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系统、水平式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3000发布日期:2021-01-23 12:0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系统、水平式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电镀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系统、水平式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电镀是pcb板生产制造过程当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通过电解方法在基材上沉积形成镀层的过程,目前大多电镀业界使用的是垂直连续电镀设备。
[0003]
pcb板在电镀生产线上进行输送且在电镀环节的电镀池中完成电镀,输送以及电镀过程中通常采用相应夹具进行夹持,相关技术中夹具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夹板以及驱使夹板水平相向移动的驱动件,相邻夹板之间形成夹持线路板的夹腔,线路板保持竖直且一侧位于夹腔内被夹板夹持。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线路板需要处于竖向被夹持,首先不利于输送,另外在电镀过程中线路板处于竖直状态还容易存在孔内电镀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便于pcb板输送完成电镀,以及提高pcb板孔内电镀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及其传输系统、水平式夹持机构。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式夹持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水平式夹持机构,包括上夹和下夹,所述上夹和下夹一端均水平延伸有夹持部,所述上夹竖向滑动连接在下夹上,所述上夹和下夹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上夹和下夹的夹持部相互靠近,所述下夹上连接有锁定上夹处于松开状态的锁定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夹和下夹上同时设置水平延伸的夹持部,且通过第一弹性件来驱使夹持部夹持水平输送的线路板一侧,这样可以让线路板在输送以及电镀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得线路板能良好保持水平输送,便于输送,而且这样电镀过程中电镀液从上下方向进行喷淋,可以良好提高线路板孔内的电镀质量和效果。
[0009]
可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在上夹上的支撑条,所述上夹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上夹间形成卡槽,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与卡槽卡接的卡部,所述延伸部对应卡槽的水平一侧开设有用于供卡部穿过的通槽,所述支撑条与下夹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支撑条端部卡入卡槽。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条的端部卡在卡槽处实现对于上夹位置的锁定,使得夹持部处于打开状态,使用时水平推动支撑条使得卡部与通槽对应,此时卡部不再处于卡接状态,上夹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下移实现夹紧,期间卡部从通槽中通过,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11]
可选的,所述支撑条包括本体,所述卡部倾斜于本体设置且端部朝向卡槽,所述本体顶端穿过通槽且弯折形成驱动部。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形成的驱动部更加便于支撑条被驱动,而且倾斜设置的卡部可以良好的倾斜顶在延伸部与上夹间所形成的卡槽,卡接稳定性更好。
[0013]
可选的,所述上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抬升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轮的设置便于驱使上夹上移,在上夹的位置被抬升后,当支撑杆上的卡部通过通槽缩入到延伸部下方后,支撑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卡槽方向形变,使得卡部重新卡入卡槽实现卡接,便于夹持机构从夹持状态切换回松开状态的操作。
[0015]
可选的,所述上夹和下夹的夹持部相向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高出夹持部的表面形成夹持面。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夹持过程中螺钉的头部表面直接与线路板表面接触,即便长期使用出现磨损后可以对螺钉进行更换,确保上夹和下夹可以持续性的使用,而且通过转动螺钉也可以良好的实现夹紧力大小的调节。
[0017]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8]
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机架、传输结构以及上述的水平式夹持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链轮组以及链条,所述链轮组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水平式夹持机构间隔设置在链条上,所述水平式夹持机构电连接负极。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式夹持机构间隔设置在链条上,借助链轮的转动来驱使链条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水平式夹持机构持续性的循环移动,夹持着线路板依次经过生产线各个环节以实现电镀,并且在水平式夹持机构上电连接负极,电镀过程中只需在电镀槽内设置连接正极的阳极板,线路板输送经过电镀槽即可实现电镀,期间无需装夹线路板的操作。
