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9743发布日期:2021-03-30 20:0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离再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冲压模具电镀工艺中,象形阳极的制作的是整个工艺的关键所在。由于使用铬酸电镀液及模具的特殊性,采用铅网阳极和铁丝辅助阳极的工艺。为了能使铅网阳极重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成本的控制,将电镀使用后的铅网浸泡在碱性溶液里,将铅网表面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铬酸铅层和氧化铅层剥离掉。玻璃前需要配比对应碱性溶液,再将配比好的碱性溶液搬运倒入剥离池内部,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且剥离速度非常慢而且剥离不干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向剥离池内部注入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溶液,将电镀使用后的铅网浸泡在碱性溶液里,将铅网面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铬酸铅层和氧化铅层剥离掉,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混合容易碱性较强,剥离速率快,提高工作效率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包括:剥离池,所述剥离池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剥离池的一侧面顶部连通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第一阀门;配液结构,所述配液结构数量为两个,两个配液结构分别连接于剥离池的量外部侧面,配液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密封塞、配液罐、搅拌竖轴、连通管、第二阀门和第一搅拌叶片,剥离池的顶部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配液罐,配液罐的顶部设有进口,进口螺纹连接密封塞,配液罐的顶部位置安装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配液罐的顶部并且连接搅拌竖轴,搅拌竖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搅拌叶片,配液罐的底部一侧面通过连通管与剥离池的一侧面连通,连通管上安装第二阀门;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连接于剥离池的内底部;起吊结构,所述起吊结构连接于剥离池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剥离池的前端面安装第一长条透明板,配液罐外侧面安装第二长条透明板,第一长条透明板和第二长条透明板的外侧面刻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二搅拌叶片、搅拌横轴、支撑杆和密封圈,剥离池的内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搅拌横轴,搅拌横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二搅拌叶片,搅拌横轴另一端贯穿配液池外侧面并且连接第二斜齿轮,搅拌竖轴的底端贯穿配液罐的底端并且连接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的第一斜齿轮,配液罐的底部和剥离池两侧面分别设有旋转孔,旋转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垫块。

优选的,所述起吊结构包括u形撑杆、起吊钢丝绳、卷收轮、钥匙扣、起吊电机、皮带轮、皮带、转轴、支撑板和顶板,剥离池的顶部外侧壁通过若干个均匀设置的u形撑杆连接顶板,顶板的两侧壁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卷收轮,起吊钢丝绳的一端贯穿顶板并且与顶板的内部滑动连接,起吊钢丝绳的顶端与卷收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起吊钢丝绳的底端连接钥匙扣,顶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起吊电机,起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两个皮带轮,转轴靠近中心位置安装皮带轮,两个同一水平线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罩,防护罩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散热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

1、溶液配比完成直接投入到剥离池混合,不需要配比溶液后进行搬运倒入到剥离池内部,操作便捷,向剥离池内部注入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溶液,将电镀使用后的铅网浸泡在碱性溶液里,将铅网面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铬酸铅层和氧化铅层剥离掉,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混合容易碱性较强,剥离速率快,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让卷收轮收卷连接的起吊钢丝绳,将钥匙扣与铅网侧壁处网孔悬挂,从而能够带动铅网向上或向下移动,不需要人力打捞浸泡铅网,操作过程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剥离池;2、第一阀门;3、排液管;4、配液结构;5、搅拌结构;6、起吊结构;7、第一长条透明板;41、搅拌电机;42、密封塞;43、配液罐;44、搅拌竖轴;45、连通管;46、第二阀门;47、第二长条透明板;48、第一搅拌叶片;51、第一斜齿轮;52、第二斜齿轮;53、第二搅拌叶片;54、搅拌横轴;55、支撑杆;56、橡胶垫块;57、密封圈;58、旋转孔;61、u形撑杆;62、防护罩;63、起吊钢丝绳;64、卷收轮;65、钥匙扣;66、起吊电机;67、皮带轮;68、皮带;69、转轴;6a、支撑板;6b、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铅网阳极快速剥离再生装置包括:剥离池1、配液结构4、搅拌结构5和起吊结构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剥离池1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剥离池1的一侧面顶部连通排液管3,排液管3上安装第一阀门2,所述配液结构4数量为两个,两个配液结构4分别连接于剥离池1的量外部侧面,配液结构4包括搅拌电机41、密封塞42、配液罐43、搅拌竖轴44、连通管45、第二阀门46和第一搅拌叶片48,剥离池1的顶部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配液罐43,配液罐43的顶部设有进口,进口螺纹连接密封塞42,配液罐43的顶部位置安装搅拌电机41,搅拌电机41的输出端贯穿配液罐43的顶部并且连接搅拌竖轴44,搅拌竖轴4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搅拌叶片48,配液罐43的底部一侧面通过连通管45与剥离池1的一侧面连通,连通管45上安装第二阀门46。

