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696发布日期:2020-12-25 08: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材进行电泳加工,但是当需要对超长管材进行电泳时(例如管材长度为6米),目前市面上的做法是采用龙门式生产线,将管材按节拍分批次集中吊装到电泳槽中,待管材电泳完成后,再将管材从电泳槽中取出,而采用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电泳效率低,产能低,能耗高,产品表面膜厚不稳定等缺点,无法实现对管材的连续高效率、高质量电泳,为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对超长管材进行连续电泳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其能够实现对管材的连续分段式电泳,从而能够提高对管材的电泳效率,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同时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超长管材上、中、下不同位置的涂层膜厚度以及表面涂料色差。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包括槽体和用于输送管材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位于槽体的上方,输送轨道上安装有用于吊装管材的吊具;槽体呈船形状结构,槽体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空腔为倒等腰梯形状结构,空腔用于注入电泳液,位于空腔正上方的输送轨道为倒等腰梯形状结构,位于空腔正上方的输送轨道的形状与空腔底面的形状相同,槽体的中部和后部内壁上均固定有若干根由左向右分布的阳极管,每根阳极管的下端均向下延伸并浸没在电泳液中;输送轨道的下方设置有导电轨道,导电轨道的一端延伸至输送轨道最低位置的左端部处,导电轨道的另一端延伸至输送轨道右部的下方,管材移动到导电轨道所在位置处时,导电轨道用于对吊具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其中,管材移动到输送轨道的最低处后,管材下端与槽体内底部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管材长度的1/1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管材移动到阳极管所在位置处的槽体中时,能够实现对管材的可靠电泳。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其中,浸没在电泳液中的阳极管的长度为管材长度的1/12至1/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管材移动到阳极管所在位置处的槽体中时,能够实现对管材的可靠电泳。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其中,槽体的前外壁面和后外壁面上均焊接固定有若干根由上至下分布的加强横筋,每根加强横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槽体的前外壁面和后外壁面上均焊接固定有若干根由左向右分布的加强竖筋,每根加强竖筋均沿竖向方向延伸,位于槽体前外壁面上的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及位于槽体后外壁面上的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均交错设置;通过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的设置,能够提高槽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其中,槽体上端的右侧焊接固定有电泳液回收槽,电泳液回收槽的出液口与槽体连通;通过电泳液回收槽的设置,在管件移出槽体并在管件移动的过程中,残留在管件上的电泳液能够滴落到电泳液回收槽中,电泳液回收槽则能够将收集到的电泳液送回到槽体中,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避免了电泳液的浪费,且能够有效避免电泳液出现污染环境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管材的连续分段式电泳,从而能够提高对管材的电泳效率,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同时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超长管材上、中、下不同位置的涂层膜厚度以及表面涂料色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用连续电泳装置,包括槽体1和用于输送管材2的输送轨道3,输送轨道3位于槽体1的上方,输送轨道3上安装有用于吊装管材2的吊具4;槽体1呈船形状结构,槽体1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11,空腔11为倒等腰梯形状结构,空腔11用于注入电泳液5,位于空腔11正上方的输送轨道3为倒等腰梯形状结构,位于空腔11正上方的输送轨道3的形状与空腔11底面的形状相同,槽体1的中部和后部内壁上均固定有若干根由左向右分布的阳极管6,每根阳极管6的下端均向下延伸并浸没在电泳液5中;输送轨道3的下方设置有导电轨道7,导电轨道7的一端延伸至输送轨道3最低位置的左端部处,导电轨道7的另一端延伸至输送轨道3右部的下方,管材2移动到导电轨道7所在位置处时,导电轨道7用于对吊具4通电;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管材的连续分段式电泳,从而能够提高对管材的电泳效率,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同时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超长管材上、中、下不同位置的涂层膜厚度以及表面涂料色差。

管材2移动到输送轨道3的最低处后,管材2下端与槽体1内底部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管材2长度的1/1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管材移动到阳极管所在位置处的槽体中时,能够实现对管材的可靠电泳。

浸没在电泳液5中的阳极管6的长度为管材2长度的1/12至1/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管材移动到阳极管所在位置处的槽体中时,能够实现对管材的可靠电泳。

槽体1的前外壁面和后外壁面上均焊接固定有若干根由上至下分布的加强横筋12,每根加强横筋1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槽体1的前外壁面和后外壁面上均焊接固定有若干根由左向右分布的加强竖筋13,每根加强竖筋13均沿竖向方向延伸,位于槽体1前外壁面上的加强横筋12和加强竖筋13及位于槽体1后外壁面上的加强横筋12和加强竖筋13均交错设置;通过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的设置,能够提高槽体的结构强度。

槽体1上端的右侧焊接固定有电泳液回收槽8,电泳液回收槽8的出液口与槽体1连通;通过电泳液回收槽的设置,在管件移出槽体并在管件移动的过程中,残留在管件上的电泳液能够滴落到电泳液回收槽中,电泳液回收槽则能够将收集到的电泳液送回到槽体中,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避免了电泳液的浪费,且能够有效避免电泳液出现污染环境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阳极管与电泳控制设备的正极电连接,将导电轨道与电泳控制设备的负极电连接;当输送轨道带动管材由左向右移动时,位于槽体左半部上方的管材能够逐渐进入到槽体中,当管材移动到输送轨道的最低处时,管材能够完全没入到位于槽体中的电泳液中,与此同时,位于输送轨道最低处下方的吊具能够与导电轨道接触通电,也即能够实现对位于输送轨道最低处的管件的通电,此时阳极管首先能够实现对管材的上部分进行电泳,在管材持续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管材能够逐步露出水面,在管材逐步露出水面的过程中,阳极管能够由上至下逐步实现对管材的电泳,在管材完全露出水面后,阳极管完成对管材的电泳,即实现了对管材的连续分段式电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