[0020]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对应链条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朝向支撑条一侧的侧面到支撑条的距离沿链条输送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驱动块的朝向支撑条一侧的侧面用于与驱动部抵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块的一侧设置倾斜的表面,链条带动水平式夹持机构经过驱动块处时,驱动部抵接驱动块倾斜的表面,在该表面的作用下不断驱使驱动部及支撑条水平朝向下夹方向形变,直至卡部与通槽处于对应位置时下夹会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下移完成夹紧动作,即链条上的夹持机构在经过驱动块处的位置完成从原先松开状态切换至夹紧状态的动作,无需人为操作或者借助其他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且实用。
[0022]
可选的,所述驱动块的底部连接有抬升块,所述抬升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抬升块的厚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所述导向面用于与抬升轮的底部抵接。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抬升块的设置,在驱动块驱使支撑条水平形变的过程中同步将上夹及延伸部适当上抬,给卡部避让出相应空间,从而更加便于卡部在支撑条形变过程中位置移至与通槽对应的状态。
[0024]
可选的,所述机架对应链条与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提升块,所述提升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的引导面,所述提升块的厚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所述引导面用于与抬升轮的底部抵接。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链条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提升块,当链条上的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至末端的提升块处时,抬升轮与引导面抵接且在其作用下使得抬升轮上
移,从而带动上夹上移,直至支撑条上的卡部经过通槽移至延伸部下方后,支撑条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形变使得卡部重新与卡槽卡接实现对于上夹位置的锁定,此时水平式夹持机构处于松开状态,即链条上的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经过提升块的位置后即完成从夹紧状态到松开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且实用。
[0026]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7]
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包括机体以及上述的传输系统,所述机体沿传输系统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除油装置、第一水洗装置、电镀装置、第二水洗装置以及干燥装置,所述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所述电镀槽内电连接有阳极板。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路板沿着输送方向依次经过除油装置、第一水洗装置、电镀装置以及干燥装置来完成除油、水洗、电镀、水洗、干燥的加工,实现了线路板输送过程中即可完成电镀,实现电镀的自动化生产,适用于线路板的大批量生产。
[0029]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
1.摒弃传统对于线路板竖向夹持的方式,采用新的水平方式来对线路板进行良好夹持,让线路板在输送以及电镀均保持水平状态,便于输送的同时也使得电镀过程中线路板上孔内的电镀效果更佳;
[0031]
2.通过在链条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件以及提升块,链条上的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至驱动件处时自动实现对于线路板的夹紧,在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至提升块时自动实现松开线路板的动作,实现良好自动夹紧或松开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且实用,无需人为或者其他控制方式来进行实现;
[0032]
3.线路板沿生产线输送方向输送依次经过除油、水洗、电镀以及干燥,实现对于线路板电镀的自动化生产,适用于线路板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式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0034]
图2是图1中水平式夹持机构的侧向视图。
[0035]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0036]
图4是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机构在驱动件处的结构图。
[0037]
图5是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机构中在驱动件处的侧向视图。
