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

文档序号:34105234发布日期:2023-05-10 19:4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

本发明涉及燃油喷射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


背景技术:

1、在电磁阀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高压共轨喷油器针阀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抬起、保持和落座,从而完成既定的循环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在共轨喷油器喷射过程中,针阀的快速抬起和落座会导致共轨喷油器高压油路内燃油产生高频膨胀波和压力波耦合的压力波动现象,压力波动造成喷射持续期内压力室压力的波动变化,从而导致共轨喷油器循环喷油量的波动,对于多次喷射,喷油量波动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如何根据喷油器工况需要实现大油量压力波动的快速耗散对于高压共轨系统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耗散共轨喷油器喷射导致的燃油压力波动,提高共轨喷油器喷油稳定性的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油管接头、蓄压腔体、多级自调压力耗散组件、电磁阀组件、针阀组件和喷油器壳体,蓄压腔体位于油管接头里,喷油器壳体里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电磁阀上阀座、电磁阀下阀座、针阀定位座、喷油器体,多级自调压力耗散组件位于蓄压腔体下方,电磁阀组件位于电磁阀上阀座、电磁阀下阀座和针阀定位座之间,针阀组件位于针阀定位座和喷油器体里;油管接头里设置第一进油孔、第一出油孔,蓄压腔体里设置主蓄压腔、回油蓄压腔、第一进油油路、第二回油油路、第三回油油路,主蓄压腔分别连通第一进油孔和第一进油油路,喷油器体里设置第二进油油路和第一回油油路,第一进油油路与第二进油油路通过单向阀连通,多级自调压力耗散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回油油路、第二回油油路、第三回油油路,回油蓄压腔分别连通第一出油孔、第二回油油路、第三回油油路;

4、多级自调压力耗散组件包括t型控制活塞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压力耗散组件;

5、压力耗散组件包括连接顶帽、节流孔板、节流活塞、节流限位套筒、限位套筒、控制活塞、弹簧顶帽,弹簧顶帽和连接顶帽之间安装节流限位套筒和限位套筒,在弹簧顶帽、连接顶帽、节流限位套筒和限位套筒组成的空间里,自上而下设置控制活塞、节流活塞和节流孔板,节流限位套筒上设置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和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位于靠近节流孔板一侧,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位于靠近弹簧顶帽一侧,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与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之间的节流限位流套筒上设置向内凸起的节流限位,限位套筒上对称位置也设置向内凸起的节流限位,节流限位与控制活塞之间形成第二可变容腔并设置节流活塞缓冲弹簧,控制活塞与弹簧顶帽之间设置控制活塞复位弹簧,节流活塞抵在节流孔板形成第一可变容腔,连接顶帽内部设置进油缓冲油路和进油缓冲腔,节流活塞内设置节流活塞节流孔,节流孔板设置节流孔板节流孔,节流限位套筒靠近第二回油油路和第三回油油路一侧设置出油缓冲腔;

6、t型控制活塞包括t型控制活塞头部和t型控制活塞活塞杆,t型控制活塞头部设置t型控制活塞节流孔,t型控制活塞头部上方设置有主缓冲腔,下方设置有主进油缓冲腔,t型控制活塞活塞杆上端设置t型控制活塞缓冲弹簧,t型控制活塞活塞杆内部设置t型控制活塞内部油路,t型控制活塞内部油路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选择接头和第二选择接头;t型控制活塞位于两侧压力耗散组件之间,左侧压力耗散组件的出油缓冲腔连通第三回油油路,右侧压力耗散组件的出油缓冲腔连通第二回油油路。

7、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8、1、t型控制活塞节流孔与节流孔板节流孔直径比为2:1。

9、2、t型控制活塞内第一选择接头上端面与右侧压力耗散组件连接顶帽内进油缓冲油路上端面平齐,t型控制活塞内第二选择接头上端面与左侧压力耗散组件连接顶帽下端面平齐。

10、3、t型控制活塞内第一选择接头上下端面距离大于t型控制活塞最大升程,t型控制活塞内第二选择接头上端面至左侧压力耗散组件连接顶帽内进油缓冲油路上端面的距离小于t型控制活塞最大升程。

