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水喉及其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3483发布日期:2022-04-21 20:1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涉水喉及其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涉水喉及其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内装配的发动机一般为内燃机,内燃机必须在进气后才能运行。但是现有的内燃机的进气口一般均设置在车头的进气格栅的上部,以增加空气的吸入效率,但是这样的设计使得车辆的涉水能力普遍变差。
3.对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设涉水喉来提高汽车涉水深度,防止汽车在涉水时发动机进气口被水淹没导致发动机熄火。例如,中国专利cn210217959u 和中国专利cn 209228501u均公开了涉水喉,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均有一定的缺陷。具体地,前者虽然通过增加与发动机连通的柱状实体和设置在柱状实体上的空气入口而间接提高了发动机进气口,但是其未设置有过滤装置,无法将空气中的杂质或水排出装置外;而后者虽然设置了过滤网和导流叶片对空气进行导流将杂质冲出装置外,但是其需要通过小型风扇提供外加力才能将空气吸入涉水喉中并将杂质排出装置外,且排沙口设于内壁上无法将杂质全部排出,结构较为复杂且浪费能源。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涉水喉及其进气结构,能够通过发动机自身负压状态直接将空气吸入进气结构中通过导流叶片过滤,通过设置的几个空腔直接将杂质与空气分流,通过简单的结构直接实现高精度过滤,避免杂质残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涉水喉及其进气结构。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涉水喉进气结构,包括壳体和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进气口和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叶片,所述内筒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杂质出口。
7.优选地,所述杂质出口包括向所述壳体外侧凸起的凸起部和设置在凸起部中部的过滤孔。
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部分所述导流结构的安装孔。
9.优选地,所述内筒包括空心圆柱和位于所述空心圆柱上方的空心圆台,所述空心圆台的底面直径与所述空心圆柱的直径相同。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入口位于所述空心圆台的上端面,所述空心圆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空心圆台和所述空心圆柱的内部形成供空气连通的第二空腔。
11.优选地,每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气口;空气通过每个导流叶片之间设置的间隙进入进气结构中,通过所述导流叶片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导流形成旋转的气流,旋转的气流在第一空腔中高速转动将空气中的杂质从气流中甩出,并下沉
至壳体下方的杂质出口,通过杂质出口流出进气结构,去除杂质后的气流进入第二空腔。
12.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设置增加了所述旋转的气流的转动时间,能够充分将杂质甩出装置外。
13.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弧形叶片或扇形叶片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14.优选地,所述弧形叶片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5
°
~30
°
,更优选地为 10~20
°

