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用自动滚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0795发布日期:2021-01-30 05:4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电镀用自动滚镀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用自动滚镀池。


背景技术:

[0002]
电镀加工是大部分金属工件均需要经过的一道加工程序,其具有提高工件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加美观等作用。在电镀加工生产线中,工人根据工件的电镀工艺向电镀池中添加指定的溶液,如清水、脱脂溶液、酸性溶液和电镀液等,而后按照加工工艺将盛装有待电镀工件的滚筒依次放入到各个电镀池中,对待电镀工件进行电镀加工。
[0003]
由于待电镀工件会对电镀池中的溶液产生消耗,因此需要定期对电镀池中的溶液进行更换。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对电镀池进行清理,避免电镀池的内壁上存留有大量废液,污染新加入的溶液。现有的清理方法通常为人工清理,人工劳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用自动滚镀池,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度低的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电镀用自动滚镀池,包括电镀池本体,所述电镀池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液管,所述电镀池本体中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电镀池本体的外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镀池本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驱动器的一端位于电镀池本体内部且连接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整体呈框形,所述清理件上设有若干与电镀池本体内壁抵接的刷毛;所述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检测电镀池本体中的水位高度,当工人将电镀池本体中的溶液排放掉后,水位传感器给予控制器一信号,使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启动,从而对电镀池本体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使电镀池本体的清理工作无需工人手动开启,降低人工劳度。驱动器带动清理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清理件呈框形,与电镀池本体的四个内侧壁均抵接,当清理件跟随驱动器移动时,清理件上的刷毛对电镀池本体的侧壁进行洗刷,无需人工手动洗刷,降低人工劳度,提高电镀池本体的自动化程度。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理件设为中空结构,所述清理件上连接有若干进液管,所述清理件设有刷毛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进液管远离清理件的一端连接有送液泵,所述送液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液泵受控制器的控制,送液泵启动后,将清水输送到进液管中,清水由进液管流动到出液孔处,并经由出液孔喷射在电镀池本体的内壁上,对电镀池本体的内壁进行清洗。由于出液孔与刷毛位于清理件的同一端面上,因此在刷毛对电镀池本体刷洗的过程中,清理件喷出的清水即完成对电镀池本体的冲洗,无需人工对电镀池
本体进行二次清洗或冲刷,减少人工劳度,提高电镀池本体的自动化程度。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理件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清理件的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液管和出液孔均与位于下方的腔体连通;位于上方的腔体连接有若干进气管,所述清理件设有出液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与位于上方的腔体连通的出气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清理件的一端连接有送气泵,所述送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件除了能够喷射清水外,还能够喷射气流,且出气孔位于出液孔的上方。喷射出的清水与刷毛同时对电镀池本体进行清洗,而后喷射出的气流对电镀池本体进行干燥,将粘附在电镀池本体内壁上的水滴吹离,减少工人手动擦拭电镀池本体的过程,降低人工劳度,提高自动化程度。此外,通过气流对电镀池本体进行清理,电镀池本体的内壁上不易残留有废液或杂质,即电镀池本体的清理更加充分,工人无需检查和再次清理,进一步保证电镀池本体的自动化程度,人工劳度低。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池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穿设进液管和进气管的环扣。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扣对进液管和进气管具有限位作用,避免进液管和进气管占用空间过大,影响正常加工。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池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均与电镀池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丝杆上套设有长度方向与丝杆长度方向垂直的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上设有与电镀池本体底壁抵接的橡胶板;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清理板水平移动,清理板上的橡胶板跟随清理板移动且与电镀池本体的内部底壁抵接,从而对电镀池本体的底壁进行清理,一方面将电镀池本体底壁上的废液和杂质统一推动到出液管中,一方面起到一定的干燥作用。工人无需手动清理电镀池本体的内部底壁,降低人工劳度,提高自动化程度。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液管中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液管位于丝杆远离电机一端的下方。