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3719发布日期:2022-06-07 19:3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保护器。


背景技术:

2.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内燃机包括两冲程内燃机和四冲程内燃机。内燃机包括缸体和火花塞,火花塞是内燃机点火系统的重要元件,它可通过高压输出点火线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并使其跳过电极间隙而产生火花,从而点燃缸体中的可燃混合气。火花塞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它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出,击穿火花塞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引燃汽缸内的混合气体。
3.内燃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至600℃,在这些金属表面就需要用到润滑油来进行润滑。润滑油(也称为机油),能对内燃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在恶劣的工况下面,润滑油可降低内燃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4.以两冲程内燃机为例,两冲程又分为用混合油和机油燃油分开加的,而针对机油和燃油分开加的两冲程内燃机,机油和燃油是分别存放的,即机油是储存在机油箱等盛油结构内的,并通过喷油结构喷到内燃机内以进行润滑。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油会一直消耗,现有技术中对于并没有一个针对机油消耗的预警机构,就导致在没有机油或机油量不足时,喷油结构没有向内燃机喷入机油,而内燃机仍在正常工作,就导致内燃机在工作时没有机油或没有足够的机油去进行润滑,导致内燃机存在拉缸等问题,影响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润滑油保护器,采用该润滑油保护器可以在没有足够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时控制火花塞不能点火,从而使内燃机不能工作,避免拉缸等情况的出现,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润滑油保护器,包括用于与高压输出点火线电连接的高压电极,还包括回路电极,所述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端部均位于盛油结构内且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端部不接触;回路电极能够与高压电极形成回路。
7.采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中的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的端部分别位于盛油结构内。当盛油结构内有机油时,机油是没过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的端部的。因为机油本身是绝缘的,所以当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间有机油时,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间是不产生回路的。高压电极和火花塞间也没有回路,不会产生电流,火花塞能够正常点火使用。而随着内燃机的继续使用,当盛油结构内的机油量减少到不能对内燃机进行正常润滑时,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间也没有了机油,当机油撤离时,高压电极周围的空气成电离
层,起到导体的作用,通过这个导体,就使得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形成回路,即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连通形成回路,回路连通后会截断或者减弱火花塞的高压电流,使火花塞不能正常点火,继而整个内燃机不能工作,防止拉缸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8.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两端分别与高压输出点火线和高压电极电连接。
9.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端部与回路电极电连接。
10.进一步,还包括高压线圈,高压线圈与缸体连接;高压输出点火线一端与火花塞连接,另一端与高压线圈电连接。
11.进一步,还设有包裹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的绝缘体。绝缘体包裹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使得只有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端部能够产生电弧并连通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而且绝缘体可以将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隔开,避免在机油存在的情况下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因为碰撞等原因而接触,从而影响火花塞的正常点火。
12.进一步,还包括罩壳,罩壳设置在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外部且与绝缘体下端连接且罩壳下端设有连通口。罩壳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高压电极或回路电极被撞到,也可以避免高压电极或回路电极在产生晃动等情况下与盛油结构内壁接触而放电。而连通口的设置可以使得盛油结构内的机油可以进入到罩壳内并使盛油结构内的机油都处于同一水平面。
13.进一步,罩壳周向设有多个缺口。缺口的设置既不影响罩壳对高压电极和回路电极的保护作用,又可以使得机油更容易进入到罩壳内并使得整个盛油结构内的机油都处于同一平面,更能反映机油量的多少并依据机油量来起到保护作用。
14.本方案中的盛油结构包括机油箱、油道或者油滤等用于盛放润滑油或润滑油进入到内燃机内必经的结构。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保护器使用时的立体图;
16.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保护器中罩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油箱1、罩壳2、绝缘体3、高压线圈4、火花塞5、缸体6、高压电极7、回路电极8、第二导线9、第一导线10、高压输出点火线11、缺口12、连通口13。
20.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润滑油保护器,包括第一导线10、高压输出点火线11、第二导线9和高压线圈4,高压线圈4安装在机体的导体处,本实施例中采用缸体6,即高压线圈4未变压前的负极与缸体6连接,其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在此不再赘述。高压线圈4与高压输出点火线11一端电连接,高压输出点火线11另一端和火花塞5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润滑油保护器还包括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高压电极7和
回路电极8端部均位于盛油结构内且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端部不接触。本实施例的盛油结构以机油箱1来进行说明,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均位于机油箱1的底部。第一导线10两端分别与高压输出点火线11和高压电极7电连接。第二导线9一端与回路电极8电连接,第二导线9另一端与内燃机的缸体6连接。回路电极8能够与高压电极7形成回路。
21.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油保护器还包括罩壳2和包裹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的绝缘体3,绝缘体3可以采用橡胶、塑料等常用的绝缘材质制成。绝缘体3设置在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上部。罩壳2设置在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的下端外部且与绝缘体3下端连接。罩壳2下端设有连通口13,罩壳2周向设有多个缺口12。
2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方案中的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的端部分别位于机油箱1内。当机油箱1内有机油时,机油是没过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的端部的。因为机油本身是绝缘的,所以当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间有机油时,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间是不产生回路的。高压电极7和火花塞5间也没有回路,不会产生电流,不会影响火花塞5的正常使用,火花塞5能够正常点火使用。而随着内燃机的使用,机油箱1内的机油会被喷出而逐渐减少。当机油箱1内的机油量减少或没有而不能向内燃机缸体6内喷油时,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间也没有了机油。当机油撤离时,高压电极7周围的空气成电离层,起到导体的作用,通过这个导体,就使得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形成回路,该回路连通后会截断或者减弱高压线圈4通过高压输出点火线11传给火花塞5的高压电流,即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间的电压不足以击穿空气产生电火花,使火花塞5不能正常点火,继而整个内燃机不能工作,避免了内燃机中的活塞在没有润滑油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而导致拉缸等情况的出现,延长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23.绝缘体3包裹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使得只有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端部能够产生电弧并连通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而且绝缘体3可以将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隔开,避免在机油存在的情况下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因为碰撞等原因而接触,进而导致火花塞5不能工作影响了整个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24.罩壳2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高压电极7或回路电极8被撞到,也可以避免高压电极7或回路电极8在产生晃动等情况下与机油箱1内壁接触而放电。而连通口13的设置可以使得机油箱1内的机油可以进入到罩壳2内并使机油箱1内的机油都处于同一水平面。罩壳2周向设有多个缺口12。缺口12的设置既不影响罩壳2对高压电极7和回路电极8的保护作用,又可以使得机油更容易进入到罩壳2内并使得整个机油箱1内的机油都处于同一平面,更能反映机油量的多少并依据机油量来起到保护作用。
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