[0038]
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9]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的结构图。
[0040]
图8是图7中在电镀装置处的侧向视图。
[0041]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中铜碳刷处的结构图。
[0042]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中滤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图,用于展现电镀槽出液的管路结构。
[0043]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中滤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图,用于展现电镀槽回液的管路结构。
[0044]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水平电镀生产线中驱动件的结构图。
[0045]
附图标记说明:1、上夹;2、下夹;3、夹持部;4、第一弹性件;5、凸板;6、支撑条;7、卡部;8、延伸部;9、卡槽;10、通槽;11、第二弹性件;12、驱动部;13、螺钉;14、抬升轮;15、支撑
轮;16、安装盒;17、接电铜扁;18、机架;19、链轮;20、链条;201、承载段;202、空载段;21、轨道;22、驱动块;221、驱动面;23、导向块;24、导轨;25、滑槽;26、抬升块;27、导向面;28、框体;29、滚轮;30、提升块;31、引导面;32、上板段;33、除油装置;34、第一水洗装置;35、预浸装置;36、电镀装置;37、第二水洗装置;38、下料段;39、干燥装置;40、铜碳刷;401、连接部;402、抵接部;41、第三弹性件;42、过滤桶;43、泵体;44、电镀槽;45、管件;46、承接槽;47、固定架;48、第四弹性件;49、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平式夹持机构。
[0048]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平式夹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1和下夹2,下夹2用于固定安装,其中上夹1竖向滑动连接在下夹2上,在上夹1和下夹2的底部均弯折延伸有水平的夹持部3,该夹持部3的朝向相同,相邻夹持部3直接形成用于夹持线路板的空间,并且在下夹2上设置有驱使上夹1下移实现夹紧的第一弹性件4,第一弹性件4包括弹簧,第一弹性件4竖向设置在上夹1和下夹2之间,在上夹1和下夹2的中部均凸设有水平的凸板5,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下夹2上的凸板5固定,另一端与上夹1上的凸板5固定,第一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在下夹2的顶部设置有对上夹1位置进行锁定且保持上夹1处于松开状态的锁定件。
[0049]
如图1和图2所示,锁定件包括固定在下夹2一侧的支撑条6,支撑条6为钢条且具备一定形变能力,支撑条6包括本体,该支撑条6倾斜朝上且朝向上夹1的顶部,在支撑条6的中部开设u型槽并在该处形成卡部7,该卡部7呈条状且倾斜翻出;在上夹1的顶部水平朝向下夹2的方向延伸有延伸部8,在延伸部8与上夹1的拐角处形成卡槽9,卡部7远离支撑条6的一端抵接在卡槽9处实现卡接,以此来对上夹1位置进行锁定支撑,让上夹1稳定处于松开状态。
[005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延伸部8上开设有供支撑条6顶端穿出的通槽10,通槽10开口大于支撑条6的截面,通槽10可供翻转形变后卡部7通过,而且在支撑条6与下夹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1包括弹簧且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下夹2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条6固定,第二弹性件11用于驱使支撑条6朝向上夹1方向形变且让卡部7保持与卡槽9的卡接状态;支撑条6穿过通槽10的顶端水平弯折形成驱动部12,该驱动部12背向下夹2方向延伸;需要解开卡部7与卡槽9的卡接状态时,对驱动部12往下夹2方向水平施力,使得支撑条6往下夹2方向形变,直至卡部7的位置与通槽10对应,即卡部7可穿过通槽10,此时上夹1在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下驱使上夹1下移完成夹紧,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51]
如图1所示,在夹持部3相互朝向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钉13,在夹持部3上开设有供螺钉13连接的螺纹孔,螺钉13的头部高出夹持部3的表面形成夹持面,夹持线路板时是螺钉13的头部表面为夹持面,减少夹持部3的磨损,而且通过转动螺钉13可以调节其突出夹持部3表面的程度,从而可以实现对于线路板夹持力大小的调节。
[005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夹1背向下夹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抬升轮14,抬升轮14用于将上夹1上抬,在将上夹1上抬升至卡部7通过通槽10,且卡部移7的端部位于延伸部8下方后,支撑条6会在第二弹性件11的作用下驱使支撑条6朝向上夹1方向形变,让卡部7重新与卡槽9卡接,此时上夹1被锁定支撑在松开的状态。
[0053]
如图1所示,在下夹2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轮15,该支撑轮15用于下夹2的吊装,其在使用时支撑轮15滚动连接在机体的机架18上实现移动;而且在下夹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盒16,且在安装盒16内固定有用于电连接负极的接电铜扁17,从而可以让负极连通到水平式夹持机构以及所夹持的线路板上,便于电镀的加工。
