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降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472396发布日期:2025-03-28 18: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机降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发电机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而导致机舱内温度较高,进而需要及时散热,若热量过渡堆积会严重影响发电机等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传统降温方法是将温度检测器和冷却装置固定在机舱内的某处,先通过温度检测器来检测机舱内的温度,当机舱内的温度上升到预定的数值时,温度检测器会将信号传递给冷却装置上的信号器,信号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启动冷却装置上的风扇;通过风扇的转动,能够快速的对机舱内的温度进行降温。但该方式只能满足对发电机的一侧进行吹风降温,不能满足对发电机的全方位吹风降温,导致吹风降温效果不佳,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降温方法,s1、在机舱的内壁上开有若干散热孔;s2、在机舱内设置有若干风扇,若干风扇均匀分布在分布在发电机的四周;s2、电源、若干风扇通过导线连接形成并联电路;s3、电源上设有信号接收器和控制器;s4、在机舱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利用温度感应器将温度上升的信号传递给信号接收器;s5、控制器在信号接收器的作用下,启动电源,使得若干风扇在不同的位置对发电机进行散热。该方法实现了对发电机进行多个方向的吹风降温,增强了对发电机散热降温的效果,提高了吹风降温的效率,延长了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3、上述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是通过一个风扇对发电机进行吹风降温,或是通过多个风扇在不同的位置对发电机的四周进行吹风降温,均为空气冷却方式,而在发电机温度上升较快的过程中,为达到更快速的降温散热,则可以采用液体冷却的方式,通过将液体直接作用在发电机的表面,则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的热量交换,使得发电机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进而保证了发电机不会因温度的快速升高,而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从而保证了发电机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发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降温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降温方法在发电机温度上升较快的过程中,无法对风力发电机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安装降温装置;将降温装置设置在机舱内,在散热孔对发电机进行散热时,降温装置能够对发电机进行液体冷却降温,使得发电机表面的温度能够快速下降;

4、步骤(2):设置抽气散热管;在机舱内的四周设置若干个抽气散热管,抽气散热管朝向发电机进行抽气散热;

5、步骤(3):布设风扇;在机舱内等距设置若干风扇,风扇朝向发电机进行吹风降温;

6、步骤(4):设置移动海绵;在发电机的表面上等距设置若干海绵,海绵能够沿发电机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

7、步骤(5):安装防尘过滤网;在散热孔上设置防尘过滤网,防尘过滤网能够阻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到机舱内。

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9、1、当发电机温度上升过快时,通过降温装置对发电机进行液体冷却,可使得发电机表面的温度快速冷却下来,进而确保发电机在使用期间,不会因温度上升过快,而影响发电机的正常使用。

10、2、通过抽气散热管能够将发电机表面散发的热气抽走,使得热气不再滞留在发电机的表面,进一步增强对发电机的散热效果,缩短降温时间。

11、3、风扇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将机舱内的冷空气吹到发电机上,降温发电机的温度,确保发电机不会因为高温失效。

12、4、海绵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吸收液体,延长液体作用在发电机表面的时间,保证了液体与发电机表面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能够充分进行,增强对发电机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电机表面的温度能够快速下降。

13、进一步,若干抽气散热管沿发电机的轴向方向等距设置,抽气散热管位于风扇和海绵之间。

14、抽气散热管与风扇和海绵相互错开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抽气散热管、风扇、海绵相互之间不会互相干扰,进而增强了对发电机的降温效果,提高了降温效率。

15、本方案还在提供降温装置,包括支座、柱形箱、传动轴、扇叶、固接在柱形箱内的发电机;柱形箱与支座固接;传动轴与柱形箱转动连接;扇叶与传动轴固接;传动轴远离扇叶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固接,还包括设置在柱形箱内的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环形空心块、沿环形空心块的轴向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降温组件、开在柱形箱上的散热孔、用于带动环形空心块转动的驱动组件;降温组件包括若干沿环形空心块周向方向等距设置的降温部;降温部包括活塞筒、水箱、活塞块、开在环形空心块上的侧孔、用于带动活塞块沿活塞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驱动单元;活塞筒与侧孔固接;水箱与活塞筒固接;活塞块与活塞筒滑动连接;活塞筒上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水箱连通;出水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固接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朝向发电机。

1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17、1、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环形空心块转动,环形空心块转动期间,活塞筒同步转动;活塞筒运动期间,活塞块同步运动;活塞块沿环形空心块周向方向运动期间,驱动单元带动活塞块沿活塞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活塞块向远离出水管的方向运动期间,活塞块抽水,水沿进水管流向活塞筒并暂时储存在活塞筒内;活塞块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运动期间,活塞块排水,储存在活塞筒内水沿出水管排出,排出的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并能够作用在发电机上;作用在发电机上的水,经过雾化喷头的雾化,能够扩大水的作用范围,使得水与发电机接触面积更广,进而保证了水能够快速的与发电机表面产生的热量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增强了降温效果,提高了降温效率。

18、2、柱形箱上开有散热孔,便于热气从散热孔处离开,进一步增强了柱形箱内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了发电机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使得发电机能够长时间的高效工作。

19、3、若干活塞筒的设置,是为了扩大对发电机周向方向上和轴向方向的降温范围,在短时间内对发电机周向方向上和轴向方向上进行更充分、更全面的降温,即保证了发电机能够均匀散热,进一步保证了发电机的正常高效的运行。

