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67643发布日期:2023-10-27 04: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例如配置于使冷却液在搭载于汽车的内燃机(以下,也称为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内,适当地控制前述冷却液的温度。


背景技术:

1、恒温装置具备有内置热膨胀体(蜡)的热电元件,该热膨胀体(蜡)感测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循环流路内流动的冷却液的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该恒温装置以如下的方式起作用:通过该热膨胀体的膨胀/收缩所伴随的体积变化,进行控制阀(阀体)的开闭,从而将冷却液保持为既定温度。

2、即,包括控制阀和内置热膨胀体的热电元件的热电动作单元容纳于外壳内,例如配置于发动机的冷却水路的入口侧。而且,在冷却液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关闭控制阀,冷却液不经由散热器而经过旁通通路来循环。

3、另外,在冷却液温度变高的情况下,通过打开控制阀,冷却液通过散热器地循环。由此,以将通过发动机内的冷却水路即水套内的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成适当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

4、因此,这种恒温装置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接收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第一流入口、接收不经由散热器的经过了旁通通路的冷却液的第二流入口、将来自前述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的各冷却液混合而将冷却液供给至发动机的水套侧的冷却液的供给口。而且,在外壳内容纳有热电动作单元,该热电动作单元具有伴随着热电元件的轴向方向的移动而控制来自第一流入口的冷却液的导入量的控制阀(例如,专利文献1)。

5、图10示意性地示出现有的恒温装置中的外壳内的冷却液的流动。

6、该恒温装置11在外壳12内容纳有热电动作单元15而构成,该外壳12由壳体13和入口14构成。

7、在构成前述外壳12的入口14侧,形成有作为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口的第一流入口14a。同样地,在构成外壳12的壳体13侧,形成有作为绕过前述的散热器的来自旁通通路的冷却液的流入口的第二流入口13a。

8、而且,来自前述的各流入口13a、14a的冷却液在外壳12内混合,并经过冷却液的流出口13b朝向发动机的水套或水泵等送出。

9、另一方面,前述热电动作单元15具备:热电元件(感温部)15a,其内置对冷却液的温度作出反应的热膨胀体(蜡);活塞15b,其通过前述热膨胀体的作用来伸缩;圆板状的控制阀(阀体)15c,其安装于热电元件15a;以及弹簧部件15d,其使该控制阀15c抵接于入口14侧而向闭阀状态施力。

10、而且,在形成于前述的入口14内的轴支撑部14b装上前述活塞15b的前端部,根据施加至热电元件15a的冷却液的温度而控制控制阀15c的开阀状态。由此,特别地,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动作:调整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量,适当地保持施加至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11、在先技术文献

12、专利文献

13、专利文献1:wo2007/1082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这种恒温装置11中,来自散热器侧的变冷后的冷却液从第一流入口14a向外壳12内流入,从流出口13b向外壳12外流出而朝向发动机侧(图10中,箭头c)。

3、而且,在恒温装置11中,还存在如果控制阀15c的开阀量变多,则阻止来自第二流入口13a的冷却液的流入的构成,但在开始开阀时,不经由散热器的来自旁通通路侧的高温的冷却液从第二流入口13a向外壳12内流入,从流出口13b向外壳12外流出而向发动机侧流动。

4、在这样的控制阀15c开始开阀时等,在控制阀15c的开阀量少的情况下,如果来自散热器侧的变冷后的冷却液向热电元件15a侧绕入,则热电元件15a的周围温度下降,对来自旁通通路侧的高温的冷却液的温度的感温性和响应性下降。另外,变冷后的冷却液通过的部分的温度局部地下降,在热电元件15a的周围的温度产生偏差,感温性和响应性下降,或控制阀15c的动作变得不稳定或产生摆动。

5、本发明是着眼于现有的前述的恒温装置的技术问题点而作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感温性和响应性并且能够抑制控制阀的动作变得不稳定或产生摆动的恒温装置。

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恒温装置,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那样,具备:外壳,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室,并具有:第一入口侧管路,其在一端形成有将由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液导入至前述容纳室的第一流入口;第二入口侧管路,其在一端形成有将不经过前述散热器的在内燃机中加热后的冷却液导入至前述容纳室的第二流入口;以及出口侧管路,其在一端形成有将前述容纳室的冷却液供给至前述内燃机的冷却液的流出口;热电元件,其容纳于前述容纳室,并依赖于冷却液的温度而沿轴向方向移动;控制阀,其伴随着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而控制来自前述第一流入口的冷却液的导入量;阀座,其在前述外壳内形成于沿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轴方向突出成形的环状突部的前端部,前述控制阀在闭阀状态下抵接前述阀座;以及环状槽,其由施加至前述阀座的外侧的沿圆周方向连续的环状的间隙构成,并沿着前述阀座形成有开口端部。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控制阀在闭阀状态下所抵接的阀座被形成于环状突部的前端部。而且,由施加至阀座的外侧的沿圆周方向连续的环状的间隙形成环状槽,环状槽的开口端部沿着前述阀座形成。

9、据此,在控制阀的开阀程度小的状态下,导入至第一流入口的来自散热器侧的变冷后的冷却液的大部分在控制阀的周缘部分被反弹,以沿着环状槽内旋转的方式流动,以朝向冷却液的流出口的方式起作用。

10、因此,能够抑制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朝向热电元件侧,结果,感温性和响应性提高,能够防止控制阀的动作变得不稳定或产生摆动。

11、在此情况下,理想的是,设为如下的构成: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那样,在前述出口侧管路的内周壁中的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方侧,形成有以随着从前述流出口侧接近前述容纳室而朝向前述一方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前述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从前述阀座的位置朝向前述一方侧的范围内,并与前述环状槽的周壁相连。

12、依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出口侧管路的内周壁中的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方侧,形成有以随着从流出口侧接近容纳室而朝向前述一方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前述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从前述阀座的位置朝向前述一方侧的范围内,并与前述环状槽的周壁相连。

13、据此,以沿着环状槽内旋转的方式流动的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容易从前述环状槽经过斜面朝向前述流出口流出。

14、因此,热电元件更难以受到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影响,能够有助于感温性和响应性的进一步提高。

15、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恒温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那样,前述外壳具有壳体和接合于壳体的入口而构成,前述环状突部以向前述壳体内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前述入口,前述环状槽形成于前述环状突部的外圆周表面与前述壳体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16、依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能够通过将入口接合于构成外壳的壳体,将前述的环状槽形成于外壳内。

17、因此,例如,在想要得到树脂制的外壳的情况下,不需要用于在外壳内制出环状槽的特别的成形模具的加工,能够提供抑制成本的制品。

18、发明效果

19、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提高感温性和响应性并且控制阀的动作稳定的恒温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