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6397发布日期:2023-01-04 00:5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


背景技术:

2.中冷器是增压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中冷器通常由芯体、气室组成,芯体在中间,气室在两端,气室是汇集增压空气的腔体,增压空气通过进气管汇入进气腔,然后由进气腔分流到各根散热管中,通过散热管散热降温后,在出气腔汇集,由出气管排出到发动机,当高温气体进入到气室过后,气室的侧壁容易发生受热膨胀的现象,导致气室变形,影响中冷器的效果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气室上设置纵横交替的加强筋提高气室的强度,降低气室变形的概率,但是贯穿气室的纵横加强筋一方面较为浪费材料,另一方面会大幅度的增加中冷器的重量,也有的中冷器采用外置的固定方式对中冷器的气室进行限位和固定,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3388665.9的一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中冷器气室防变形固定机构,通过固定块、通孔一、固定板与通孔二对装置外壳进行固定,由于固定块的外侧的加强筋一与加强筋二,可以增加装置的强度,通过支撑块的等间距分布可以使支撑块对装置外壳进行防变形保护,通过弹簧可以对装置外壳进行防变形保护,达到方便有效的对装置进行防变形保护的,但是气室侧壁上缺少有效的散热结构,难以将气室上的高温即使的传递出去,增加了气室侧壁受热膨胀的概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中冷器本体的两侧,所述中冷器本体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中冷器本体上的气室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框,所述加强框内设置有竖向加强杆和横向加强杆,所述竖向加强杆沿着加强框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横向相邻的两组所述竖向加强杆错位排列,所述横向加强杆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杆的尾部和首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加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拱形散热板,所述拱形散热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为条形且呈环形排列。
5.优选的,所述中冷器本体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上设置有缓冲组件。
6.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限位套、c形槽和限位柱,所述缓冲块固定连接在连接螺栓的端部,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c形槽,所述连接螺栓卡接在c形槽内,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贯穿设置有限位柱。
7.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拱形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通过间隔设置的竖向加强杆和横向加强杆的配合,使得横向加强杆和竖向加强杆纵横交织,相互制约,实现对中冷器本体上的气室侧壁的加强作用,降低气室变形的概率,同时间隔设置横向加强杆和纵向加强杆可有效减少加强结构的重量,利用拱形散热板良好的稳定性可增加竖向加强杆的强度,同时增加与空气的基础面积,通过竖向加强杆与气室侧壁的接触实现热量的传递,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利用散热孔增加拱形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拱形散热板的重量,通过对气室侧壁的快速散热,减少热膨胀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本体的俯视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加强杆的侧视图。
13.图中:中冷器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连接耳板4、固定孔5、连接螺栓6、锁紧螺母7、缓冲组件8、缓冲块81、限位套82、c形槽83、限位柱84、加强框9、竖向加强杆10、横向加强杆11、拱形散热板12、散热孔13、连接柱14。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止气室变形效果的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设置在中冷器本体1的两侧,中冷器本体1包括两个气室以及位于中冷器本体1中部的芯体,靠近进气管2的气室为进气室,靠近出气管3的气室为出气室,高温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进气室内,并通过芯体进行降温冷却后,通过出气管3排出;
16.中冷器本体1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4,连接耳板4上设置有固定孔5,固定孔5内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6,连接螺栓6上设置有锁紧螺母7,连接螺栓6上设置有缓冲组件8,中冷器本体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8,连接耳板4至少设置有两个,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耳板4设置有四个,且对称设置在中冷器本体1的两侧,利用连接螺栓6、锁紧螺母7和固定孔5的配合,可将中冷器本体1固定在车体或者散热器上,连接螺栓6一端与连接耳板4连接,另一端与车体上的固定件连接,从而实现对中冷器本体1的固定;
17.缓冲组件8包括缓冲块81、限位套82、c形槽83和限位柱84,缓冲块81固定连接在连接螺栓6的端部,连接螺栓6上套设有限位套82,限位套82上设置有c形槽83,连接螺栓6卡接在c形槽83内,限位套82上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贯穿设置有限位柱84,当车体在运行过程中,中冷器本体1可能会与车体或者散热器等器件之间发生碰撞和晃动,增加中冷器本体
1变形的概率,减少中冷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利用缓冲组件8可对碰撞和晃动进行缓冲,缓冲块81为橡胶块,当利用连接螺栓6将中冷器本体1连接车体上的固定件后,缓冲块81可抵接在车体的固定件上,对晃动和碰撞进行缓冲,另外在车体的固定件以及限位套82上设置与限位柱84对应的限位孔,可使得限位柱84贯穿在限位孔内,限位套82为橡胶件,限位柱84为金属件,利用橡胶的限位套82和金属件的限位柱84的硫化作用,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降低连接螺栓6与车体固定件直接接触带来的磕碰音,缓冲碰撞对连接螺栓6的冲击;
18.中冷器本体1上的气室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框9,加强框9内设置有竖向加强杆10和横向加强杆11,竖向加强杆10沿着加强框9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横向相邻的两组竖向加强杆10错位排列,横向加强杆11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横向相邻的两个竖向加强杆10的尾部和首部固定连接,加强框9位于中冷器本体1的气室的侧壁上,即在中冷器本体1上可设置两组加强框9,分别位于进气室和出气室的侧壁上,当进气室和出气室相互靠近,也可将两组加强框9合并为一组,具体的设置方式可根据中冷器本体1的具体结构设置,竖向加强杆10在竖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多个竖向排列的竖向加强杆10为一组,多组竖向排列的竖向加强杆10横向间隔错位设置,使得横向加强杆11的首端和尾端可对左右错位的竖向加强杆10进行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加强结构,如图3所示,间隔排列的横向加强杆11和竖向加强杆10之间相互制约,实现对气室的加强目的,降低气室受热膨胀发生变形的概率,同时间隔排列的横向加强杆11和竖向加强杆10相对于贯穿整个气室的加强结构,可节约材料的同时,减少中冷器的重量;
19.竖向加强杆10上端固定连接有拱形散热板12,拱形散热板12上设置有散热孔13,散热孔13为条形且呈环形排列,相邻的拱形散热板12之间通过连接柱14固定连接,拱形散热板12的拱形结构较为稳定,一方面可对竖向加强杆10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作用,另一方面,气室的高温可传递至竖向加强杆10上,并通过拱形散热板12快速传递出去,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13可减少拱形散热板12的重量,同时提高拱形散热板12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利用连接柱14对两个拱形散热板12进行连接,可进一步的加强拱形散热板12的强度。
20.在使用时,高温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进气室内,并通过芯体进行降温冷却后,通过出气管3排出,间隔排列的横向加强杆11和竖向加强杆10之间相互制约,实现对气室的加强目的,降低气室受热膨胀发生变形的概率,同时间隔排列的横向加强杆11和竖向加强杆10相对于贯穿整个气室的加强结构,可节约材料的同时,减少中冷器的重量,利用拱形散热板12一方面可对竖向加强杆10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作用,另一方面,气室的高温可传递至竖向加强杆10上,并通过拱形散热板12快速传递出去,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13可减少拱形散热板12的重量,同时提高拱形散热板12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利用连接柱14对两个拱形散热板12进行连接,可进一步的加强拱形散热板12的强度。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