15.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沿所述内筒的外侧面周向排布,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2~20个,更优选地为5~15个。
16.优选地,所述外筒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
17.优选地,所述外筒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丝孔对应的螺丝柱,螺丝穿过螺丝孔旋入所述螺丝柱中。
18.优选地,所述外筒包括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外侧面设置有圆环,所述螺丝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环上。
19.优选地,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上方还设置有类柱状结构,所述类柱状结构的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
20.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杂质出口位于所述壳体下端面的两侧或一侧。
21.优选地,所述杂质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杂质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该侧上。
22.优选地,所述杂质出口的数量为1~6,更优选地为2~4,最优选地为2 个。
23.优选地,所述外筒、内筒和所述导流叶片一体成型,或所述外筒、内筒和导流叶片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24.本技术还要求保护一种涉水喉,所述涉水喉连接在汽车的车壳上,所述汽车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入口,所述涉水喉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方的如上文所述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25.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车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车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件位置对应的连接孔。
2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内部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连通。
2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件。
28.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车壳的一处设置有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并与所述发动机上的第二气体入口连通;第二空腔内的气体流入第三空腔中并从第二气体出口流出,并从第二气体入口进入发动机中。
29.优选地,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气体入口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螺纹。
30.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包括涡流增压发动机,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负压状态时将空气吸入进气结构中。
31.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杆状结构和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与所述地面水平,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盘状结构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91
ꢀ°
~175
°
,更优选地为120
°
~150
°
;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杆状结构上远离所述盘状结构的一端,所述盘状结
构与所述车壳连接。
3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3.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发动机自身负压状态直接将空气吸入进气结构中通过导流叶片过滤并根据设置的空腔延长过滤时间,并直接将杂质与空气分流,过滤效果更好;
34.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杂质出口通过凸起部更方便将杂质带出装置外,避免杂质在进气结构中残留影响过滤效果;
35.3.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汽车涉水深度,并过滤杂质,使用方便,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一些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及空气流向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其中,1、壳体;2、导流结构;3、外筒;4、内筒;5、进气口;6、导流叶片;7、第一空腔;8、杂质出口;9、空心圆柱;10、空心圆台;11、第二空腔;12、涉水喉;13、连接杆;14、连接件;15、第三空腔;16、第二气体出口;17、杆状结构;18、盘状结构;19、进气结构;20、圆环;21、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4.实施例一
45.如图1-图3所示,其中,图3中黑色实心箭头为含杂质的空气及不含杂质的空气的流向,黑色空心箭头为杂质流向,一种涉水喉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19包括壳体1和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外筒3和内筒4,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进气口5和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叶片6,所述内筒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的第一空腔7,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杂质出口
8。
46.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出口包括向所述壳体外侧凸起的凸起部和设置在凸起部中部的过滤孔。
4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部分所述导流结构的安装孔。
48.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包括空心圆柱9和位于所述空心圆柱上方的空心圆台10,所述空心圆台的底面直径与所述空心圆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空心圆台的直径从其上端面向其下端面依次增加。
4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入口位于所述空心圆台的上端面,所述空心圆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空心圆台和所述空心圆柱的内部形成供空气连通的第二空腔11。
5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气口;空气通过每个导流叶片之间设置的间隙进入进气结构中,通过所述导流叶片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导流形成旋转的气流,旋转的气流在第一空腔中高速转动将空气中的杂质从气流中甩出,并下沉至壳体下方的杂质出口,通过杂质出口流出进气结构,去除杂质后的气流进入第二空腔。
5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设置增加了所述旋转的气流的转动时间,能够充分将杂质甩出装置外。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包括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对应的圆形角的角度为15
°

53.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弧形叶片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5
°
~30
°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弧形叶片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 10~20
°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包括扇形叶片。
5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叶片沿所述内筒的外侧面周向排布。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11个。
56.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2~20个;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5~15个。
57.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21,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丝孔对应的螺丝柱,螺丝穿过螺丝孔旋入所述螺丝柱中。
58.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扣件。
59.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包括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外侧面设置有圆环20,所述螺丝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环上。
60.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状结构的上方还设置有类柱状结构,所述类柱状结构的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杂质出口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杂质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2个所述杂质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该侧上。
62.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杂质出口位于所述壳体下端面的两侧,所述杂质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两侧上。
63.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杂质出口的数量为1~6。
64.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内筒和所述导流叶片一体成型。
65.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筒、内筒和导流叶片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66.实施例二
67.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不予赘述。
6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涉及一种涉水喉,所述涉水喉12连接在汽车的车壳上,所述汽车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入口,所述涉水喉包括连接杆13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方的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进气结构19,所述进气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6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车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14,所述车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件位置对应的连接孔。
7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内部设置有第三空腔15,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连通。
7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件。
7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车壳的一处设置有第二气体出口16,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并与所述发动机上的第二气体入口连通;第二空腔内的气体流入第三空腔中并从第二气体出口流出,并从第二气体入口进入发动机中。
7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气体入口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螺纹。
74.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包括涡流增压发动机,所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负压状态时将空气吸入进气结构中。
7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杆状结构17和盘状结构18,所述盘状结构与所述地面水平,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盘状结构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杆状结构上远离所述盘状结构的一端,所述盘状结构与所述车壳连接。
7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盘状结构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 120
°

77.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盘状结构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91
°
~175
°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盘状结构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121
°
~150
°

7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