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曲轴箱、气缸盖罩、通气阀、进气歧管和空滤器,曲轴箱、气缸盖罩、通气阀和进气歧管依次连通,空滤器与曲轴箱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空滤器用于在小负荷工作阶段,通过第一管路向曲轴箱补充新鲜空气,而且还通过第二管路向气缸盖罩补充新鲜空气。
3.目前,曲轴箱一般直接与增压器连通;然而,增压器进气端的负压较大,曲轴箱的负压较小,这样曲轴箱内的油液容易被吸出,导致曲轴箱内的油液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该曲轴箱通风系统可以降低曲轴箱内的油液损耗。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发动机。
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具有第一出口;混合阀,所述混合阀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的负压大于所述输入端的负压;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向发动机的燃烧室供气;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有第一分支口;曲轴通风系统,所述曲轴通风系统具有窜气出口端;第一通气管,所述窜气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分支口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曲轴箱内的带有油气的窜气可以通过第一通气管通入到第一输气管,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然后排到进气组件,最终可以燃烧去除,而且窜气出口端与第一分支口通过第一通气管连通,混合阀输出端的负压大于混合阀输入端的负压,这样可以避免第一通气管与第一分支口连接处负压过大而使曲轴箱内的油液也进入到第一输气管,最终被燃烧,从而可以降低曲轴箱内的油液损耗。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具有进气阀口和第一出气阀口,所述进气阀口与所述窜气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气阀口与所述第一分支口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增压器、中冷器以及进气歧管,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器内连通;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通气管,所述通气阀具有第二出气阀口,所述第二出气阀口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中冷器内连通;其中,当所述进气歧管的压力大于所述曲轴通风系统的压力时,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第一出气阀口导通,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第二出气阀口断开;当所述进气歧管的压力
小于所述曲轴通风系统的压力时,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第二出气阀口导通,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第一出气阀口断开。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节气门,所述节气门设于所述中冷器的入口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废气循环阀和增压管;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器通过所述增压管连通,所述增压管上设有第二分支口,所述废气循环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分支口通过管路连通。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出气阀口处于所述第一分支口的上方,以使油气通过重力作用从所述第一出气阀口处顺流至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气阀口处于所述中冷器的入口上方,以使油气通过重力作用从所述第二出气阀口处顺流至所述中冷器的入口。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气管套设有保温套。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二输气管和补气单向阀,所述补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曲轴通风系统,所述补气单向阀与所述空滤器通过所述第二输气管连通。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动机。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曲轴箱通风系统;
25.10、曲轴箱;20、进气组件;21、增压器;22、中冷器;23、进气歧管;24、节气门;30、空滤器;31、第一输气管;40、混合阀;50、第一通气管;60、通气阀;70、正时罩;71、油气分离装置;80、第二通气管;90、废气循环阀;100、气缸盖罩;110、补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7.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1,曲轴箱通风系统1用于排出曲轴箱10内的窜气。
28.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箱通风系统1,包括:曲轴通风系统、进气组件20、空滤器30、混合阀40、第一输气管31和第一通气管50。空滤器30 则使对空
