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防护装置及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0084发布日期:2023-02-03 19:5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端口防护装置及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设备端口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发电站的发电机组等发电设备为了便于安装通常采用集装箱式厂房结构,将发电机机组放置在集装箱内,这种箱体式结构的发电设备内侧需要通风散热,故而在箱体内部配置风机进行强制换热,以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转,如果发电站的建造环境存在盐雾污染、湿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则需要考虑箱体的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的防水、防尘。
3.然而,现有的箱体式发电设备的进风端口仅加装格栅,出风端口仅简单加装防护网,在发电设备不运行的情况下,格栅和防护网容易积聚尘土,暴雨天气雨水还会进入发电机组内部,影响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防护装置及发电机组,可以解决现有发电设备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的防水、防尘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防护装置,设置于设备的端口,包括:至少一叶片,所述叶片具有沿叶片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所述端口;以及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叶片的第二侧;其中,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所述设备工作产生的风压转动以开启所述端口,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自重以及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封闭所述端口。
6.可选的,还包括框体,当所述端口为排风端口时,所述框体内接于所述排风端口,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所述框体的内部壁,所述配重块凸出设置于所述叶片背离排风方向一面,所述配重块沿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所述设备工作产生的排风风压转动以开启所述排风端口,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自重以及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转动至竖直状态以封闭所述排风端口。
7.可选的,当所述端口为进风端口时,所述框体内接于所述进风端口,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所述框体的内部壁,所述配重块凸出设置于所述叶片背离进风方向一面;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所述设备工作产生的进风风压转动以开启所述进风端口,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自重以及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转动至竖直状态以封闭所述进风端口。
8.可选的,还包括止挡杆,所述止挡杆凸出设置于与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相连接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当所述端口为排风端口时,所述止挡杆与所述叶片沿所述排风端口的排风方向间隔排布;当所述端口为进风端口时,所述止挡杆与所述叶片沿所述进风端口的进风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止挡杆形成对所述叶片转动的止挡、限位。
9.可选的,所述框体的内底面凸出设置有一挡块;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挡块的上表面与相邻所述叶片的下端面相抵靠。
10.可选的,当所述端口为排风端口时,所述挡块的厚度沿排风方向逐渐减小;当所述端口为进风端口时,所述挡块的厚度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11.可选的,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设备的进风端口,且所述罩壳的进风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所述罩壳的相对两内壁;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所述设备工作产生的进风风压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转动以开启所述进风口,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叶片依靠自重以及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转动至水平状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
12.可选的,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所述罩壳的相对两内壁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进风口一面,所述配重块具有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配重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叶片的第二侧连接;与所述配重块的第二端相对的所述罩壳的内表面上凸出设置有支撑块;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配重块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块上。
13.可选的,与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相对的所述罩壳的内表面上凸出设置有一阻挡块;所述设备不工作时,所述叶片的第二侧与所述阻挡块的下表面相抵靠。
14.可选的,与所述叶片的第一侧相连接的所述罩壳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叶片沿所述罩壳的进风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限位杆形成对所述叶片转动的止挡、限位。
15.可选的,所述叶片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所述设备不工作时,与所述第一叶片相连接的配重块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叶片相连接的配重块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三叶片相连接的配重块的第二端搭接于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一侧,与所述第四叶片相连接的配重块的第二端搭接于第三叶片的第一侧,所述第四叶片的第一侧与所述阻挡块的下表面相抵靠;所述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和所述第四叶片分别向远离所述罩壳的进风口的方向转动。
