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8137发布日期:2022-05-16 20:2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排气装置通常包括外壳体、挡板、芯管等零件。请参照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发动机排气装置的零件为了实现减薄通常将不同厚度的板材1’、2’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即载荷区使用厚板材的管材,其它区域使用薄板材管材。然而,通过焊接拼接在一起的管材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它用不同厚度板材的对接或者搭接,由于焊缝的存在和拼接处厚度的突变会影响成形性;另外,焊缝及其附近会产生局部硬化,需要一道热处理来消除硬化效应,从而加大了工艺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实现轻量化且可靠性相对较高的发动机排气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变厚度区域,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壁部以及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壁部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厚度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壁部包括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厚度为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位于同一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直接相连;或者
6.所述变厚度区域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的过渡壁部,其中所述过渡壁部包括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介于所述第一厚度和所述第二厚度之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用以与吊钩相连,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中间管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气端口,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外壳体上且沿周向对应于所述进气端口的区域。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外壳体、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的第一端盖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第二端盖处,所述外壳体设有与吊钩或者支架相连的配合区,其中所
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配合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卷绕形成的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纵缝咬合区,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纵缝咬合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包括侧冲孔,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变厚度区域沿所述纵向延伸且对应于所述侧冲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芯体组件,所述芯体组件包括内部管体以及与所述内部管体相连的至少一个挡板,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内部管体的连接区域。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与所述外壳体相配合的挡板和/或端盖,其中所述挡板和/或所述端盖设有冲孔,所述变厚度区域设于所述挡板和/或所述端盖对应于所述冲孔的区域。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变厚度区域,一方面,通过厚度较薄的壁部,能够减轻重量;另一方面,通过一体成型式的设计,避免由于焊接拼接管体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装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17.图2是相关技术中采用不同厚度的板材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后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厚度区域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厚度区域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厚度区域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厚度区域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厚度区域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3.图8是连接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4.图9是芯管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5.图10是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6.图11是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装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7.图12是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装置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8.图13是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装置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29.图14是沿图1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30.图15是挡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31.图16是挡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32.图17是挡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33.图18是挡板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
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或者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产品的例子。
35.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
36.请参照图1、图3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其包括第一消音器10、第二消音器20、与所述第一消音器10相连的第一管体3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消音器10与所述第二消音器20的第二管体40。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的所述第一消音器10和/或所述第二消音器20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的芯体组件2。
37.请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包括一体成型的变厚度区域50,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50包括具有第一厚度t1的第一壁部11以及具有第二厚度t2的第二壁部12,所述第一厚度t1大于所述第二厚度t2。所述第一壁部t1包括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所述第一厚度t1为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壁部12包括第三表面121以及第四表面122,所述第二厚度t2为所述第三表面121与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三表面121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表面112与所述第四表面122位于同一侧。
38.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12直接相连,所述第一表面111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121,所述第二表面112与所述第四表面122齐平。
39.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12直接相连,所述第二表面112凸出于所述第四表面122,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三表面121齐平。
40.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厚度区域5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12的过渡壁部13,其中所述过渡壁部13包括第三厚度t3。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厚度t3是渐变的,所述第三厚度t3介于所述第一厚度t1和所述第二厚度t2之间。
41.请参照图8所示,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包括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为所述第一管体30和/或所述第二管体40。所述连接管3包括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32之间的中间管33。所述变厚度区域50(图中阴影部分所示,下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32。所述中间管33用以与吊钩60相连,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中间管33上。
42.请参照图9所示,所述芯体组件2包括内部管体21以及与所述内部管体21相连的至少一个挡板22,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挡板22与所述内部管体21的连接区域;所述变厚度区域50还可以设于所述内部管体21与所述外壳体1或者端盖的连接区域。
43.请参照图10至图13所示,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进气端口14,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外壳体1上且沿周向对应于所述进气端口14的区域。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的第一端盖15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体1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
16。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端盖15和/或所述第二端盖16处,所述外壳体1设有与吊钩60或者支架相连的配合区17,其中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配合区17。
44.请参照图13以及图14所示,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包括卷绕形成的外壳体1,其中所述外壳体1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纵缝咬合区18,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纵缝咬合区18。另外,所述外壳体1包括侧冲孔19,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外壳体1,所述变厚度区域50沿所述纵向延伸且对应于所述侧冲孔19。
45.请参照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包括与所述外壳体1相配合的挡板和/或端盖70,其中所述挡板和/或所述端盖70设有冲孔701,所述变厚度区域50设于所述挡板和/或所述端盖70对应于所述冲孔701的区域。
4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包括一体成型的变厚度区域50,一方面,通过厚度较薄的壁部,能够减轻重量;另一方面,通过一体成型式的设计,避免由于焊接拼接管体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所述发动机排气装置100的可靠性。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