气进行过滤,通入新鲜的空气,空滤器30具有第一出口,空滤器30过滤后的气体可以从第一出口处释放。混合阀40可以起到开闭控制的作用,控制混合气体通过,混合阀4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气体从输入端进入到混合阀40,从输出端排出。进气组件20可以用于进气,并用于向发动机的燃烧室供气,含有油气的混合气体可以通入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曲轴通风系统包括:曲轴箱10,曲轴箱10可以用于安装曲轴,而且曲轴箱10内设置有油液。而第一通气管50则可以起到连通通气的作用。
29.如图3所示,第一出口与第一输气管31连接,输入端也与第一输气管31连接,这样第一出口与输入端可以通过第一输气管连通,进气组件20与输出端连接,而曲轴通风系统具有窜气出口端,也就是曲轴箱10具有窜气出口端,窜气出口端与第一分支口通过第一通气管50连通,也就是说,空滤器30过滤后的新鲜空气先通过第一输气管31 通向混合阀40,而同时曲轴箱10内带有油气的窜气也会通入到第一输气管31处,新鲜空气与带有油气的窜气会在第一输气管31内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然后通过混合阀40通入到进气组件20,最终通入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
30.其中,混合阀40输出端的负压大于混合阀40输入端的负压。需要说明的是,混合阀40输出端为混合气体通过混合阀40后的一端,其一般与增压器21连接,增压器21 的入口处会形成较大负压,因此导致混合阀40的输出端负压大于混合阀40的输入端的负压,混合阀40输入端为混合气体进入混合阀40之前的一端,也就是第一输气管31 处,混合阀40输出端与增压器21的进气端连接,增压器21的进气端的负压比较大,可以达到15kpa,因此混合阀40输出端的负压也较大,而混合阀40输入端,也就是第一输气管31处的负压比较小,大概在5kpa以下,而曲轴箱10的负压一般也在5kpa以下,因此,曲轴箱10的窜气在经过第一通气管50后,若第一分支口位于混合阀40和进气组件20之间,也就是混合阀40的输出端,那么第一通气管50与第一分支口连接处的负压会比较大,导致曲轴箱10内的大量气体,包含油液排出并进行燃烧,则会导致油液的损耗比较大。
31.由此,曲轴箱10内的带有油气的窜气可以通过第一通气管50通入到第一输气管31,与新鲜空气在混合阀40处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然后排到进气组件20,最终可以燃烧去除,而且窜气出口端与第一分支口通过第一通气管50连通,混合阀40输出端的负压大于混合阀40输入端的负压,这样可以避免第一通气管50与第一分支口连接处负压过大而使曲轴箱10内的油液也进入到第一输气管31,最终被燃烧,从而可以降低曲轴箱10内的油液损耗。
32.当然,如图1-图3所示,曲轴箱通风系统1还包括:通气阀60,通气阀60具有进气阀口和第一出气阀口,进气阀口与窜气出口端连通,第一出气阀口与第一分支口通过第一通气管50连通。通气阀60可以起到控制通气的作用,进气阀口与窜气出口端连通,这样通气阀60与曲轴箱10连通,进一步地,曲轴通风系统还包括:正时罩70,曲轴箱 10与正时罩70相连通,在正时罩70内部安装有油气分离装置71,油气分离转置可以尽可能地分离窜气中的油气,减小曲轴箱10内的油液损耗,油气分离装置71与安装在正时罩70外部的通气阀60相连通,具体地,窜气先从曲轴箱10流出,而后进入到正时罩70内,再经过油气分离装置71进入到通气阀60。而第一出气阀口与第一分支口通过第一通气管5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进气组件20的压力大于曲轴箱10的压力时,通气阀60选择曲轴箱10与第一通气管50连通,曲轴箱10带有油气的窜气通过第一通气管50通入到第一输气管31内,与新鲜空气混合。另外,通
气阀60为膜片式单向三通阀,从而可以通过通气阀60阻断空滤器30释放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通气管50和通气阀60进入到曲轴箱10内。如此,可以使曲轴箱10的窜气的排放更加合理,而且可以使曲轴箱通风系统1正常工作。
3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3所示,进气组件20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增压器21、中冷器22以及进气歧管23。
34.其中,曲轴箱通风系统1还包括:第二通气管80,通气阀60具有第二出气阀口,第二通气管8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出气阀口,第二通气管80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冷器22,也就是第二出气阀口通过第二通气管80与中冷器22内连通。其中,当进气歧管23的压力大于曲轴通风系统的压力时,进气阀口和第一出气阀口导通,进气阀口和第二出气阀口断开,当进气歧管23的压力小于曲轴通风系统的压力时,进气阀口和第二出气阀口导通,进气阀口和第一出气阀口断开。
35.也就是说,第二通气管80的通气负荷小于第一通气管50的通气负荷,将第二通气管80的一端连接于通气阀60,第二通气管80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组件20,当进气歧管23的压力大于曲轴箱10的压力时,由于第二通气管80的通气负荷小于第一通气管 50的通气负荷,此时通气阀60选择曲轴箱10与第一通气管50连通,曲轴箱10与第二通气管80断开,曲轴箱10带有油气的窜气通过第一通气管50通入到进气歧管23内,进而通入到燃烧室燃烧,当进气歧管23的压力小于曲轴箱10的压力时,此时通气阀60 选择曲轴箱10与第二通气管80连通,曲轴箱10与第一通气管50断开,曲轴箱10带有油气的窜气通过第二通气管80通入到进气歧管23内,进而通入到燃烧室燃烧。同样,通气阀60可以防止在正压时进气组件20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通气管80和通气阀60进入到曲轴箱10内。如此,可以使曲轴箱10的窜气的排放更加合理,而且可以使曲轴箱通风系统1正常工作。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气管50和第二通气管80的两端均设置有快插接头,传统式的快插接头增加obd(车载自诊断系统)诊断传感器和线束,但是这样第一通气管50 和第二通气管80在拆卸维修或更换时比较麻烦,而在本方案中,快插接头可以使用特殊工具拆卸,这样符合obd诊断法规要求,而且第一通气管50和第二通气管80可以进行拆卸,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拆卸成本。
