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电镀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7828发布日期:2020-04-03 13:43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滚轮电镀铬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轮零件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滚轮电镀铬工装。



背景技术:

滚轮零件由于需要滚动,导致外轮面在滚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在零件的表面处理中,就需要对外轮面进行电镀铬,因此需要把外轮面以外的所有不电镀区域保护起来。

现在普遍的保护方式是把不电镀区域用电镀保护胶、保护漆或石蜡覆盖起来,电镀后再去除。这些保护方式有下列缺点:保护胶、保护漆或石蜡保护后,在电镀的前后处理及电镀过程中,滚轮零件不需要镀铬的凹槽,由于受槽液酸碱腐蚀及温度电流影响,其边沿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翻边变形,影响保护效果。

另外由于电镀时电力线集中,滚轮面两侧棱边容易产生较大毛刺,电镀后去除困难,去除时往往引起电镀层局部崩裂,影响产品质量。涂覆保护胶、保护漆或石蜡只能一件一件对零件进行保护和电镀,保护和电镀的效率都较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零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01月21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4111897u,名称为一种内孔电镀工装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衬套类零件内孔电镀工装。所述的电镀工装,包括导电棒、保护板、盖板、螺栓和螺母。电镀过程中,整个衬套类零件置于保护板及盖板内,其外圆及其端面得到了保护,有利于分散衬套内孔边沿的电力线,避免了边沿发毛,同时也避免了原边沿保护不牢及受槽液酸碱腐蚀、温度等影响而翻边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工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一次可进行多个零件的电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实现批量化生产。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07月29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1280602y,名称为一种衬套类零件端面电镀工装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衬套类零件端面电镀工装。所述的电镀工装,包括夹具体、导电棒、固定螺钉和螺母。整个衬套类零件置于夹具体的台阶圆型腔中,这样分散了衬套边沿和衬套圆垫边沿的电力线,避免了圆垫边沿电镀时由于电力线集中,边沿发毛或产生毛刺的现象发生,同时夹具体的台阶圆型腔挡住了不镀面,避免了圆垫的柱面保护不牢和由于受槽液酸碱腐蚀及温度电流影响而翻边变形现象的发生。衬套类零件在夹具体上安装简便,一次可安装数件,避免了逐件对零件进行保护和电镀,提高了保护和电镀的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零件。

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了针对内孔和衬套类零件的电镀工装,目前没有针对滚轮的,能够一次安装数件的工装,且目前的方式电镀时只能用内孔进行导电,内孔又要导电又要保护,给装挂和保护带来了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滚轮电镀铬工装,用电镀工装取代保护胶、保护漆或石蜡对零件进行保护,以避免滚轮面两侧棱边产生毛刺的现象发生,解决导电困难的问题,并提高保护和电镀的效率,便于批量生产零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滚轮电镀铬工装,包括固定螺杆、保护衬套和滚轮零件,所述固定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螺杆;保护衬套和滚轮零件依次穿入固定螺杆的螺杆中,最上端的保护衬套通过螺母与螺杆固定;所述螺杆穿过螺母连接一根导电棒。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衬套包括衬套外圆和衬套内圆。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零件包括滚轮面和滚轮中心孔,所述滚轮零件的两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包括凹槽外圆面和凹槽内圆面。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螺杆一体成型;底座的直径与衬套外圆的直径相等,螺杆的直径比滚轮中心孔的直径小。

本实用新型的衬套外圆和凹槽外圆面采用间隙配合;衬套内圆的直径比凹槽内圆面的直径大。

本实用新型的螺杆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棒采用紫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衬套采用金属制成。进一步地,保护衬套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一)本实用新型中,滚轮零件两侧的环形凹槽内分别插入一个保护衬套,衬套外圆和凹槽外圆面棱边相邻,这样衬套外圆就分散了凹槽外圆面棱边的电力线,避免了滚轮零件两侧的环形凹槽棱边电镀时由于电力线集中,棱边产生毛刺的现象发生,同时两边的保护衬套挡住了不镀区域,避免了两边环形凹槽保护不牢,和由于受槽液酸碱腐蚀及温度电流影响而翻边变形现象的发生。

