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加工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其生产工艺过程为: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度金属→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电镀厂常会根据不同步骤设置装有不同反应液的槽体,如水洗步骤设置装有水的槽体,酸洗步骤设置装有酸的槽体,钝化步骤设置装有钝化剂的槽体等,然后将工件依次经过各个槽体以完成工件电镀。
现有技术中将工件在各个槽体间转移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人工转移工件,该方式仅适用于一些质量较小的工件,且一次性仅能完成少量的工件电镀工作;另一种为机械转移工件,虽一次可加工多个工件,但现有的转移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厂家对于一些较小且数量较多的工件会采用将细小的工件夹持于模具中,若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转移装置,则会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简单的装置往往稳定性不足,悬挂于挂件上待加工的工件受震动作用易掉落,影响加工过程;(2)结构简单的装置往往无法承接质量较大的工件。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但又能保持电镀加工稳定、且能够承载较大质量工件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电镀加工转移装置结构复杂,稳定性低,无法承接质量大的工件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沿加工移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装有电镀所需反应液的加工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加工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杆体,滑动设置于一所述杆体上的悬挂杆,以及滑动设置于另一所述杆体上的气泵装置;所述气泵装置驱动所述悬挂杆升降;所述悬挂杆上于所述加工槽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悬挂待加工工件的挂具。
优选的,在一所述杆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气泵装置的滑动组件。
优选的,两根所述杆体之间距离大于靠近所述加工槽杆体与所述挂具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两根所述杆体分别为靠近所述加工槽的第一杆体和远离所述加工槽的第二杆体;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悬挂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上。
优选的,两根所述杆体分别为靠近所述加工槽的第一杆体和远离所述加工槽的第二杆体;所述悬挂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驱动滑块移动的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动力端连接于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将吊有挂具的悬挂杆滑动设置于沿工件加工方向设置的杆体上,并设置有驱动悬挂杆升降的气泵装置,使待加工工件在下降至槽体内进行反应或完成加工反应后抬升均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减少因加工过程不稳定导致工件从挂具上掉落的现象。
(2)两根杆体之间距离大于靠近加工槽杆体与挂具之间的距离。无论气泵装置设置于任一杆体上,气泵装置均能位于力臂较长的位置从而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能达到抬升挂具的效果;该方式解决了现有结构较简单的加工移动装置无法承载质量较大的工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的原理,不仅能够承载较大质量的工件,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加工槽;20、第二杆体;30、第一杆体;40、悬挂杆;50、挂具;60、气泵装置;70、滑动组件;71、滑块;72、丝杆组件;73、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出现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现有的电镀加工转移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厂家对于一些较小且数量较多的工件会采用将细小的工件夹持于模具中,若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转移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因装置自身的稳定性不足而使工件受震动作用而掉落,影响生产的成品率。
请参见图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加工传送装置,包括沿加工移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加工槽10,沿加工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杆体,滑动设置于一所述杆体上的悬挂杆40,以及滑动设置于另一所述杆体上的气泵装置60。
