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
背景技术:
在铜电解工艺过程中,电路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复联法,即电解槽与槽之间实行串联,电解槽内电极之间实行并联。在调换阴、阳极的时候,必须对所要进行作业的电解槽进行短路处理,其目的是使电流通过短路装置流入到下一个电解槽,确保生产连续不间断。现有技术中,槽与槽之间使用一种半圆形的铜棒作为中间导电棒,短路时用一个长方体的纯铜棒担搁在半圆导电棒上,使电流通过这长方体导电棒流入下一个电解槽从而造成该电解槽的短路。由于中间导电棒是半圆形,其和长方体导电棒接触面为圆弧形,其实际接触面积很小,导电效果较差,易引起导电棒发烫,电压升高,甚至引起设在导电棒下部的绝缘橡胶板起火。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导电效果好的短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采用半球体与半圆形凹槽配合设置,解决了接触面积小的问题,达到了增大接触面积的效果;采用A基座与长条导电棒一端铰连接,解决了长条导电棒不好放置,并且容易晃动的问题,达到了易于放置,稳定的效果;采用槽间导电块为纯铜导电块,解决了导电效果较差的问题,达到了优良的导电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包括电解槽、槽间导电块,槽间导电块固定连接相邻电解槽;槽间导电块上设置有半球体;半球体上设置有A基座,A基座下端开有半圆形凹槽;A基座上端一侧竖直设置有挡墙;A基座与长条导电棒一端铰连接;长条导电棒另一端放置在B基座上;长条导电棒插接有绝缘把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半球体与半圆形凹槽配合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长条导电棒长度长于电解槽长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槽间导电块为纯铜导电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A基座与挡墙为一体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半球体与半圆形凹槽配合设置,有利于增大接触面积;
2、采用A基座与长条导电棒一端铰连接,有利于长条导电棒好放置,稳定;
3、采用槽间导电块为纯铜导电块,有利于达到优良的导电效果;
4、采用绝缘把手,有利于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立体图。
图3为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正视图。
图中,1、电解槽;2、槽间导电块;3、半球体;4、A基座;5、半圆形凹槽;6、挡墙;7、长条导电棒;8、B基座;9、绝缘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电解槽间的短路器,包括电解槽1、槽间导电块2,槽间导电块2固定连接相邻电解槽1;槽间导电块2上设置有半球体3;半球体3上设置有A基座4,A基座4下端开有半圆形凹槽5;A基座4上端一侧竖直设置有挡墙6;A基座4与长条导电棒7一端铰连接;长条导电棒7另一端放置在B基座8上;长条导电棒7插接有绝缘把手9;半球体3与半圆形凹槽5配合设置;长条导电棒7长度长于电解槽1长度;槽间导电块2为纯铜导电块;A基座4与挡墙6为一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先将A基座4和B基座8的半圆形凹槽5与半球体3配合安装好,再握住绝缘把手9将长条导电棒7旋转至B基座8上,这样就将此电解槽1短路。恢复供电时,握住绝缘把手9,将长条导电棒7旋转离开B基座8至与电解槽1一侧水平放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半球体3与半圆形凹槽5配合设置,有利于增大接触面积,使短路装置更加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A基座4与长条导电棒7一端铰连接,有利于长条导电棒7好放置,稳定,并且安装绝缘把手8,有利于人身安全;采用槽间导电块2为纯铜导电块,纯铜的导电性优良,不易引起导电棒发烫,电压升高,更加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