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0545发布日期:2020-04-24 18:28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镀铬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硬铬一般应用于模具的产品位的表面,经电镀铬处理后,模具、工件会有表面平整、光洁、易于脱模,不会生锈等优点,一般情况下,钢铁零件电镀黑铬,多数以镀铜或镀镍作底镀层,而高档产品则往往以铜、镍乳白铬、黑铬组合镀层做防护装饰镀层,对铜合金零件经除油酸洗等前处理,可以直接镀黑铬,而高档产品则以镀镍作底镀层,然后再镀黑铬,防护装饰效果更好。

但是在镀铬后,工件的表面容易出现氧化现象,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工件会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发生形变及损坏,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工件表面的防护性能和装饰效果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影响工件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采用打磨机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保证工件表面的最后一道磨痕细长;

2)、预除油:将定量的三氯乙烯或过氯乙烯溶液均匀涂抹在打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上;

3)、上挂具:选择或制造适当的挂具进行安装;

4)、安装屏蔽物:安装辅助阴极和辅助阳极,在不需要镀铬的部位涂漆、蜡或包裹塑料薄膜;

5)、除油:将除蜡水均匀涂抹在工件表面进行二次除油;

6)、活化:在活化槽内加入10%左右的硫酸,并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槽内进行分析和测定,其中工件的放入时间为1次/72h,并将测定结果进行记录;

7)、水洗:通过喷射器将水源喷洒在活化后的工件表面上,其中喷射器采用针筒注射原理制成,且喷射器的刻度值为0-30毫升,喷射器采用双头喷射,且喷射器为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

8)热水洗:在水洗槽内放入工件,通过喷头将热水喷淋在工件的表面,其中热水的温度控制在45-100℃,在喷淋过程中通过温度表对热水的温度值进行实施把控,工件的水洗时间为1次/4h;

9)、阳极腐蚀:铬酐:120-350g/l,硫酸;10g/l,阴极:与镀铬阳极同温度,电流:30-50a//dm2,时间为10-20min;

10)、镀硬铬:电源开通前先进行预热处理,其中温度控制在30-50摄氏度,使零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铸铁件镀铬先用冲击电流电镀,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合金钢件镀铬采用阶梯式给电;

11)、首次涂料:通过喷涂机将定量的抗氧化剂溶液均匀涂抹在工件的表面;

12)、二次涂料:通过喷涂机将定量的油性耐高温涂料均匀涂抹在工件的表面;

13)、检验:通过目测的方式检验工件上是否有毛刺、裂纹,然后通过测厚仪对工件的厚度进行测量,再通过硬度计对工件的硬度进行检测,其中硬度检测的时间为1次/月;

14)、清洗吹干:将检验后的工件放入室温自来水中漂洗1-2分钟,然后采用15-20vol.%盐酸对工件进行酸洗5-10分钟,然后再将酸洗后的工件放入室温自来水中再次漂洗1-2分钟即可,最后通过烘干机对工件表面进行快速吹干;

15)、浸油封闭:将吹干后的工件放入80-90℃的锭子油中进行封闭处理,其中浸油时间为5-10分钟,最后将浸油后的工件通过50-70摄氏度的温度进行烘干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9)首次涂料中的抗氧化剂由主抗氧化剂和辅抗氧化剂复配而成,所述主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所述辅抗氧化剂为β,β,-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其中主抗氧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1)清洗吹干中的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50-70摄氏度,烘干时间为1-3min,所述烘干机的烘干范围为0.5-1.2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预处理中的打磨机的转速为11000r/min,且打磨机的打磨时间为0.5-1min,打磨片直径为120mm,额定功率为1100w。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9)和步骤10)中喷涂机内的喷涂杯容量为上壶:400ml,下壶600ml,且喷涂机的操作压力为0.1-0.25pa。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0)中的油性耐高温涂料由一种原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原料混合物含有氧化保护剂和油性成膜剂,所述氧化保护剂含有al粉和cu粉,al粉和cu粉的重量比为1:0.05-0.07,相对于1重量份的所述氧化保护剂,以固体计,所述油性成膜剂的用量为0.025-0.1重量份,所述油性成膜剂为油性环氧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工件的表面均匀涂抹抗氧化剂,可以提高工件的抗氧化性能,从而降低了工件的受损概率,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在工件的表面涂抹油性耐高温涂料,可以增加工件的耐高温能力,使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使用,提高了工件的适应性;