(二)本实用新型中,滚轮零件和衬套穿入固定螺杆中,用螺母紧固后,衬套起到了导电的作用,解决了用内孔导电困难的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一次可安装数件,避免了逐件对滚轮零件进行保护和电镀,提高了保护和电镀的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滚轮零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保护衬套的示意图。

图4为固定螺杆的示意图。

图5为滚轮零件的又一示意图。

其中,1、滚轮面,2、凹槽外圆面,3、凹槽内圆面,4、滚轮中心孔,5、滚轮零件,6、环形凹槽,7、导电棒,8、螺母,9、保护衬套,10、固定螺杆,11、衬套外圆,12、衬套内圆,13、底座,14、螺杆,15、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滚轮零件5包括滚轮面1和滚轮中心孔4,所述滚轮零件的两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包括凹槽外圆面2和凹槽内圆面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滚轮电镀铬工装,包括固定螺杆10、保护衬套9和滚轮零件5,所述固定螺杆1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13和螺杆14;保护衬套9和滚轮零件5依次穿入固定螺杆10的螺杆14中,最上端的保护衬套9通过螺母8与螺杆14固定;所述螺杆14穿过螺母8连接一根导电棒7。

滚轮零件5穿过螺杆14设置,且滚轮零件5的两端都有保护衬套9。两边的保护衬套9挡住了不镀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棒7采用紫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衬套9采用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保护衬套9采用不锈钢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滚轮电镀铬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螺杆10、保护衬套9和滚轮零件5,所述固定螺杆1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13和螺杆14;保护衬套9和滚轮零件5依次穿入固定螺杆10的螺杆14中,最上端的保护衬套9通过螺母8与螺杆14固定;所述螺杆14穿过螺母8连接一根导电棒7。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衬套9包括衬套外圆11和衬套内圆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零件5包括滚轮面1和滚轮中心孔4,所述滚轮零件5的两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包括凹槽外圆面2和凹槽内圆面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3和螺杆14一体成型。螺杆14一端与底座1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螺母8配合的螺栓孔15。

底座13的直径与衬套外圆11的直径相等,螺杆14的直径比滚轮中心孔4的直径小。

本实用新型的衬套外圆11和凹槽外圆面2采用间隙配合;衬套内圆12的直径比凹槽内圆面3的直径大。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棒7采用紫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衬套9采用金属制成。进一步地,保护衬套9采用不锈钢制成。

实施例3

图1是滚轮零件5的示意图,滚轮零件5包括滚轮面1和滚轮中心孔4,所述滚轮零件5的两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包括凹槽外圆面2和凹槽内圆面3。

图2、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零件5电镀铬工装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是对滚轮零件5的滚轮面1进行电镀铬。

电镀铬工装包括保护衬套9、导电棒7、固定螺杆10和螺母8。保护衬套9由金属制成,优选地采用不锈钢制成。

保护衬套9包括衬套外圆11和衬套内圆12。衬套外圆11和凹槽外圆面2间采用间隙配合。

滚轮零件5和保护衬套9穿入固定螺杆10的螺杆14中,用螺母8紧固。这样衬套外圆11和凹槽外圆面2棱边相邻,衬套外圆11就分散了凹槽外圆面2棱边的电力线,避免了环形凹槽6的棱边电镀时由于电力线集中,棱边产生毛刺的现象发生。

同时两边的保护衬套9挡住了不镀区域,避免了两边环形凹槽6保护不牢的现象发生。

衬套内圆12的直径比凹槽内圆面3的直径大,固定螺杆10的螺杆14直径比滚轮中心孔4的直径小。

螺杆14的底部连有一根导电棒7,用于导电并悬挂入电镀槽,导电棒7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紫铜。

图2和图3仅示出了一次镀两个滚轮零件5的示意图,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情况增加螺杆14的长度,一次镀多个滚轮零件5。

电镀后,本实用新型沉积的镀铬层可以退除后重复使用。

以上,仅是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施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施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