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5170发布日期:2023-03-29 09: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尾气排放是空气的污染源之一,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通常需要对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包括颗粒物捕集器,颗粒物捕集器包括捕集箱体、滤芯单元、中央处理器和旁通管,捕集箱体上设有安装口,滤芯单元的一端通过安装口设于捕集箱体内,旁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捕集箱体的两端,滤芯单元位于旁通管与捕集箱体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现有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净化尾气中的颗粒物,避免尾气出现黑烟。但现有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中的旁通管是设置于捕集箱体的外部,该旁通管是由两个弯头和一截直管组成,在一些对体积大小有严格要求的安装环境中,外置的旁通管会严重影响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的安装便捷性,给组装生产带动极大的麻烦。
3.因此,亟需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缩小整体体积,提高安装便捷性。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
7.主箱体,设置有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
8.旁通阀组件,包括阀门、旁通箱体以及滤芯单元,所述旁通箱体位于所述主箱体的内部,所述旁通箱体的外壁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之间的空腔为第二空腔,所述旁通箱体的内部空腔为第一空腔,所述旁通箱体设置于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排气端口之间并将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排气端口分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进气端口相通,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排气端口相通,所述旁通箱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过滤口,所述滤芯单元设置于所述过滤口,所述滤芯单元用于过滤穿过所述过滤口的尾气,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旁通箱体上。
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旁通箱体与所述主箱体共用一个顶盖。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盖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滤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口。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旁通箱体包括底盖,所述过滤口开设于所述底盖,所述安装口与所述过滤口同轴设置,所述滤芯单元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进气端口的中心轴线。
12.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端口与所述排气端口同轴设置。
13.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旁通箱体与所述主箱体共用两个支撑侧壁,两个
所述支撑侧壁分别位于所述进气端口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14.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侧壁均安装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顶部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加强柱的底部与所述底盖连接。
15.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旁通箱体远离所述进气端口的一侧。
1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旁通阀组件还包括电控件,所述电控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外部且所述电控件与所述阀门电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该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旁通阀组件。本实用新型将阀门、旁通箱体以及滤芯单元设置于主箱体的内部,从而将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体积缩小,在安装空间较小的环境中能够保证安装便捷性;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刚启动运行时,阀门关闭,滤芯单元的表面还没有粘附污染物例如颗粒物,此时滤芯单元的过滤能力最强,尾气即便携带有大量的颗粒物,滤芯单元也能够将颗粒物完全过滤,保证从排气端口排出的尾气全部都已经得到净化;随着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持续运行,滤芯单元的背压值逐步上升即粘附于滤芯单元表面的颗粒物越来越多,若滤芯单元的背压值还小于设定值的某个设定范围,则阀门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尾气的流动路径依然是从进气端口进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的尾气经过滤芯单元过滤后依次过滤口、第二空腔以及排气端口;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运行到某个时间节点之后,粘附于滤芯单元的颗粒物达到预设量,造成滤芯单元的背压值升高,滤芯单元的透气能力下降,此时阀门打开以降低第一空腔的压力且阀门的打开面积设置在预设值之内以保证排出的未处理尾气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一空腔内的一部分尾气经过滤芯单元过滤后依次过滤口、第二空腔以及排气端口,这一部分尾气的净化率高,第一空腔内的另一部分尾气直接穿过阀门并从排气端口排出,这一部分尾气没有经过滤芯单元的过滤处理,此时从排气端口排出的气体包括已经净化处理的尾气和未进行净化处理的尾气,但总体上从排气端口排出的气体还能够满足排放指标要求,且通过阀门增加尾气的排放速度,能够降低第一空腔内的气体压力,避免第一空腔内的气体穿过进气端口回流到上一部件;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持续运行,滤芯单元的背压值越高,阀门的打开面积越大,直到从排气端口排出的尾气不再满足排放指标要求,此时,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取出滤芯单元清洁,将粘附于滤芯单元的颗粒物全部清除,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能够多次调节,控制第一空腔的压力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故障间隔时间。
附图说明
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22.图中:
23.1、主箱体;11、进气端口;12、排气端口;13、第二空腔;14、顶盖;141、安装口;15、支撑侧壁;16、加强柱;