16.同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电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以及如前所述的端口防护装置。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端口防护装置及具有该端口防护装置的发电机组,所述端口防护装置通过在端口内设置叶片,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端口内壁,叶片的另一侧设置配重块,在设备工作时,叶片可依靠设备工作产生的风压转动,以开启端口,对设备内侧进行通风散热,在设备不工作时,叶片可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的重量转动至封闭端口,防止外界粉尘、雨水进入设备内侧,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叶片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叶片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叶片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叶片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叶片与配重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8的b-b向剖视图;
28.图10是图9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0、110’、端口防护装置,110、叶片,110a、第一侧,110b、第二侧,110c、第一表面,110d、第二表面,1101、第一叶片,1102、第二叶片,1103、第三叶片,1104、第四叶片,111、轴承,112、轴杆,120、配重块,120a、第一端,120b、第二端,130、框体,131、挡块,132、止挡杆,140、罩壳,141、进风口,142、支撑块,143、阻挡块,144、限位杆;
32.200、发电机组,210、箱体,211、进风端口,212、排风管,213、排风端口,220、发电机,23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防护装置及具有该端口防护装置的发电机组,所述端口防护装置通过在端口内设置叶片,叶片的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端口内壁,叶片的另一侧设置配重块,在设备工作时,叶片可依靠设备工作产生的风压转动,以开启端口,对设备内侧进行通风散热,在设备不工作时,叶片可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的重量转动至封闭端口,防止外界粉尘、雨水进入设备内侧,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作为典型应用,所述端口防护装置可安装于发电站的箱式发电机组的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
3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7,所述端口防护装置100包括:叶片110、配重块120和框体130。
36.叶片110的形状为板体,叶片110具有沿叶片11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
110a和第二侧110b,叶片110的第一侧110a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框体130的两内侧壁,具体地,叶片1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c和第二表面110d,第一表面110c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一轴承111,轴承111靠近第一侧110a设置,一轴杆112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的轴承111并可转动地插设于叶片110通过轴杆112与框体13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配重块120的形状为条形,凸出设置于靠近第二侧110b的第一表面110c。
37.本实施例中叶片110的数量为四个,沿框体130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正常状态下,叶片110竖直设置,四个叶片110配合形成对框体130的封闭,此时的叶片110处于关闭状态。
38.在使用时,将框体130内接于设备的排风端口,框体130即构成设备的排风端口,叶片110的第二表面110d朝向排风方向x,配重块120设置于叶片110背离排风方向x的第一表面110c,设备工作时,会在设备内侧产生风压,风压产生的气流由排风端口排出,在排风端口形成排风风压,排风风压吹动叶片110转动,排风端口开启,排出气流,气流带走设备内侧的热量而散热,参照图1~图4,此时的叶片110处于开启状态。设备不工作时,设备内侧的风压消失,参照图5,叶片110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120的重量转动,直至叶片110回位到关闭状态,叶片110竖直,封闭排风端口,防止外界粉尘和雨水由排风端口进入设备内侧。
39.同时,也可将框体130内接于设备的进风端口,框体130即构成设备的进风端口,叶片110设置配重块120的第一表面110c背离进风方向y,叶片110的第二表面110d朝向进风方向y,设备工作时,在设备内侧产生风压,风压在进风端口处形成负压,该负压引导设备外侧的气流进入设备内侧,形成进风风压,进风风压吹动叶片110转动,叶片110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开启进风端口,使得设备外侧的气流进入设备内侧,并从排风端口排出至设备外侧,形成气流的流通和热交换,降低设备内侧的温度,实现散热。设备不工作时,设备内侧的风压消失,叶片110依靠自身重力以及依靠配重块120的重量转动,直至叶片110回位到关闭状态,叶片110竖直,封闭进风端口,防止外界粉尘和雨水由进风端口进入设备内侧。
40.另外,参照图1~图3,与叶片110上的轴杆112相连接的框体130的内侧壁上凸出设置有止挡杆131,在本实施例中,一叶片110对应一止挡杆131,当框体130内接于排风端口时,止挡杆131与叶片110沿排风端口的排风方向x间隔排布,叶片110在排风风压的作用下转动,止挡杆131可对叶片110的转动进行止挡、限位,从而限制叶片110的转动幅度,防止叶片110转动幅度过大无法回复到关闭状态;当框体130内接于进风端口时,止挡杆131与叶片110沿进风端口的进风方向y间隔排布,叶片110在进风风压的作用下转动,止挡杆131可对叶片110的转动进行止挡、限位,从而限制叶片110的转动幅度,防止叶片110转动幅度过大无法回复到关闭状态。其中,叶片110的最大转动角度可根据止挡杆131的位置进行调节,例如60
°
,叶片110的转动角度是叶片110转动所到位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一叶片110可对应两止挡杆131,与轴杆112相连接的框体130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凸出设置一止挡杆131,两止挡杆131配合形成对叶片110转动幅度的限制。
41.此外,参照图1~图7,框体130的内底面凸出设置有一挡块132,当框体130内接与排风端口时,挡块132的厚度沿排风方向x逐渐减小,使得挡块132的上表面形成斜面,设备不工作时,叶片110处于关闭状态,挡块132的上表面与相邻的叶片110的下端面相抵靠,挡块132形成对相邻叶片110的阻挡,防止该叶片110转动,而且,挡块132可填充框体130的内底面与相邻叶片110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粉尘和雨水通过该间隙进入设备内侧。其中,叶片110的下端面可认为是叶片110的第二侧110b。