11、4、电磁阀组件包括控制室套筒、电磁阀弹簧、电磁阀线圈、电磁阀阀杆和电磁阀衔铁,控制室套筒位于针阀定位座里,电磁阀上阀座设置电磁阀线圈,电磁阀线圈中间设置有电磁阀弹簧,电磁阀弹簧上端与电磁阀弹簧垫片连接,电磁阀下阀座内设置电磁阀衔铁,电磁阀衔铁两侧设置衔铁升程调节环,电磁阀阀杆的上部位于电磁阀衔铁中间,电磁阀阀杆下部位于电磁阀下阀座内,控制室套筒内部上方设置电磁阀回油腔,控制室套筒内部下方设置进油节流孔和出油节流孔,进油节流孔上方连接控制室进油路,进油节流孔下方连接控制室,出油节流孔上方连接球阀,出油节流孔下方连接控制室,电磁阀阀杆的底端位于电磁阀回油腔里并连接球阀,球阀位于电磁阀回油腔和出油节流孔之间;

12、针阀组件包括针阀、针阀弹簧垫片和针阀弹簧,针阀位于针阀定位座和喷油器体里,针阀上方设置控制室,针阀上套有针阀弹簧,针阀弹簧上方设置针阀弹簧垫片,针阀下部与喷油器体形成盛油槽,盛油槽分别连通第二进油油路和第一回油油路,喷油器体下端设置喷嘴。

13、5、燃油经第一进油孔进入主蓄压腔,主蓄压腔中的燃油经第一进油油路流出,一路经控制室进油路和进油节流孔流入控制室内,另一路沿着第二进油油路流入盛油槽中,当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在电磁阀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电磁阀阀杆压紧球阀,使得电磁阀回油腔和出油节流孔之间处于未连通状态,燃油只能积蓄在控制室和与之连通的出油节流孔内,此时针阀在控制室内高压燃油的压力和针阀弹簧的预紧力的作用下紧压在喷嘴燃油入口处,喷嘴处于未喷油状态,当电磁阀线圈通电时,电磁阀阀杆克服重力和电磁阀弹簧的预紧力向上移动,出油节流孔与电磁阀回油腔连通,控制室高压燃油经出油节流孔泄入电磁阀回油腔,控制室内燃油压力降低,随之控制室内燃油压力降低,针阀克服重力和针阀弹簧预紧力向上抬升,喷嘴开始有燃油通过,开始喷油。

14、6、燃油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盛油槽中的燃油经第一回油油路流入位于t型控制活塞下方的主进油缓冲腔,在t型控制活塞节流孔的阻尼作用下完成油路中压力波动的第一次耗散,位于主缓冲腔的燃油进入t型控制活塞内部油路,此时燃油压力不足以推动t型控制活塞,第二选择接头被封闭,第一选择接头与进油缓冲油路连通,燃油经过进油缓冲油路进入进油缓冲腔,通过节流孔板后进入第一可变容腔中,在节流孔板节流孔的阻尼作用下完成压力波动的第二次耗散,经过二次压力耗散的燃油再经过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流入出油缓冲腔,在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的阻尼作用下实现压力波动的第三次耗散,燃油通过第二回油油路流入到回油蓄压腔中。

15、7、燃油压力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位于t型控制活塞下方的主进油缓冲腔中的燃油经过t型控制活塞头部进入主缓冲腔,同时向上推动t型控制活塞,此时第一选择接头、第二选择接头均与进油缓冲油路连通,在t型控制活塞缓冲弹簧缓冲作用、t型控制活塞节流孔的阻尼作用以及t型控制活塞自身重量的缓冲作用下完成油路中压力波动的第一次耗散,位于主缓冲腔的燃油进入t型控制活塞内部油路,燃油经第一选择接头和第二选择接头连接进油缓冲油路进入进油缓冲腔,通过节流孔板后进入第一可变容腔中,在节流孔板节流孔的阻尼作用下完成压力波动的第二次耗散,位于第一可变容腔中的燃油再通过节流活塞进入第二可变容腔,将节流活塞推动至节流限位处,同时把控制活塞推动至弹簧顶帽处,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打开,在节流活塞节流孔的阻尼作用、节流活塞缓冲弹簧和控制活塞复位弹簧缓冲作用下完成压力波动的第三次耗散,经过三次压力耗散的燃油一路通过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进入出油缓冲腔,一路通过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进入出油缓冲腔,在节流限位套筒第一节流区和节流限位套筒第二节流区的阻尼作用下实现压力波动的第四次耗散,最后燃油分别通过第二回油油路和第三回油油路进入回油蓄压腔中。

16、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采用总—分型结构,根据喷油器不同工况需求利用t型控制活塞进行选择判断,通过t型控制活塞与压力耗散组件动态连接关系实现对喷油器内部压力波动的分级吸收,同时完成对回油的分流,实现大油量压力波动耗散,提升压力波动耗散速率,压力耗散组件左右两侧布置并通过不同回油油路连接回油蓄压腔能够有效避免回油过程中压力耗散组件间相互干涉影响,提高喷油器喷油稳定性和一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