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585发布日期:2023-03-04 03:0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但是,机油是有保质期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性能,导致机械磨损部件的磨损加速,因此,汽车保养更换机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目前比较常见的汽车保养更换机油的操作为操作师使用拆卸工具拆卸放油螺栓,机油从发动机油底壳排出,流到下方废机油回收桶中,但是,机油排放过程中容易溅出到操作师身上、手上、周围工件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环境和工件,当车辆进入保养前行驶了一段路程时,机油也被加热,在机油排放过程中,机油溅出到操作师手上则存在烫伤的风险。
4.因此,现有的机油更换操作普遍存在人工使用拆卸工具拆卸放油螺栓时,机油排放易溅出,污染环境和工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排放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拆卸工具拆卸放油螺栓时,机油排放易溅出,污染环境和工件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排放装置,所述机油排放装置包括:
7.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导流壳体固定于汽车的发动机油底壳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吊耳,所述固定吊耳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吊挂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上以使所述导流壳体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上;
8.所述导流壳体于靠近所述发动机油底壳的一侧设有接油口,所述导流壳体于所述接油口处抵靠所述发动机油底壳,所述导流壳体于远离所述接油口的一侧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用于导流机油;
9.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夹持件以及与所述夹持件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发动机油底壳上的放油螺栓,通过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带动所述夹持件旋转,以使所述放油螺栓转动远离所述发动机油底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排放装置,具体为,机油排放装置包括导流壳体、设于导流壳体外壁的固定机构以及设于导流壳体内的拆卸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将导流壳体固定于汽车的发动机油底壳上,固定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吊耳,固定吊耳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吊挂于发动机油底壳上以使导流壳体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导流壳体于靠近发动机油底壳的一侧设有接油口,导流壳体于接油口处抵靠发动机油底壳,导流壳体于远离接油口的一侧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用于导流机油;拆卸机构包括夹持件以及与夹持件连接的连接杆,夹持件用于夹持发动机油底壳上的放油螺栓,通过驱动连接杆旋转带动夹持件旋转,以使放油螺栓转动远离发动机油底壳,
该装置通过旋转连接杆带动夹持件旋转,以带动放油螺栓转动远离发动机油底壳直至脱离以便放机油,固定机构将导流壳体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导流壳体导流机油防止机油飞溅至操作师身上、手上、周围工件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环境和工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拆卸工具拆卸放油螺栓时,机油排放易溅出,污染环境和工件的技术问题。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上设有卡接槽,所述放油螺栓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夹持件固定于所述放油螺栓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有一旋转手柄,通过驱动所述旋转手柄旋转,以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壳体的侧壁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手柄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壳体于所述连接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于靠近所述连接孔的外壁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螺旋配合,以使所述放油螺栓转动远离所述发动机油底壳。
1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壳体于靠近所述接油口的一侧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抵靠所述发动机油底壳。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于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将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上。
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柔性连接杆。
1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1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壳体为透明导流壳体。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油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环与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元器件符号说明:
24.导流壳体10,接油口11,导流管12,密封件13,连接孔14,内螺纹140,固定机构20,固定吊耳21,弹性绳22,拆卸机构30,夹持件31,卡接槽310,连接杆32,连接板320,旋转手柄321,限位环322,外螺纹323,紧固件324,发动机油底壳40,放油螺栓4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排放装置,其中,该机油排放装置用于拆卸汽车的发动机油底壳40和放油螺栓41,并导流机油,该机油排放装置包括导流壳体10、设于导流壳体10外壁的固定机构20以及设于导流壳体10内的拆卸机构30;该固定机构20用于将导流壳体10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40上,该固定机构20包括若干固定吊耳21,固定吊耳21均匀间隔设置于导流壳体10外壁,固定吊耳21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绳22,该弹性绳22系挂于发动机油底壳40上,以使导流壳体10抵靠发动机油底壳40上,实现导流壳体10的固定。
29.其中,导流壳体10为透明材质,以便于观察机油排放的情况,导流壳体10于靠近发动机油底壳40的一侧设有接油口11,该导流壳体10于接油口11处抵靠发动机油底壳40,以使导流壳体10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40上,该导流壳体10于靠近接油口11的一侧设有密封件13,密封件13包裹导流壳体10的接油口11边缘,该密封件13用于抵靠发动机油底壳40以形成封闭空间,防止机油从接油口11与发动机油底壳40的间隙流出,密封件1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耐高温并且缓冲性和弹性较强,延长使用寿命,能避免高温机油溅至密封件13上磨损密封件13。导流壳体10于远离接油口11的一侧设有导流管12,该导流管12用于将机油导流至机油手机容器中。另外,导流壳体10的侧壁还设有连接孔14,该连接杆32穿过连接孔14与导流壳体10外部的旋转手柄321连接,以使旋转手柄321的旋转驱动连接杆32的旋转。
30.另外,拆卸机构30用于转动放油螺栓41远离发动机油底壳40,以使机油流出。该拆卸机构30包括夹持件31以及与夹持件31连接的连接杆32,该夹持件31用于夹持放油螺栓41,该夹持件31可以为套筒、内多边形连接头,夹持件31上设有卡接槽310,卡接槽310用于与放油螺栓41卡接配合,以使夹持件31固定于放油螺栓4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将夹持件31套设或卡接于放油螺栓41上,以使夹持件31固定于放油螺栓41上。
31.其中,连接杆32朝向夹持件3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320,连接板320的端部均设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324插入安装孔固定于夹持件31上,以实现连接杆32与夹持件31的连接。连接杆32远离夹持件31的一端设有旋转手柄321,通过旋转手柄321的旋转一驱动连接杆32旋转,该连接杆32于靠近连接孔14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323,导流壳体10于连接孔14内壁设有内螺纹140,通过内螺纹140与外螺纹323的螺旋配合,以对放油螺栓41施加朝向连接杆32的拉力,以使放油螺栓41转动远离发动机油底壳40。该连接杆32于外螺纹323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322,连接杆32以限制连接杆32的轴向运动的位移,防止机油泄露污染环境,避免旋转手柄321直接把连接杆32拉取出来,连接杆32上机油泄出污染环境。该连接杆32为柔性连接杆,可跟随夹持件31的位置弯曲,以使夹持件31与放油螺栓41形成较好的卡接配合,再者,采用柔性材质将连接杆32设置为柔性连接杆,使得在放油前便于将连接杆与放油螺栓41连接,具体的,可通过连接杆的柔性属性弹性拉伸连接杆32以使连接杆32与放油螺栓41连接;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在转动旋转手柄321时能够带动连接杆32转动,连接杆32选用
柔性材质的同时,所选柔性材质的连接杆32还需同时能够满足旋转连接杆32所需的扭力要求以使转动旋转手柄321时能够顺利带动连接杆32转动,从而转动旋转手柄321带动连接杆32转动时,通过设于连接杆32端部的夹持件31带动放油螺栓41旋转,避免因连接杆32为刚性材质导致转动旋转手柄321无法带动连接杆32旋转的情况。通过导流壳体10、固定机构20以及拆卸机构30的配合,能有效地阻挡机油的突然喷射和飞溅,从而减少机油直接喷射到操作师身上的风险以及减少对周围工件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该机油排放装置的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发动机的维护效率。
32.需要说明的是,当车辆需要进行更换机油作业时,首先将夹持件31套设于放油螺栓41上,形成卡接配合,再通过弹性绳22系挂于发动机油底壳40上,即将导流壳体10于接油口11处抵靠发动机油底壳40以密封固定,最后对旋转手柄321施加旋转力,带动连接杆32旋转并朝向旋转手柄321的轴向运动,以使放油螺栓41转动直至远离发动机油底壳40,机油流出,通过导流管12导流至机油收集容器中。
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排放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油排放装置,具体为,机油排放装置包括导流壳体、设于导流壳体外壁的固定机构以及设于导流壳体内的拆卸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将导流壳体固定于汽车的发动机油底壳上,固定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吊耳,固定吊耳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吊挂于发动机油底壳上以使导流壳体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导流壳体于靠近发动机油底壳的一侧设有接油口,导流壳体于接油口处抵靠发动机油底壳,导流壳体于远离接油口的一侧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用于导流机油;拆卸机构包括夹持件以及与夹持件连接的连接杆,夹持件用于夹持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螺栓,通过驱动连接杆旋转带动夹持件旋转,以使放油螺栓转动远离发动机油底壳,该装置通过旋转连接杆带动夹持件旋转,以带动放油螺栓转动远离发动机油底壳直至脱离以便放机油,固定机构将导流壳体固定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导流壳体导流机油防止机油飞溅至操作师身上、手上、周围工件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环境和工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拆卸工具拆卸放油螺栓时,机油排放易溅出,污染环境和工件的技术问题。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