[005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平式夹持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所需夹持的线路板位于上夹1和下夹2的夹持部3之间时,通过水平施力在驱动部12上使得支撑条6朝向下夹2方向形变直至卡部7的端部位于通槽10下方且可以通过通槽10时,此时解除卡接状态,上夹1会在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下下移实现夹紧;需要松开所夹持的线路板时,只需将抬升轮14上抬,使得卡部7的端部通过通槽10且位于延伸部8下方后,支撑条6在第二弹性件11的作用下朝向上夹1方向弯折形变,卡部7重新卡接在卡槽9处,此时水平式夹持机构处于保持松开的状态。
[005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
[0056]
参见图3,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机架18、传输结构以及水平式夹持机构,传输结构包括链轮组以及链条20,其中链轮组包括两个链轮19,链轮19转动连接在生产线的机体上,链条20用于连接两个链轮19实现传动,水平式夹持机构间隔设置在链条20上;从而在驱使其中一个链轮19转动时可以带动链条20移动,以此来实现链条20上水平式夹持机构的循环输送移动。
[0057]
如图3所示,机架18包括沿链条20移动轨迹设置的轨道21,水平式夹持机构的支撑轮15滚动连接在轨道21上,这样同时也实现吊装,避免水平式夹持机构的重力作用在链条20上。
[0058]
如图3所示,链条20包括承载段201以及空载段202,承载段201与空载段202对称设置,承载段201用于经过生产线的各个加工环节,该过程中水平式夹持机构处于夹紧线路板的状态;空载段202的水平式夹持机构则处于松开状态,使用时承载段201位于靠近生产线的一侧,空载段202位于远离生产线的一侧,从而实现水平式夹持机构在经过生产线的承载段201处良好夹持线路板,便于电镀,完成电镀后再松开线路板,空载的水平式夹持机构循环回到生产线的起始段,以此实现对于水平式夹持机构的循环使用。
[0059]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承载段201的首端设置有用于驱使水平式夹持机构从松开状态切换成夹紧状态的驱动件,该驱动件包括驱动块22,在机架18上固定有固定架47,驱动块22固定在固定架47上,并且在驱动块22朝向支撑条6的一侧侧面到驱动部12的距离沿链条20输送方向逐渐减小,即在驱动块22的一侧形成倾斜的驱动面221,在链条20输送的过程中,水平式夹持机构上的驱动部12与驱动面221接触,且在驱动面221的作用下驱使支撑条6朝向下夹2方向发生形变使得卡部7脱离卡接状态,让水平式夹持机构切换成夹紧线路板的状态。
[0060]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下夹2背向上夹1的一侧凸设有l型的导向块23,同时在机架18上固定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导轨24,该导轨24位于链条20对应承载段201且水平设置,导轨24整体延伸经过整个生产线上的电镀装置36,导轨24顶面开设有供导向块23滑动的滑槽25,导向块23的底壁抵接滑槽25的底壁,即滑槽25底壁对导向块23进行支撑;这样在安装时保持导轨24两端水平后,就可以确保在导轨24该段处的水平式夹持机构处于同等高度,从而让被夹持的线路板可以良好的保持水平状态,在电镀装置36处可以良好进行电镀;降低
因为机架18拼接导致部分高度不一致所带来线路板在电镀装置36处没有保持良好水平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0061]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固定架47对应驱动块22的下方固定有抬升块26,抬升块26与驱动块22之间存在间距且两者之间形成供抬升轮14通过的通道,而且抬升块26呈等腰梯形,抬升块26的厚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并在抬升块26的两侧形成用于与抬升轮14抵接的导向面27;借助导向面27的设置,在抬升轮14经过时会将其上抬,即让上夹1以及延伸部8部分上抬,这样可以在延伸部8下方形成供卡部7形变的空间,使得卡部7可以更好的脱离卡接状态,减少卡住无法形变脱离的情况。
[0062]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机架18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机架18上的框体28,框体28内转动连接有滚轮29,滚轮29的宽度与安装盒16的宽度一致,即滚轮29的两侧抵接在安装盒16的内壁,滚轮29底部抵接在接电铜扁17上,借此实现对于水平式夹持机构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限位,从而让驱动件可以更好的驱使水平式夹持机构切换至夹紧状态。
[0063]
如图5和图6所示,在链条20的承载段201的末端设置有提升块30,该提升块30固定在机架18上,提升块30同样为等腰梯形,即提升块30的厚度自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并在两侧形成引导面31,引导面31用于与抬升轮14抵接对其进行抬升;在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至提升块30处时,抬升轮14经过引导面31不断被抬升,在抬升轮14抵接于提升块30顶壁时,卡部7端部通过通槽10且位于延伸部8的下方,此时支撑条6在第二弹性件11的作用下朝向上夹1方向形变,使得卡部7重新卡在卡槽9处,从而让水平式夹持机构经过提升块30后从原先夹紧状态切换成松开状态,即该处放开线路板,然后水平式夹持机构空载往回移动,即经历链条20的空载段202,使得水平式夹持机构回到承载段201的首端实现重复利用;以此来实现对于水平式夹持机构状态的自动切换,而且结构单独易于实现。
[006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驱使其中一个链轮19转动,从而驱使链条20以及水平式夹持机构持续性移动,线路板在生产线上移动时,当线路板移动至链条20的承载段201首端时,水平式夹持机构经过驱动件处后切换至夹紧状态夹住线路板的一侧,然后线路板不断朝向输送经过生产线上的各个加工环节,并在电镀环节完成电镀,然后在线路板输送至承载段201的末端时,水平式夹持机构经过提升块30时切换至松开状态,松开线路板,然后水平式夹持机构空载输送回去循环使用,线路板在生产线上进行后续的加工或收集。