3、通过在工件的外部进行浸油处理,可以提高工件的防护装饰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自身属性,使工件可以满足不同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电镀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采用打磨机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保证工件表面的最后一道磨痕细长;

2)、预除油:将定量的三氯乙烯或过氯乙烯溶液均匀涂抹在打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上;

3)、上挂具:选择或制造适当的挂具进行安装;

4)、安装屏蔽物:安装辅助阴极和辅助阳极,在不需要镀铬的部位涂漆、蜡或包裹塑料薄膜;

5)、除油:将除蜡水均匀涂抹在工件表面进行二次除油;

6)、活化:在活化槽内加入10%左右的硫酸,并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槽内进行分析和测定,其中工件的放入时间为1次/72h,并将测定结果进行记录;

7)、水洗:通过喷射器将水源喷洒在活化后的工件表面上,其中喷射器采用针筒注射原理制成,且喷射器的刻度值为0-30毫升,喷射器采用双头喷射,且喷射器为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

8)热水洗:在水洗槽内放入工件,通过喷头将热水喷淋在工件的表面,其中热水的温度控制在45-100℃,在喷淋过程中通过温度表对热水的温度值进行实施把控,工件的水洗时间为1次/4h;

9)、阳极腐蚀:铬酐:120-350g/l,硫酸;10g/l,阴极:与镀铬阳极同温度,电流:30-50a//dm2,时间为10-20min;

10)、镀硬铬:电源开通前先进行预热处理,其中温度控制在30-50摄氏度,使零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铸铁件镀铬先用冲击电流电镀,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合金钢件镀铬采用阶梯式给电;

11)、首次涂料:通过喷涂机将定量的抗氧化剂溶液均匀涂抹在工件的表面;

12)、二次涂料:通过喷涂机将定量的油性耐高温涂料均匀涂抹在工件的表面;

13)、检验:通过目测的方式检验工件上是否有毛刺、裂纹,然后通过测厚仪对工件的厚度进行测量,再通过硬度计对工件的硬度进行检测,其中硬度检测的时间为1次/月;

14)、清洗吹干:将检验后的工件放入室温自来水中漂洗1-2分钟,然后采用15-20vol.%盐酸对工件进行酸洗5-10分钟,然后再将酸洗后的工件放入室温自来水中再次漂洗1-2分钟即可,最后通过烘干机对工件表面进行快速吹干;

15)、浸油封闭:将吹干后的工件放入80-90℃的锭子油中进行封闭处理,其中浸油时间为5-10分钟,最后将浸油后的工件通过50-70摄氏度的温度进行烘干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9)首次涂料中的抗氧化剂由主抗氧化剂和辅抗氧化剂复配而成,所述主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所述辅抗氧化剂为β,β,-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其中主抗氧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

优选的:所述步骤11)清洗吹干中的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50-70摄氏度,烘干时间为1-3min,所述烘干机的烘干范围为0.5-1.2m。

优选的:所述步骤1)预处理中的打磨机的转速为11000r/min,且打磨机的打磨时间为0.5-1min,打磨片直径为120mm,额定功率为1100w。

优选的:所述步骤9)和步骤10)中喷涂机内的喷涂杯容量为上壶:400ml,下壶600ml,且喷涂机的操作压力为0.1-0.25pa。

优选的:所述步骤10)中的油性耐高温涂料由一种原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原料混合物含有氧化保护剂和油性成膜剂,所述氧化保护剂含有al粉和cu粉,al粉和cu粉的重量比为1:0.05-0.07,相对于1重量份的所述氧化保护剂,以固体计,所述油性成膜剂的用量为0.025-0.1重量份,所述油性成膜剂为油性环氧树脂。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