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6550发布日期:2019-07-24 08:44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行车的升降、水平运动即可带动挂架的两端分别升降,从而实现对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零件表面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泳涂装工序凭借其良好的工艺性能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如汽车减震塔在电泳过程中,由于有气泡的存在,存在电泳不彻底的现象,该气泡是用于汽车减震塔的结构特殊,在汽车减震塔浸入槽体中的过程中,气体没有及时排出产生的;为此避免气泡的产生或将气泡及时排出,以确保电泳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研发了一种利用行车的升降、水平运动即可带动挂架的两端分别升降,从而实现对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行车的升降、水平运动即可带动挂架的两端分别升降,从而实现对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包含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和挂架;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通过水平设置地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横梁能挂在行车上,并由行车控制升降或水平运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缺口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V形槽和第二V形槽;所述挂架,包含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所述上支撑横杆设置在下支撑横杆的正上方,且分别水平设置;所述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能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定位块上;所述第一V形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一V形槽中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二凹槽中的缺口部中;所述第二V形槽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中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中的缺口部错开;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V形槽的外侧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的外侧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一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横梁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竖直向下地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有U形杆;所述U形杆设置在第一定位块上;所述第一V形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一V形槽中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的U形杆刚好位于第二凹槽中的缺口部中;所述第二V形槽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中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的U形杆与第二凹槽中的缺口部错开;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V形槽的外侧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的外侧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的U形杆刚好位于第一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行车带着挂架往槽体方向运动,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中时,行车下降,使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浸入槽体中的电泳液体中;

二、过预定时间后,行车下降,并往前走,此时下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槽体上,当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二凹槽中的缺口部中时,此时当横梁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二定位块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

三、再过预定时间后,行车下降,并往回走,此时下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槽体上,当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的第二V形槽的外侧时,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一凹槽中,此时当横梁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的靠近第二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一定位块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行车的升降、水平运动即可带动挂架的两端分别升降,从而实现对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能确保气泡排尽,从而保证电泳零部件的电泳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中的第二定位块与第二立柱组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组装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横梁;4、连杆;5、槽体;6、第一定位块;7、第二定位块;8、上支撑横杆;9、下支撑横杆;10、连接杆;11、U形杆;12、缺口部;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71、第一V形槽;72、第二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8,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包含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和挂架(未标出);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通过水平设置地横梁3连接;所述横梁3靠近第一立柱1的一侧竖直向下地设置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块6;所述第二立柱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7;所述横梁3能挂在行车上,并由行车控制升降或水平运动;所述第一定位块6的上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所述第二凹槽62上设置有缺口部12;所述第二定位块7的上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V形槽71和第二V形槽72;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设置有槽体5;所述挂架,包含上支撑横杆8和下支撑横杆9;所述上支撑横杆8设置在下支撑横杆9的正上方,且分别水平设置;所述上支撑横杆8和下支撑横杆9之间通过连接杆10连接;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有U形杆11;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能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定位块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杆11设置在第一定位块6上。

所述第一V形槽71与第二凹槽62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的第一V形槽71中时,上支撑横杆8的另一端的U形杆11刚好位于第二凹槽62中的缺口部12中,如附图3所示,此时当横梁3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9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5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二定位块7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5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所述第二V形槽72与第一凹槽61或第二凹槽62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的第二V形槽72中时,上支撑横杆8的另一端的U形杆11与第二凹槽62中的缺口部12错开,如附图1所示,此时当横梁3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会整体随着行车上升;所述第一凹槽61与第二V形槽72的外侧相对设置,且当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的第二V形槽72的外侧时,上支撑横杆8的另一端的U形杆11刚好位于第一凹槽62中,如附图5所示,此时当横梁3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9的靠近第二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5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一定位块6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5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

工作时,行车带着挂架往槽体5方向运动,当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的第二V形槽72中时,行车下降,使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浸入槽体5中的电泳液体中,过预定时间后,行车下降,并往前走,此时下支撑横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槽体5上,当上支撑横杆8的另一端的U形杆11刚好位于第二凹槽62中的缺口部12中时,如附图3所示,此时当横梁3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9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5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二定位块7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5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再过预定时间后,行车下降,并往回走,此时下支撑横杆9的两端分别位于槽体5上,当所述上支撑横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块7上的第二V形槽72的外侧时,上支撑横杆8的另一端的U形杆11刚好位于第一凹槽62中,如附图5所示,此时当横梁3随行车控制上升,挂架上的下支撑横杆9的靠近第二立柱的一端位于槽体5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被第一定位块6抬高,从而实现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5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通过上述两次排气泡动作,能很好的保证电泳质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行车的升降、水平运动即可带动挂架的两端分别升降,从而实现对挂架上挂着的电泳零部件相对槽体5的高度发生变化,以排出气泡;本发明所述的电泳用摇气泡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能确保气泡排尽,从而保证电泳零部件的电泳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