需要说明的是,分别将相同含量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倒入两个配液罐43的内部,再将适量水溶液分别倒入到配液罐43的内部,通过开启搅拌电机41,带动溶液混合搅拌,完成溶液配比过程,不需要手动搅拌,提高工作效率,且溶液配比完成后,开启第二阀门46,将两组溶液汇流到配液池1内部,溶液配比完成直接投入到剥离池1混合,不需要配比溶液后进行搬运倒入到剥离池1内部,操作便捷,向剥离池内部注入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将电镀使用后的铅网浸泡在碱性溶液里,将铅网面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铬酸铅层和氧化铅层剥离掉,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混合容易碱性较强,剥离速率快,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剥离池1的前端面安装第一长条透明板7,配液罐43外侧面安装第二长条透明板47,第一长条透明板7和第二长条透明板47的外侧面刻有刻度线,第一长条透明板7能够显示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溶液含量,注入相同溶液含量配比,第二长条透明板47能够显示混合容易高度,能够让铅网下坠过程与需要量剥离液进行浸泡。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搅拌结构5连接于剥离池1的内底部,所述搅拌结构5包括第一斜齿轮51、第二斜齿轮52、第二搅拌叶片53、搅拌横轴54、支撑杆55和密封圈57,剥离池1的内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撑杆55,支撑杆55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搅拌横轴54,搅拌横轴5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二搅拌叶片53,搅拌横轴54另一端贯穿配液池1外侧面并且连接第二斜齿轮52,搅拌竖轴44的底端贯穿配液罐43的底端并且连接与第二斜齿轮52啮合的第一斜齿轮51,配液罐43的底部和剥离池1两侧面分别设有旋转孔58,旋转孔5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密封圈57。

需要说明的是,开启搅拌电机41同时,通过第一斜齿轮51和第二斜齿轮52啮合作用,带动第二搅拌叶片53旋转,从而能够对剥离池1的内部混合溶液进行搅拌,提高混合效率,减少搅拌电机41投入数量,成本降低

参考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55的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垫块56,能够让下坠过程中铅网与橡胶垫块56首先发生弹性碰触,防止铅网与第二搅拌叶片53发生碰触造成损坏,缓冲碰触瞬间力,降低铅网磨损可能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起吊结构6连接于剥离池1的顶部,所述起吊结构6包括u形撑杆61、起吊钢丝绳63、卷收轮64、钥匙扣65、起吊电机66、皮带轮67、皮带68、转轴69、支撑板6a和顶板6b,剥离池1的顶部外侧壁通过若干个均匀设置的u形撑杆61连接顶板6b,顶板6b的两侧壁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6a,两个支撑板6a之间转动连接转轴69,转轴69的两端分别安装卷收轮64,起吊钢丝绳63的一端贯穿顶板6b并且与顶板6b的内部滑动连接,起吊钢丝绳63的顶端与卷收轮6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起吊钢丝绳63的底端连接钥匙扣65,顶板6b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起吊电机66,起吊电机66的输出端连接两个皮带轮67,转轴69靠近中心位置安装皮带轮67,两个同一水平线上的皮带轮67通过皮带68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开启起吊电机66,两个同一水平线上的皮带轮67通过皮带68传动连接,从而带动两个转轴69同步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同,从而能够让卷收轮64收卷连接的起吊钢丝绳63,将钥匙扣65与铅网侧壁处网孔悬挂,从而能够带动铅网向上或向下移动,不需要人力打捞浸泡铅网,操作过程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图1所示,所述顶板6b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罩62,防护罩6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散热孔,能够遮盖皮带轮67和卷收轮64内部转动,防止外置过程周围人不小心触碰造成伤害,还能够减少外界灰尘堆积,保证起吊电机66长时间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