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1811发布日期:2022-10-28 21:0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越来越高,负荷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快,在高转速下,机体油道内由于清理不干净,往往无法避免的夹杂着一些杂质,目前的机体主油道两端是封闭的,发明人发现,油道内的这些杂质在油道内伴随着润滑油的流动而流动,会流向发动机内部各附件,往往会破坏配附之间的润滑特性,轻则导致划瓦,重则引起发动机拉缸,捣缸等重大故障,因此油道内的杂质会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不会影响润滑系统的润滑特性,能够有效清除发动机油道内的杂质,降低因清洁度不干净引起的轴瓦磨损等故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包括主油道,主油道在靠近齿轮室的一侧设置预留孔,预留孔位于油底壳上方,在主油道运行时,部分油液携带主油道内的杂质流向预留孔,通过预留孔再流向油底壳。
7.本发明提供的主油道,对主油道内夹杂的杂质,通过主油道预留孔的设置,随着润滑油在主油道内的流动,杂质也流动进而通过预留孔流出,有效清除发动机油道内的杂质,降低因清洁度不干净引起的轴瓦磨损等故障。
8.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所述预留孔位于所述主油道靠近齿轮室的端部,这样随着润滑油的流动,杂质能够通过主油道顺利排出,不会残留在主油道内。
9.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所述预留孔为锥形,预留孔直径较小的一侧位于所述主油道的外侧,锥形的预留孔,能够使得润滑油在经过时流速增大,便于杂质快速流出。
10.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为保证杂质顺利排出,所述预留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主油道内杂质的外径。
11.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所述预留孔的直径为 0.6mm-2.4mm。
12.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根据杂质的大小,并避免影响到润滑系统的压力及流量,所述预留孔的直径为1mm-2mm。
13.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同若干斜油道连通,预留孔同斜油道之间间隔距离设置,斜油道用于将润滑油引流至轴瓦等其他机构,进行润滑。
1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
的主油道。
15.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主油道共设置有两条,两条主油道分别设置主油道入口,两条主油道相互平行,主油道入口同预留孔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主油道入口同预留孔之间的距离大于主油道入口同主油道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1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17.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通过主油道的设置,对主油道内夹杂的杂质,通过主油道预留孔的设置,随着润滑油在主油道内的流动,杂质也流动进而通过预留孔流出,清除发动机润滑油路中所含有的杂质,提高发动机机油的清洁度,改善发动机轴瓦以及配附运行环境,降低运动件配附磨损,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故障率,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19.2)本发明通过主油道靠近齿轮室的一侧设置预留孔,保证杂质能够随着主油道内润滑油的流动而流动;预留孔的设置大小合理,不仅能够保证杂质顺利排出,而且不会影响润滑系统的压力以及流量,还不会影响系统的润滑特性。
20.3)本发明通过预留孔位于所述主油道靠近齿轮室的一侧,这个位置的设置考虑到主油道内润滑油的流动方向,而且考虑到主油道入口的设置,使得预留孔同主油道入口之间有设定的距离,在润滑油通过主油道入口进入后,保证随着润滑油的流动,杂质能够通过主油道的预留孔顺利排出,不会残留在主油道内。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2.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的示意图。
23.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
24.其中:1.主油道,2.预留孔,3.主油道入口,4.斜油道,5.轴瓦。
具体实施方式
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发明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7.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发动机机体油道内存在杂质容易破坏配附之间的润滑特性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28.实施例一