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具有过滤作用,避免电镀池本体中的工件或其他杂物掉落到出液管中,造成浪费成本或出液管堵塞。当过滤网中堆积有大量的杂物时,工人将过滤网中的杂物取出,并将其中的工件筛出,工件处理后可再次加工,节省成本。出液管位于丝杆远离电机一端的下方,即出液管位于电镀池本体的一侧,当清理板带动橡胶板移动时,橡胶板逐渐向靠近出液管的方向移动,最后将电镀池本体内部底壁上的溶液推动到出液管中,随后橡胶板跟随清理板再向远离出液管的方向移动。将出液管设置在电镀池本体的一侧,使橡胶板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杂物或溶液堆积,导致无法进入到出液管中,从而提高了电镀池本体的清理质量,工人无需再次清理,降低人工劳度。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池本体内部的底壁上设有长度方向与丝杠长度方向垂直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出液管连通。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出液管连通,橡胶板推动的溶液和杂物会进入到凹槽中,随后沿凹槽进入到出液管中,提高电镀池本体的清理质量,减少溶液或杂质的堆
积,工人无需检查和二次清理,降低人工劳度。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向靠近出液管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橡胶板向靠近出液管的方向倾斜设置。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板倾斜设置有助于推动电镀池本体底壁上的溶液和杂质,且有助于减少电镀池本体底壁上的液体残留,提高电镀池本体的清理质量。凹槽倾斜设置,使凹槽中的溶液和杂质更容易进入到出液管或过滤网中,凹槽中不易存留有溶液或杂质,从而无需工人手动清理,降低人工劳度。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上设有把手。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便于工人提拿过滤网,方便对过滤网中的杂物进行清理或回收。
[002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池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视觉检测器,所述视觉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觉检测器用于获取电镀池本体的内壁影像信息,并将获取的影响信息与预先设置的标准影像信息进行对比。通过此种方式,使电镀池本体自动判断清理程度,若获取的影像信息达到预先设置的标准,则控制器控制电镀池本体中的驱动器、送液泵、送气泵和电机停止工作,实现自动停止清洗电镀池本体,减少人工关闭电器的过程,从而降低人工劳度,提高自动化程度。
[002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
1.清理件上的刷毛与电镀池本体的各个内壁均抵接,通过驱动器带动清理件移动,达到清洗电镀池本体的效果,无需人工清理,提高电镀池本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度;
[0028]
2.清理电镀池本体的过程中,除刷毛外,还设有送液泵和送气泵,实现冲洗、刷洗和吹干同步完成,人工无需再次清理,降低人工劳度;
[0029]
3.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清理板移动,清理板带动橡胶板移动,橡胶板将电镀池本体底部的溶液和杂物推动到出液管处,人工无需手动清理电镀池本体底部,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度,提高自动化程度;
[0030]
4.视觉检测器自动判断电镀池本体的清洗进度,当电镀池本体清洗达标后,视觉检测器向控制器传送信号,使控制器控制各个电器停止工作,实现自动停机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度减小。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电镀用自动滚镀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清理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是电镀用自动滚镀池的俯视图;
[0034]
图4是电镀用自动滚镀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
图中,1、电镀池本体,11、出液管,12、水位传感器,121、矩形板,13、控制器,14、环扣,16、过滤网,161、把手,17、凹槽,2、驱动器,21、传动杆,22、清理件,23、刷毛,24、进液管,25、出液孔,26、送液泵,27、分隔板,28、进气管,281、送气泵,29、出气孔,3、丝杆,31、电机,
32、清理板,33、橡胶板,4、视觉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镀用自动滚镀池,包括电镀池本体1,电镀池本体1整体呈矩形盒状,上端设有开口,内部用于盛装溶液。电镀池本体1一侧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矩形板121,矩形板121的下表面连接有位于电镀池本体1内部的水位传感器12,水位传感器12竖直设置,用于检测电镀池本体1中溶液的高度。
[0039]
参照图1,电镀池本体1一侧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水位传感器12电连接。控制器13可以是plc控制系统,能够接收水位传感器12获取的水位数据,并且控制器13中预先设置有水位阈值,当控制器13获取到的水位数据超过水位阈值时,控制器13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0040]
参照图1,电镀池本体1设有控制器13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驱动器2,驱动器2竖直设置,驱动器2可以是油缸或气缸,驱动器2的输出端位于驱动器2的下端。驱动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杆21,传动杆21包括水平设置且与驱动器2输出端连接的水平杆,还包括与水平杆连接的倒u形杆,倒u形杆远离水平杆的一端伸入到电镀池本体1内部。驱动器2与控制器13电连接,当控制器13获取到的水位数据超过水位阈值时,控制器13产生移动指令并传输给驱动器2,使驱动器2启动并带动传动杆21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0041]