具体的,加工槽10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所需加工步骤而定;于不同加工槽10内分别装有电镀反应中所需的各种反应液,如加工过程为电镀→漂洗→冷却→钝化→漂洗,则于加工槽10内可沿加工方向依次设置有电镀液、漂洗液、水、钝化液、漂洗液。采用传送移动的加工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电镀生产加工的加工效率,且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且一次性可加工较多的工件。
具体的,气泵装置60驱动悬挂杆40升降;悬挂杆40上于加工槽10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悬挂待加工工件的挂具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气泵装置60希望得到一个能将驱动悬挂杆40升降的技术效果,但不仅限于气泵装置60,能够驱动悬挂杆40升降的装置均可替代。
具体的,在一杆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气泵装置60的滑动组件70。
具体的,悬挂杆40滑动设置于一杆体上,其中可采用滑块71和滑槽进行滑动。也可采用其他滑动装置,如滑轨与滚轮等,且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其滑动。
具体工作原理为:将待加工的工件夹持于挂具50上或悬挂于悬挂杆40上,滑动组件70带动气泵装置60滑动,悬挂杆40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并将挂具50移动至所需加工步骤对应的加工槽10上;到达指定位置后,滑动组件70停止移动,此时,气泵装置60驱动悬挂杆40平稳下降,直至工件完全没入加工槽10中的液体中,待充分反应完毕后,气泵装置60驱动挂具50上升,待挂具50上升至合适高度后,滑动组件70继续驱动气泵装置60和悬挂杆40移动至下一加工步骤对应的槽体中。
具体的,挂具50于不同槽体间移动时的移动顺序可为一次排列,即沿加工移动方向沿一指定方向前进,不进行反复运动;也可为不定向运动,例如出现加工步骤中需要对工件进行两次水洗,且水洗步骤位于不同加工步骤之间,则挂具50可在水洗步骤后再进入其他槽体进行相关反应后,再次回到相同的槽体进行水洗。
采用滑动组件70驱动滑动的方式,可自由调整加工移动方向,从而减少加工槽10设置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滑动组件70包括滑块71、驱动滑块71移动的丝杆组件72,丝杆组件72动力端连接于伺服电机7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70中的滑块71主要是为了是气泵装置60和悬挂杆40能够在两杆体上自由滑动,故不仅限于滑块71,还可为其他可滑动的装置,如滑轨与滚轮等。
实施例2
采用气泵装置60驱动悬挂杆40升降时,对于气泵装置60的设置位置的设置不同,产生作用效果也不同,若气泵装置60在悬挂杆40上的位置处于力臂较短的的位置,则气泵装置60就需要用较大的力才可将悬挂杆40抬升。
请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加工传送装置,包括加工槽10,两根沿加工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杆体,滑动设置于一杆体上的悬挂杆40,以及滑动设置于另一杆体上的气泵装置60;气泵装置60驱动所述悬挂杆40升降;悬挂杆40上于所述加工槽10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悬挂待加工工件的挂具50。
请参见图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根杆体之间距离大于靠近加工槽10杆体与挂具50之间的距离。
其中,以靠近加工槽10的杆体为第一杆体30,远离加工槽10的杆体为第二杆体20,滑动组件70滑动设置于第一杆体30上,悬挂杆40滑动设置于第二杆体20上。
具体的,由于气泵装置60设置于靠近加工槽10的第一杆体30上,故以悬挂杆40于第二杆体20上的位置为支点;即气泵装置60的位置越靠近于挂具50位置,所耗费的力就越小。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气泵装置60设置于靠近加工槽10的第一杆体30上,且两根杆体之间的距离大于靠近加工槽10杆体与挂具50之间的距离。可使气泵装置60仅抬升较小的距离,即可使挂具50抬升较大的距离,且相对省力。
实施例3
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电镀加工传送装置,往往不能承载质量较大的工件。
请参见图1和图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加工传送装置,包括加工槽10,两根沿加工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杆体,滑动设置于一杆体上的悬挂杆40,以及滑动设置于另一杆体上的气泵装置60;气泵装置60驱动所述悬挂杆40升降;悬挂杆40上于所述加工槽10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悬挂待加工工件的挂具50,两根杆体之间距离大于靠近加工槽10杆体与挂具50之间的距离。
请参见图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以靠近加工槽10的杆体为第一杆体30,远离加工槽10的杆体为第二杆体20,滑动组件70滑动设置于第二杆体20上,悬挂杆40滑动设置于第一杆体30上。
具体的,气泵装置60的设置位置设置于远离加工槽10的位置,此时,传送装置以悬挂杆40于第一杆体30上的位置为支点,又因为两根杆体之间距离大于靠近加工槽10杆体与挂具50之间的距离,故气泵装置60到支点的距离要大于挂具50至支点的距离。从以上结论得知,传送装置采用了杠杆的原理,仅需利用较小的力即可对挂具50完成抬升运动,解决了结构简单的传送装置无法传输质量较大工件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