[0065]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
[0066]
实施例1
[0067]
参照图7和图8所示,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包括机体以及沿机体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板段32、除油装置33、第一水洗装置34、预浸装置35、电镀装置36、第二水洗装置37、下料段38以及干燥装置39,其中机体沿生产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输送辊,输送辊上下间隔设置且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线路板从上下间隔输送辊之间通过,从而在机体上设置驱动输送辊转动的驱动源即可实现对于线路板沿生产线方向的水平输送。
[0068]
如图7和图8,还包括上述的传输系统,传输系统的承载段201的首端对应上板段32的位置,传输系统的承载段201的末端对应下料段38的位置,除油装置33包括除油水刀,除油水刀用于喷出除油液,除油水刀分别位于线路板输送轨迹的上下两侧;第一水洗装置34
和第二水洗装置37均包括喷水水刀,喷水水刀用于喷出干净的水分实现对线路板的清洗;预浸装置35包括预浸槽,预浸槽内储有预浸液,线路板输送过程中在预浸槽内实现预浸,提高后续的电镀效果;电镀装置36包括电镀槽44,且电镀槽44内设置有阳极板,阳极板电连接正极,且在电镀槽44内设置有用于喷出电镀液的喷液水刀,喷液水刀同样分别位于线路板的上下两侧,可以用于镀锡或镀铜等;干燥装置39包括依次设置的风刀,风刀用于吹出热风对输送过程中的线路板实现干燥。
[0069]
如图9所示,在机架18对应电镀装置3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用于导通负极的铜碳刷40,铜碳刷40包括连接部401和抵接部402,连接部401远离抵接部40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8上,抵接部402与机架18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1,第三弹性件41为弹簧且两端分别与抵接部402和机架18连接,第三弹性件41处于压缩状态且始终保持抵接部402与水平式夹持机构上接电铜扁17的抵接,良好的保持接通状态,即便使用过程中铜碳刷40发生磨损依然不会影响接通效果。
[0070]
如图10 和图11所示,在电镀装置36的一侧设置有滤液循环系统,滤液循环系统包括过滤桶42以及泵体43,电镀槽44的底壁倾斜设置且在低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过滤桶42的进口通过管件45连通,过滤桶42的出口通过管件45与电镀槽44内部喷液水刀连通,泵体43为液体输送提供动力,从而在电镀过程中可以保持电镀液的循环过滤,过滤掉其中杂质实现循环利用,提高电镀效果的同时减少浪费的情况;另外在电镀槽44的出液口与过滤桶42的进口的管路上设置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以及冷却管,冷却管位于冷却箱,冷却管内通有冷却液,由于电镀液具有一定温度,在电镀液进入过滤桶42前首先进行冷却,从而对过滤桶42内部的过滤结构起到良好保护,避免因为电镀液温度高对过滤结构造成损伤。
[0071]
如图9所示,在安装盒16沿输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碎屑的承接槽46,承接槽46的开口低于接电铜扁17,铜碳刷40磨损产生的碎屑被推动收集在承接槽46内,使得磨损产生的碎屑不易混入到电镀槽44内,从而提高电镀效果。
[0072]
另外在机体对应链条20的空载段202处可以设置清刷件以及吹气嘴,清刷件为毛刷且用于抵接接电铜扁17顶面,实现对于接电铜扁17残留碎屑的清刷,然后再经过吹气嘴的吹气实现清洁,使得接电铜扁17上不存在多余的碎屑,便于后续良好的电镀,而且吹气过程中可以将承接槽46内的碎屑吹出掉落,达到相应清屑目的。
[0073]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首先线路板从生产线的上板段32上料,链条20上的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在水平式夹持机构移动经过驱动件处时切换至夹紧状态,水平式夹持机构将线路板一侧夹住,线路板持续输送依次经历除油、一次水洗、预浸、电镀以及二次水洗,然后水平式夹持机构经过提升块30后松开线路板,水平式夹持机构空载经过链条20的空载段202返回,线路板在机体上持续朝前输送,最后经过干燥装置39实现干燥后最后输出,完成整个电镀的自动化生产。
[0074]
实施例2
[0075]
参照图12,一种水平电镀生产线,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驱动件结构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块22竖向滑动连接在固定架47上,并且在驱动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弹性件48,第四弹性件48为弹簧,同时在固定架47对应驱动块22的上方设置有调节件49,调节件49螺纹连接在固定架47上可以实现竖向位置调节,第四弹性件48一端与驱动块22固
定,另一端与调节件49固定;这样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驱动件可以适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抬升轮14,提高适用性和实用性;而且通过转动调节件49可以实现对于驱动块22初始高度的调节,当驱动块22与支撑条6上驱动部12长期抵接的部位发生磨损影响正常驱动时,可以对驱动块22高度进行调节,使得驱动块22其他未磨损的表面可以正常使用,提高驱动块22的使用寿命。
[007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