参照图1,电镀池本体1中设有清理件22,清理件22整体呈矩形框状,清理件22靠近驱动器2一侧的上表面与传动杆21位于电镀池本体1内部的一端连接。当驱动器2启动后,传动杆21带动清理件2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清理件22的竖直外周面上连接有若干与电镀池本体1内侧壁抵接的刷毛23,具体的,清理件22的四面竖直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刷毛23,每面竖直外侧壁对应电镀池本体1的一面竖直内侧壁,因此电镀池本体1的每面内侧壁均抵接有若干刷毛23。刷毛23跟随清理件22同步移动,从而对电镀池本体1的四面内侧壁进行刷洗,使粘附在内侧壁上的溶液或杂物脱离内侧壁。
[0042]
参照图2,清理件22设为中空结构,且清理件22的内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27,分隔板27将清理件22的内部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腔体,一个腔体位于上方,另一个腔体位于下方。
[0043]
参照图2,清理件22的四面竖直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出液孔25和若干出气孔29。其中出液孔25均与位于下方的腔体连通,出气孔29均与位于上方的腔体连通。结合图3,清理件22的竖直内侧面上连接有多根进液管24,具体的,清理件22具有四面竖直内侧壁,每面竖直内侧壁上均连接一根进液管24。进液管24与位于下方的腔体连通,进液管24远离清理件22的一端连接有送液泵26,送液泵26可以是水泵,送液泵26的进液端连接有水箱,送液泵26与控制器13电连接。当控制器13获取到的水位数据超过水位阈值时,控制器13产生送水指令并传输给送液泵26,使送液泵26启动,将清水输送到进液管24中。进液管24中的清水进入到清理件22中后由出液孔25喷出,从而喷洒在电镀池本体1的内侧壁上,对电镀池本体1的内侧壁进行冲刷。
[0044]
参照图2和图3,清理件22的竖直内侧面上连接有多根进气管28,具体的,清理件22的四面竖直内侧壁上均连接有一根进气管28。进气管28与位于上方的腔体连通,进气管28
远离清理件22的一端连接有送气泵281,送气泵281可以是气泵,也可以是高压风机。送气泵281与控制器13电连接,当控制器13获取到的水位数据超过水位阈值时,控制器13产生送气指令并传输给送气泵281,使送气泵281启动。将高压气流输送到进气管28中,高压气流经过进气管28后进入到清理件22位于上方的腔体中。最后从出气孔29喷出并喷射到电镀池本体1的内侧壁上,将电镀池本体1内侧壁上的水和杂物吹离电镀池本体1,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干作用。
[0045]
参照图3,电镀池本体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环扣14,进液管24和进气管28分别穿设在不同的环扣14中。环扣14对进液管24和进气管28具有限位作用,避免进液管24和进气管28占用过大的空间,影响电镀池本体1的正常使用。
[0046]
参照图4,电镀池本体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丝杆3,丝杆3的长度方向沿电镀池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电镀池本体1的竖直外侧壁上连接有电机31,电机31与驱动器2位于电镀池本体1的同一侧。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丝杆3的一端连接。电机31与控制器13电连接,当控制器13获取到的水位数据超过水位阈值时,控制器13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清理板32,清理板32的长度方向与丝杆3的长度方向垂直。清理板32上滑动连接有导杆,导杆的长度方向与丝杆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导杆与电镀池本体1转动连接。电机31带动丝杆3转动后,清理板32沿丝杆3的长度方向移动,导杆对清理板32起到限位作用。
[0047]
参照图4,清理板32的下端连接有与电镀池本体1内部底壁抵接的橡胶板33,橡胶板33向远离电机31的方向倾斜设置。橡胶板33跟随清理板32同步移动,从而将电镀池本体1内部底壁上的溶液和杂物推动到电镀池本体1的一侧。
[0048]
参照图4和图5,电镀池本体1的底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出液管11,出液管11竖直设置且与电镀池本体1的内部连通。出液管11位于电镀池本体1远离电机31的一侧,出液管11的两侧设有长度方向与丝杆3长度方向垂直的凹槽17,且凹槽17向靠近出液管11的方向倾斜设置,凹槽17与出液管11连通。由于橡胶板33向远离电机31的方向倾斜,因此橡胶板33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电镀池本体1底部的溶液和杂物推动到凹槽17和出液管11中,凹槽17中的溶液和杂物因重力作用运动到出液管11中。
[0049]
参照图5,出液管11中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上设有把手161。工人定期对过滤网16进行清理,收集过滤网16中的杂物或者待电镀工件。
[0050]
参照图3,电镀池本体1上连接有视觉检测器4,视觉检测器4的摄像头朝向电镀池本体1的内壁。视觉检测器4与控制器13电连接,视觉检测器4实时获取电镀池本体1内壁的影像信息,从而实现对电镀池本体1内壁的监测。当电镀池本体1内壁符合规定使用标准后,视觉检测器4传输给控制器13一信号,使控制器13控制与其连接的各个电器停止工作。
[005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人需要对电镀池本体1进行换液时,会开启出液管11,电镀池本体1中的溶液由出液管11排出电镀池本体1。水位传感器12会实时检测电镀池本体1中溶液的高度,并生成水位数据传输给控制器13。当电镀池本体1中溶液的水位高度产生的水位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水位阈值时,表示此时可对电镀池本体1进行清洗。此时控制器13启动驱动器2、电机31、送气泵281和送液泵26。驱动器2带动清理件2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使清理件22上的刷毛23对电镀池本体1的内壁反复刷洗,同时清理件22向电镀池本体1的内壁上喷洒清水和喷射气流,提高电镀池本体1的清洗质量,避免工人二次清洗,降低
人工劳度。
[0052]
电机31带动丝杆3转动,使清理板32带动橡胶板33移动,橡胶板33将电镀池本体1内侧底壁上的溶液和杂物推动到凹槽17或出液管11中,使电镀池本体1内部的底壁得到清洗。由于出液管11和凹槽17位于电镀池本体1的一侧,因此电镀池本体1的内部不易存留有杂物或溶液,电镀池本体1的清洗效果较好,无需人工二次清理,降低人工劳度。
[005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