29.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包括主油道1,主油道1在靠近齿轮室的一侧设置预留孔2,预留孔2位于油底壳上方,在主油道
1运行时,部分油液携带主油道1内的杂质流向预留孔2,通过预留孔2再流向油底壳。
30.需要解释地是,主油道1为润滑系统的主要油道管路,主油道1设置主油道入口3,主油道入口3处设置管路,管路与主油道连接形成主油道入口3,主油道入口3同喷油泵连接使得润滑油通过主油道入口3进入主油道内,主油道1位于油底壳的上方,喷油泵与油底壳之间设置机油滤清器,主油道入口3处管路的中心轴线与主油道中心轴线相垂直,主油道入口3 位于主油道1的侧部;而且可以理解地是,主油道入口3处的管路与主油道1可在同一平面内设置,或者主油道入口3处的管路与主油道1相交设置。
31.考虑到主油道入口的开孔位置,预留孔2位于主油道1靠近齿轮室的端部,这样随着润滑油的流动,杂质能够通过主油道顺利排出,不会残留在主油道1内来堵塞主油道,而是随着润滑油的流动直接从主油道端部的预留孔排出。
32.当然在其他一些示例中,预留孔2可设于主油道1靠近齿轮室端部的内侧,位于主油道的该侧部的下部,而且预留孔2同主油道1靠近齿轮端部0-5mm的地方,考虑到预留孔具有一定的直径,因此预留孔的设置位置尤其是设于主油道1靠近齿轮端部0-2.5mm的地方,这样杂质能随着润滑油直接从预留孔向下流出,直接落入下方的油底壳内,而不会残留在主油道1内。
33.需要说明地是,本实施例中,预留孔2为锥形的圆孔,因主油道1端部具有设定的厚度,预留孔2直径较小的一侧位于主油道1的外侧,预留孔2直径较大的一侧位于主油道1内,锥形的预留孔,能够使得润滑油在经过时流速增大,便于杂质随着润滑油而快速从预留孔流出。
34.当然,其他示例中,考虑到杂质通常是近圆形,或者其最大长度不会超过预留孔的直径,因此预留孔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是圆形孔即可,圆形的预留孔不会卡住润滑油中的杂质。
35.为保证杂质顺利排出,可以理解地是,预留孔2的直径大于主油道内杂质的外径。
36.一些示例中,预留孔的直径为0.6mm-2.4mm。
37.根据杂质的大小,通常杂质的小于1mm,都是小颗粒,并避免影响到润滑系统的压力及流量,而且因预留孔的设置位置同主油道入口之间是有设定距离的,预留孔的直径为1mm-2mm,最优为1mm,因为预留孔2如果过大,会影响到主油道内润滑油的压力和流量,而且通过试验验证,具体验证数据见表1所示,预留孔直径越大,泄油量越大,主油道的压力也越低,因此未保证主油道内压力,预留孔1mm-2mm能够保证润滑油的顺畅流动。
38.表1预留孔相关数据
39.预留孔直径mm12345泄油量l/min1.04.410.118.328.9预留孔长度mm1010101010油温℃100100100100100进油油压(相对)bar44444
40.参考图1所示,主油道1同若干斜油道4连通,一些示例中,共设置多条斜油道4,相邻两斜油道4之间间隔设定距离,且相邻两斜油道4相互平行,预留孔同斜油道4之间间隔距离设置,斜油道4用于将润滑油引流至轴瓦5,当然,主油道1还设置其他润滑油管路,以将润滑油输送至曲轴等其他机构,进行润滑,而且预留孔2同其最近的斜油道之间也有设定的距
离。
41.其中,需要解释地是,斜油道4位于主油道1内侧,并倾斜向上设置,斜油道相对于主油道入口3位于主油道的内侧,主油道入口3位于主油道的外侧。
42.本发明提供的主油道1,对主油道内夹杂的杂质,通过主油道预留孔的设置,随着润滑油在主油道内的流动,杂质也流动进而通过预留孔流出,流向油底壳,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机油滤清器进行有效过滤,整体有效清除发动机油道内的杂质,降低因清洁度不干净引起的轴瓦磨损等故障。
43.实施例二
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
45.可以理解地是,主油道1共设置有两条,两条主油道1分别设置主油道入口3,两条主油道相互平行,主油道1位于发动机机体内油底壳的上方,预留孔2设于主油道1靠近齿轮室的一侧,主要是考虑到主油道入口3的设置位置和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主油道入口3同预留孔2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因考虑到润滑油从主油道入口3进入后沿着主油道入口3的两侧进行流动,而因为主油道入口3同主油道靠近齿轮室端部的一侧长度较长,润滑油在这一侧的流动速度是较快的,杂质也主要流向这一侧,为此主油道入口3同预留孔2之间的距离大于主油道入口3同主油道1另一端之间的距离,这样主油道1中的杂质尽可能排出,而不会进入同主油道1连通的斜油道4内。
46.其中,需要解释地是,两主油道的预留孔同各自最近的斜油道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47.另外,两条主油道之间间隔设定距离,而且两条主油道1的主油道入口3处的管路反向设置,二者朝向相反的方向;在一些示例中,两处主油道入口3处管路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纵向平面内;当然,在一些示例中,两处主油道入口3处管路的中心轴线也可不位于同一纵向平面内。
48.实施例三
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发动机机体内设置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