42.当框体130内接于进风端口时,挡块132的厚度沿进风方向y逐渐减小,设备不工作时,叶片110处于关闭状态,挡块132的上表面与相邻的叶片110的下端面相抵靠,挡块132形成对相邻叶片110的阻挡,防止该叶片110继续转动无法保持竖直,而且,挡块132可填充框体130的内底面与相邻叶片110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粉尘和雨水通过该间隙进入设备内侧。
43.此外,参照图8~图10,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防护装置100’包括:叶片110、配重块120和罩壳140。
44.所述端口防护装置100’设置于设备的进风端口,具体地,罩壳140罩设于设备的进风端口,罩壳140可以看作是设备的进风端口的延伸,而且罩壳140可以阻挡外界的雨水和粉尘直接进入进风端口,罩壳140的进风口141的开口方向朝下,叶片110的第一侧110a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内接于罩壳140的相对两内壁,具体地,叶片110通过轴杆112与罩壳140的相对两内壁靠近进风口141一端转动连接。
45.设备工作时,在设备内侧产生风压,风压在罩壳140的进风口141处形成负压,该负压引导罩壳140外侧的气流进入设备内侧,形成进风风压,叶片110依靠该进风风压向远离进风口141的方向转动以开启进风口141,此时叶片110处于开启状态,使得设备外侧的气流经由进风口141和进风端口进入设备内侧,并从排风端口排出至设备外侧,形成气流的流通和热交换,降低设备内侧的温度,实现散热。
46.所述设备不工作时,叶片110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120的重量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叶片110处于封闭状态,叶片110封闭进风口141,从而封闭进风端口,防止外界雨水和粉尘经由进风口141进入设备内侧。
47.此外,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的配重块120的形状为板体,沿叶片110的长度方向布置,而且配重块120具有沿叶片11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0a和第二端120b,配重块120的第一端120a与叶片110的第二侧110b连接,与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相对的罩壳140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支撑块142,设备不工作时,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搭接于该支撑块142的上表面,与叶片110的第一侧110a相对的罩壳140的内表面凸出设置有阻挡块143,设备不工作时,叶片110的第一侧110a抵靠于阻挡块143的下表面。
48.具体地,参照图9,叶片110的数量为四个,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叶片1101、第二叶片1102、第三叶片1103和第四叶片1104;
49.设备不工作时,与第一叶片1101相连接的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搭接于支撑块142,与第二叶片1102相连接的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搭接于第一叶片1101的第一侧,与第三叶片1103相连接的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搭接于第二叶片1102的第一侧,与第四叶片1104相连接的配重块120的第二端120b搭接于第三叶片1103的第一侧,第四叶片1104的第一侧与阻挡块143的下表面相抵靠。支撑块142结合叶片110上轴杆112的设计,对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一叶片1101、第二叶片1102、第三叶片1103和第四叶片1104进行支撑,防止第一叶片1101向进风口141外侧翻转,阻挡块143的设计,也可防止第四叶片1104向进风口141外侧翻转。
50.设备工作时,第一叶片1101、第二叶片1102、第三叶片1103和第四叶片1104分别向远离罩壳的进风口的方向转动。
51.此外,与叶片110上的轴杆112相连接的罩壳140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限位杆144,
限位杆144与叶片110沿罩壳140的进风方向y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一叶片110对应一限位杆144,设备工作时,叶片110在进风风压的作用下向远离进风口141的方向转动,限位杆144可对叶片110的转动进行止挡、限位,从而限制叶片110的转动幅度,防止叶片110转动幅度过大无法回复到关闭状态。其中,叶片110的最大转动角度可根据限位杆144的位置进行调节,例如60
°
,本实施例中叶片110的转动角度是叶片110转动所到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一叶片110可对应两限位杆144,与轴杆112相连接的罩壳140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凸出设置一限位杆144,两限位杆144配合形成对叶片110转动幅度的限制。
52.同时,参照图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电机组200,发电机组200包括:箱体210、发电机220和风机230。
53.箱体210的一侧壁上开设进风端口211,箱体2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排风管212,排风管212远离箱体210一端端口形成排风端口213,发电机220设置于箱体210内侧,风机230设置于靠近进风端口211的箱体210内侧。端口防护装置100通过框体130装设于排风端口213,端口防护装置100’通过罩壳140装设于进风端口211。
54.发电机220工作时,在箱体210内侧形成风压,风机230工作时,在进风端口211形成进风风压,进风风压带动端口防护装置100’的叶片110向远离进风口141的方向转动,开启进风口141,从而开启进风端口211,箱体210外侧的气流经由进风口141和进风端口211进入箱体210内侧,对发电机220进行降温,风压形成的气流由排风端口213排出,进风风压为负压,与排风端口213处的排风风压形成压差,使得风压形成的气流由排风端口213排出形成排风风压,排风风压带动端口防护装置100的叶片110向远离排风管212内侧的方向转动,排风端口213开启,向箱体210外侧排出气流,气流带走箱体210内侧的热量而散热。
55.发电机220和风机230不工作时,箱体210内侧的风压消失,端口防护装置100’的叶片110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120的重量向靠近进风口141的方向转动,直至叶片110回位到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封闭进风口141,从而封闭进风端口211,端口防护装置100的叶片110依靠自重以及配重块120的重量向远离排风管212内侧的方向转动,直至叶片110回位到竖直或近似竖直状态,封闭排风端口213,防止外界粉尘和雨水由进风端口211和排风端口213进入箱体210内侧。
5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端口防护装置及发电机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