20、进一步,降温部还包括辅助单元;辅助单元包括海绵块、移动块、用于带动移动块沿环形空心块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的辅助件;海绵块的一端与移动块固接,海绵块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的外壁相贴。

21、出水管喷出的水一部分会作用在海绵块,使得海绵块变得湿润,一方面能够锁住水分,延长水作用在发电机表面的时间,保证了水与发电机表面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能够充分进行,增强对发电机的降温效果,使得发电机表面的温度能够快速下降;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发电机表面进行清理,除去发电机运行期间依附在表面的灰尘,进而保证了灰尘不会进入到发电机的内部去干扰电子元件的运行,从而延长了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22、通过辅助件带动移动块沿环形空心块轴向方向的往复运动,扩大了海绵块作用范围,保证了发电机上任意位置均能够被作用到,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和清理效果。

23、进一步,活塞筒上连通有散热管和排气管;散热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朝向发电机;排气管与水箱连通。

24、通过活塞块的往复运动;活塞块向远离散热管的方向运动时,发电机表面散发的热气沿散热管进入活塞筒内暂时存储起来;活塞块向靠近散热管的方向运动时,活塞筒的热气沿排气管进入到水箱内,热气进入到水箱内后,能够快速的完成热量交换,从而使得气体的温度降低,完成降温。

25、通过活塞块的往复运动,能够不断的对发电机表面的热气进行抽气和排气;抽气和排气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对发电机表面散发的热气进行散热,缩短了降温时间,进一步增强了对发电机的降温效果,保证了热气不会聚集在发电机的表面对发电机的运行产生影响,提高了降温效率。

26、进一步,移动块上还设有联动单元;联动单元包括旋转轴、旋转叶、用于带动旋转轴转动的联动件;旋转轴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旋转叶与旋转轴固接,旋转叶朝向发电机。

27、移动块沿发电机的轴向方向运动期间,联动件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期间,旋转叶同步转动;旋转叶转动期间,旋转叶产生的风力可以有效的对发电机表面散热的热气进行风力降温处理,从而实现对发电机表面的吹风降温,进一步提高了对发电机的降温效率;并且,由于柱形箱内只有散热孔进行出气和排气,因此,旋转叶能够产生由柱形箱内经散热孔单方向流动的气流,气流流动期间能够带走柱形箱内多余的热气,进一步保证了热气不会滞留在柱形箱内,进而增强了降温效果。

28、进一步,散热孔上固接有防尘过滤网;还包括沿环形空心块周向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拍打部;拍打部包括短轴、第一凸轮、拍打块、第一弹簧、用于带动短轴转动的运动单元;短轴与柱形箱转动连接;第一凸轮与短轴固接,第一凸轮与拍打块相抵;拍打块与柱形箱滑动连接,防尘过滤网位于拍打块的运动轨迹上;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拍打块和柱形箱的内壁。

29、通过运动单元带动短轴转动,短轴转动期间,第一凸轮同步转动;第一凸轮转动期间,当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与拍打块相抵时,拍打块向靠近防尘过滤网的方向运动,第一弹簧压缩;当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不再与拍打块相抵时,拍打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拍打块向远离防尘过滤网的方向运动;因此,拍打块能够沿环形空心块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

30、拍打块运动期间,拍打块能够对防尘过滤网上积累的灰尘进行拍打,使得灰尘不再依附在防尘过滤网上,保证了空气的畅通,进而保证了柱形箱内与外机的热量交换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发电机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对发电机的散热效率。

31、防尘过滤网的设置,是为了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沿散热孔进入到柱形箱内,保证了位于柱形箱内的发电机不会受到来自空气中灰尘的干扰,进而使得发电机能够长期高效的运行。

32、进一步,柱形箱的内壁上开有环形槽,环形空心块上周向等距固接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与环形槽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环形齿条、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部;第一齿轮与转轴固接;第一环形齿条与环形空心块的外壁固接,第一齿轮与第一环形齿条啮合。

33、通过驱动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期间,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期间,第一环形齿条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第一环形齿条转动期间,环形空心块同步转动。

34、进一步,环形空心块内的周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运动件;运动件包括螺杆、导向杆;螺杆与柱形箱转动连接;导向杆与柱形箱固接;移动块与螺杆螺纹连接,移动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辅助件为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螺杆固接;环形空心块内壁的轴向方向上等距固接有若干第二环形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环形齿条啮合。

35、环形空心块正转、反转期间,第二环形齿条同步转动,第二齿轮也在第二环形齿条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即螺杆能够正转或反转;螺杆正转期间,移动块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向远离传动轴的方向运动;螺杆反转期间,移动块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向靠近传动轴的方向运动;因此,移动块能够沿环形空心块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

36、进一步,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凸轮、第二弹簧;第二凸轮与螺杆固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块和活塞筒连接;环形空心块内的轴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空心板,环形空心板由若干个弧形板组成,相邻两个弧形板相贴,弧形板与活塞块固接;第二凸轮与弧形板相抵。

37、螺杆转动期间,第二凸轮同步转动;第二凸轮转动期间,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与弧形板相抵时,活塞块向远离出水管的方向运动,第二弹簧压缩;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不再与弧形板相抵时,活塞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活塞块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运动;因此,活塞块能够沿活塞筒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