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6048发布日期:2024-03-18 18:0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作为摩托车动力来源,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

2、其中,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通过一离合器拉杆移动控制离合,传统的摩托车离合器主要采用手动离合的方式,通过手动控制位于车把上的离合器操作手柄拉动和释放离合器拉线,以此控制离合器拉杆移动,从而完成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的动作。但该种方式,拉线长度较长,且拉线布置时需要沿着与摩托车相适应的位置和空间多次弯曲,拉线工作时容易磨损和断裂,导致离合器分离、结合不充分,甚至造成离合器损坏的问题。

3、为此,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往往通过设置离合器电动执行器驱动离合器拉杆移动进行离合动作,该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器的拉杆相连,以此自动拉动离合器进行离合。但是,由于摩托车发动机整体安装空间有限,各个部件之间非常拥挤,增设上述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后,会使得发动机变得非常臃肿,导致发动机所占用的安装空间变大,并且也会影响发动机的结构平衡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离合器电动执行器不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的平衡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机箱、前缸体、后缸体、离合器拉杆和空滤器,所述前缸体和后缸体沿前后方向固定在机箱的顶面上,所述空滤器固设在机箱的上方且位于后缸体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机箱外固设有用于驱动离合器拉杆移动的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与机箱的顶面之间设有一向内凹入的安装空间,所述离合器电动执行器位于安装空间内且与后缸体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布置;所述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包括电机和传动箱,所述电机沿前后方向布置,电机的后端与传动箱相连,电机的前端向前缸体所在位置延伸。

3、本发明通过对发动机空间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再结合对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位置进行布置设计,以此在不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的平衡性。具体来说,由于摩托机发动机上都会安装空滤器,在此基础上,利用空滤器本身所带来的周边空余空间,通过在空滤器和机箱的顶面之间设计一安装空间,以此为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安装提供了位置,且该安装空间内凹,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安装在其内不会额外扩大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同时,由于将离合器电动执行器布置成与后缸体在左右方向上并列,以此保证发动机整体结构在左右方向的重量平衡,并且,再通过将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电机又沿前后方向布置并前端向前缸体位置延伸,以此保证发动机整体结构在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从而利用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增设来提高发动机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平衡性;因此,通过以上设计,不仅不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平衡性。

4、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空滤器包括空滤壳体,所述空滤壳体的下侧具有与安装空间相通的凹口,所述电机部分位于凹口内。通过以上设计,使得空滤器壳体内部的空余空间也得到合理利用,这样不仅不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而且使得发动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5、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电机的壳体呈l型,所述电机的壳体后端与传动箱相连,所述电机的壳体前端位于前缸体和后缸体之间。通过以上对于电机壳体形状和布置位置的设计,合理利用了前缸体和后缸体之间空间,这样不仅不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紧凑性;同时,也使得发动机的重心更靠中间,进一步保证了发动机的结构平衡性。

6、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离合器电动执行器还包括驱动轴,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和固连在箱体一侧的离合器侧盖,所述离合器侧盖的顶面上设有连通安装空间和箱体内部空间的连通孔,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穿过连通孔伸入到箱体内并与离合器拉杆传动相连。通过以上设计,使得离合器侧盖内部的空余空间得到合理利用,这样也使得驱动轴不会外露,以此保证发动机的紧凑性。

7、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离合器电动执行器还包括固定在传动箱外的器壳,所述器壳、空滤壳体、离合器侧盖三者外侧部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齐。通过以上设计,使得增设安装的离合器电动执行器不会扩大发动机原有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

8、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传动箱内分别转动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蜗杆和轴线与蜗杆的轴线相垂直的驱动轴,所述蜗杆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具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下端伸出传动箱且具有驱动齿轮,所述离合器拉杆上设有若干齿槽,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上述自驱传动原理如下: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涡轮传动带动驱动轴转动,然后驱动轴再通过齿轮和齿槽的配合带动离合器拉杆移动,从而实现了离合器的离合控制。同时,上述蜗杆和驱动轴采用这样垂直布置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安装紧凑性。

9、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驱动轴包括上半轴、中轴套和下半轴,所述涡轮位于上半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下半轴上,所述上半轴的下端和下半轴的上端分别插入中轴套的两端中并分别通过花键与中轴套的两端周向定位,所述上半轴的下端和下半轴的上端之间具有空隙。通过以上对于驱动轴分段式设计,并且采用中轴套和花键连接使得上、下半轴形成空隙的方式,这样使得驱动轴的长短可以伸缩调整,从而方便驱动齿轮与拉杆齿槽的安装配合,进而提高本离合器自驱装置安装的便捷性;并且,上述可调后,也有利于保证驱动轴和离合器拉杆连接配合的准确性。

10、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机箱的顶面上具有沿竖向布置且呈柱状的连接座一,所述传动箱固定在连接座一上。通过以上连接座一的设计,使得传动箱与机箱的连接位置得以抬高,这样一方面便于传动箱的安装连接;另一方面,抬高后的传动箱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在竖向的结构平衡性。

11、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连接座一具有两个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传动箱靠近后缸体的一侧具有呈板状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座一固连。通过以上设计,使得传动箱和后缸体之间的空间可以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安装紧凑性。

12、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所述机箱的顶面上具有沿竖向布置且呈柱状的连接座二,所述传动箱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座二固连。通过以上设计,使得传动箱与机箱的连接位置得以抬高,这样一方面便于传动箱的安装连接;另一方面,抬高后的传动箱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在竖向的结构平衡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本摩托车发动机通过空滤器所在空间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再结合对离合器电动执行器的位置进行巧妙布置设计,从而使得在增设离合器执行器后,不仅不会额外扩大发动机占用空间,保证发动机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平衡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