24.2、旁通阀组件;21、阀门;22、第一空腔;23、底盖;231、过滤口;24、电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该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主箱体1和旁通阀组件2,主箱体1设置有进气端口11和排气端口12;旁通阀组件2包括阀门21、旁通箱体以及滤芯单元,旁通箱体位于主箱体1的内部,旁通箱体的外壁与主箱体1的内壁之间的空腔为第二空腔13,旁通箱体的内部空腔为第一空腔22,旁通箱体设置于进气端口11与排气端口12之间并将进气端口11与排气端口12分隔,第一空腔22与进气端口11相通,第二空腔13与排气端口12相通,旁通箱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22和第二空腔13的过滤口231,滤芯单元设置于过滤口231,滤芯单元用于过滤穿过过滤口231的尾气,阀门21设置于旁通箱体上。
32.具体的,滤芯单元的背压值是滤芯单元的透气能力的一种表述,滤芯单元的背压值越高,说明粘附于滤芯单元的污染物越多,滤芯单元的透气能力越低。本实施例将阀门21、旁通箱体以及滤芯单元设置于主箱体1的内部,从而将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体积缩小,在安装空间较小的环境中能够保证安装便捷性;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刚启动运行时,阀门21关闭,滤芯单元的表面还没有粘附污染物例如颗粒物,此时滤芯单元的过
滤能力最强,尾气即便携带有大量的颗粒物,滤芯单元也能够将颗粒物完全过滤,保证从排气端口12排出的尾气全部都已经得到净化;随着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持续运行,滤芯单元的背压值逐步上升即粘附于滤芯单元表面的颗粒物越来越多,若滤芯单元的背压值还小于设定值的某个设定范围,则阀门21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尾气的流动路径依然是从进气端口11进入第一空腔22,第一空腔22内的尾气经过滤芯单元过滤后依次过滤口231、第二空腔13以及排气端口12;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运行到某个时间节点之后,粘附于滤芯单元的颗粒物达到预设量,造成滤芯单元的背压值升高,滤芯单元的透气能力下降,此时阀门21打开以降低第一空腔22的压力且阀门21的打开面积设置在预设值之内以保证排出的未处理尾气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一空腔22内的一部分尾气经过滤芯单元过滤后依次过滤口231、第二空腔13以及排气端口12,这一部分尾气的净化率高,第一空腔22内的另一部分尾气直接穿过阀门21并从排气端口12排出,这一部分尾气没有经过滤芯单元的过滤处理,此时从排气端口12排出的气体包括已经净化处理的尾气和未进行净化处理的尾气,但总体上从排气端口12排出的气体还能够满足排放指标要求,即排出的未处理尾气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通过阀门21增加尾气的排放速度,能够降低第一空腔22内的气体压力,避免第一空腔22内的气体穿过进气端口11回流到上一部件;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持续运行,滤芯单元的背压值越高,阀门21的打开面积越大,直到从排气端口12排出的尾气不再满足排放指标要求,此时,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取出滤芯单元清洁,将粘附于滤芯单元的颗粒物全部清除,本实施例的阀门21能够多次调节,控制第一空腔22的压力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故障间隔时间。
33.在本实施例中,滤芯单元采用现有的滤芯,具体结构不再进行展示。
34.可选的,旁通箱体与主箱体1共用一个顶盖14,从而降低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重量,方便搬运拆装。
35.可选的,顶盖14开设有安装口141,滤芯单元安装于安装口141,当需要将滤芯单元拆下清除粘附的污染物时,直接将滤芯单元从安装口141拆下即可,不需要将主箱体1或者旁通箱体拆下。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口141设置有螺纹,滤芯单元螺纹安装于安装口141。
36.可选的,旁通箱体包括底盖23,过滤口231开设于底盖23,安装口141与过滤口231同轴设置,滤芯单元的中心轴线垂直于进气端口11的中心轴线。将滤芯单元竖直设置于主箱体1内并与进气端口11的中心轴线垂直,使得从进气端口11吹入第一空腔22内的空气垂直接触到滤芯单元的表面,提高过滤效果,且安装滤芯单元时,方便将滤芯单元依次穿过安装口141和过滤口231。
37.可选的,进气端口11与排气端口12同轴设置。
38.在本实施例中,旁通箱体与主箱体1共用两个支撑侧壁15,两个支撑侧壁15分别位于进气端口11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即旁通箱体实际上只有一块底盖23,能够大大降低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重量,方便搬运拆装。
39.可选的,两个支撑侧壁15均安装有加强柱16,加强柱16的顶部与顶盖14连接,加强柱16的底部与底盖23连接,从而提高刚性支撑强度,避免主箱体1被压塌。
40.可选的,阀门21设置于旁通箱体远离进气端口11的一侧,即阀门21安装于底盖23上,且阀门21的侧壁与主箱体1的内壁连接,阀门21的本体作为旁通箱体的一部分使用。
41.可选的,旁通阀组件2还包括电控件24,电控件24设置于主箱体1的外部且电控件
24与阀门21电连接。电控件24设置于主箱体1的外部,能够方便拆装维修,不需要拆卸主箱体1。
4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方法采用如上的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实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s100、启动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
44.s200、多次获取滤芯单元的背压值,当获取的背压值第一次大于设定值的n%时,阀门21首次打开且阀门21的打开面积为n%,此后获取的背压值每提高一个等级,则阀门21的打开面积对应提高一个等级,当背压值等于设定值时,阀门21完全打开。
45.s300、在步骤s200中,阀门21的打开面积每变化一次,均对排气端口12排出的尾气进行检测,若尾气排放指标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行,若尾气排放指标不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抽出滤芯单元清洁。
46.具体的,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启动之后正常运行,且阀门21关闭,尾气全部经过滤芯单元过滤处理,当滤芯单元的背压值上升至设定值的75%时,阀门21开启2%,此时阀门21的打开面积为打开面积最大值的2%,若尾气排放指标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行,若尾气排放指标不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抽出滤芯单元清洁;当滤芯单元的背压值上升至设定值的80%时,阀门21开启4%,此时阀门21的打开面积为打开面积最大值的4%,若尾气排放指标仍然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行,若尾气排放指标不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抽出滤芯单元清洁;当滤芯单元的背压值上升至设定值的85%时,阀门21开启6%,此时阀门21的打开面积为打开面积最大值的6%,此时尾气排放指标仍然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行,若尾气排放指标不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抽出滤芯单元清洁;当滤芯单元的背压值上升至设定值时,阀门21完全打开,若尾气排放指标仍然满足要求即存在尾气没有携带污染物的情况下,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行,若尾气排放指标不满足要求,则旁通内置式尾气处理装置停止运行,抽出滤芯单元清洁。
47.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