37.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中冷器22连接于增压器21和进气歧管23之间,中冷器22主要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输出端与增压器21内连通,增压器21可以对混合气体进行增压升温,而中冷器22主要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而进气歧管23与燃烧室连通,混合气体通过进气歧管23后可以通入到燃烧室内,从而可以去除曲轴箱10内的窜气。而第二通气管80的另一端与中冷器22相连通,这样经过第二通气管80的带有油气的窜气可以进入中冷器22进行降温处理,而且带有油气的窜气可以在中冷器22内就可以与空滤器30通入的新鲜空气混合,然后再通入到进气歧管23,这样可以使气体之间的混合时间更长,使进入到燃烧室的混合气体混合得更加均匀,从而可以使燃烧更加充分。
38.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曲轴箱通风系统1还包括:废气循环阀90和增压管,输出端与增压器21通过增压管连通,增压管上设有第二分支口,废气循环阀90的出口与第二分支口通过管路连通,也就是说,废气循环阀90与增压器21之间通过增压管连接,而且混合阀40连接于废气循环阀90和增压器21之间。废气循环阀90主要用于控制废气通入,废气中一
般含有油气。废气循环阀90与增压器21相连接,混合阀40连接于废气循环阀90和增压器21之间,也就是说,混合气体在通过混合阀40后,废气也可以通过废气循环阀90与混合气体进行再次混合,这样可以增加混合气体中油气的比例,从而可以提升油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度,使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当然,废气循环阀90也可以调节废气的进入的量,保证混合气体中油气的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39.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进气组件20还包括:节气门24,节气门24设置于中冷器22的入口处。也就是说,在增压器21与中冷器22之间还设置有节气门24,节气门24可以控制混合气体的量,一方面,可以按照需要控制混合气体进入进气歧管23的量,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燃烧处理,提升燃烧有效率,降低油耗,另一方面,将混合气体的需求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这样对于混合气体的冷却量也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减小中冷器22的体积,降低成本。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出气阀口处于第一分支口的上方,以使油气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出气阀口处顺流至第一分支口,和/或第二出气阀口处于中冷器22的入口上方,以使油气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二出气阀口处顺流至中冷器 22的入口。第一出气阀口位于通气阀60上,第一分支口位于第一输气管31上,第一出气阀口处于第一分支口的上方,这样通气阀60处为最高点,油气可以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出气阀口处顺流至第一分支口,防止在寒冷的环境下第一通气管50内的油气遇冷形成液体,回流至第一出气阀口处并且结冰,从而可以避免通气阀60堵死造成曲轴箱 10压力过高。同样,第二出气阀口位于通气阀60上,第二出气阀口处于中冷器22的入口上方,这样通气阀60处为最高点,油气可以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二出气阀口处顺流至中冷器22的入口,防止在寒冷的环境下第二通气管80内的油气遇冷形成液体,回流至第二出气阀口处并且结冰,从而可以避免通气阀60堵死造成曲轴箱10压力过高。
41.另外,第一通气管50套设有保温套。也可以在第一通气管50上套设有保温套,保温套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下第一通气管50内的油气遇冷形成液体,从而可以避免第一通气管50与通气阀60的连接处结冰造成堵塞,当然,也可以在第二通气管80套设有保温套。保温套的厚度范围为:3mm-5mm。
42.除此之外,如图1-图3所示,曲轴箱通风系统1还包括:第二输气管和补气单向阀 110,补气单向阀110设置于曲轴通风系统,而且补气单向阀110与空滤器30通过第二输气管连通。补气单向阀110与空滤器30通过第二输气管连通,在由第二通气管80向进气组件20通气时,空滤器30可以补气单向阀110通入新鲜空气,曲轴通风系统还包括:气缸盖罩100,补气单向阀110设置于气缸盖罩100,而且气缸盖罩100与曲轴箱 10相连通,这样新鲜空气可以通入到曲轴箱10内,这样新鲜空气可以在曲轴箱10内形成气流,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将曲轴箱10内的窜气一起排出,并确保曲轴箱10内通风良好,使曲轴箱10内不会产生较高的负压。而且补气单向阀110为单向阀,这样可以避免曲轴箱10内的窜气排入到空滤器30内。
4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1。
4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