观察到油箱油位情况,便于使用。油箱盖带有透气阀,使用时打开透气阀,使油箱内部压力与大气压保持平衡,达到给发动机稳定提供燃油的目的。存放时关闭透气阀,防止汽油挥发,避免燃油变质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因汽油挥发带来的危险。
37.本实施例将消防泵与油箱集成一体,并将油箱安装于整机下部位置,与上置、侧置油箱想比结构更加紧凑、重心更低,在搬运过程中较为便利。隔热板将流向油箱上部的热气流进行阻隔,使得油箱上部受热方式主要为辐射传热,杜绝了油箱受热变形的情况,使得消防泵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可靠。
38.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
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