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9264发布日期:2022-02-25 23:1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生产领域,为保证车身防腐防锈功能,在汽车生产行业上均采取阴极电泳工艺生产。在汽车涂装前处理、电泳过程中,因工艺需要,车身需要上下进出各槽,同时在电泳槽中摆动,将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因此在前处理电泳过程中需要对后盖进行固定,确保后盖内气体排出,同时避免车身在槽内晃动造成的后盖磕伤等问题。
3.综上,本发明结合汽车自身结构,开发出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不仅能够对后盖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够确保后盖内气体排出,保证后盖电泳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包括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连接;后盖锁紧装置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
6.进一步地,后盖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与两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两第一定位件分别通过两第一定位孔插入后盖的两安装孔内。
7.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一把手。
8.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与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相对两面;安装框包括两平行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位于两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板、两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构成包围状的容纳空间。
9.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朝向连接杆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一固定板,连接杆的一端位于两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杆与两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10.进一步地,车身锁紧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另一端设有第三定位件,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之间的距离为车身后围板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件插入车身后围板的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定位孔插入车身后围板的另一安装孔内。
11.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二把手。
12.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孔设有螺帽。
13.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板朝向连接杆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二固定板,连接杆的另一
端位于两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杆与两第二固定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14.进一步地,第二把手为钢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发明有效满足汽车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电泳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同时能够保证支撑后的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具有一定间隙,汽车后盖为非闭合状态,保证电泳过程中,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2)本发明在安装连接的过程中,无需在汽车上重新开设安装孔,提高安装效率;(3)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及拆卸方便,满足现场操作需要,能保证电泳时内腔所有空气均可排出,做到内腔100%有电泳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图;图2为安装框结构图。
17.图中,1后盖锁紧装置、11第一定位板、12第一定位件、13第一把手、14安装框、15第一安装板、16第二安装板、17第一固定板、2车身锁紧装置、21第二定位板、22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24第二把手、26第二固定板、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包括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连接;后盖锁紧装置1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2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本实施例通过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将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固定后可进行电泳。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有效满足汽车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电泳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同时能够保证支撑后的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具有一定间隙,汽车后盖为非闭合状态,保证电泳过程中,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0.本实施例后盖锁紧装置1包括第一定位板11与两第一定位件12,第一定位板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两第一定位件12分别通过两第一定位孔插入后盖的两安装孔内。第一定位板11为宽度20mm,厚度为4mm的钢板。第一定位孔为半径为4.5mm的圆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109mm。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需保证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安装干涉现象。因此,本实施例在后盖锁紧装置1与后盖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在后盖上重新开设安装孔,提高了安装效率。
21.第一定位件12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一把手13。两第一螺栓的规格为m6*70mm。第一把手13能够便于操作第一螺栓。第一定位板1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
框14,安装框14与连接杆3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11的相对两面;安装框14包括两平行的第一安装板15以及位于两第一安装板15之间的第二安装板16,第一安装板15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11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6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板11、两第一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6构成包围状的容纳空间。第一螺栓在与车盖连接之前,是插入到安装框14内的,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螺栓掉落。为便于第一定位板11与连接杆3连接,第一定位板11朝向连接杆3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一固定板17,连接杆3的一端位于两第一固定板17之间,连接杆3与两第一固定板17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固定件可为螺栓。
22.本实施例的车身锁紧装置2包括第二定位板21与第二定位件22;第二定位板21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另一端设有第三定位件23,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23之间的距离为车身后围板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件23插入车身后围板的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件22通过第二定位孔插入车身后围板的另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板21为宽度20mm,厚度为4mm的钢板。第三定位件23为半径为8mm,长度为16mm的钢筋。第二定位孔为半径为5mm的圆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23中心间距为36mm。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23之间的距离需保证为车身后围板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安装干涉现象。因此,本实施例在车身锁紧装置2与车身后围板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在车身后围板上重新开设安装孔,提高了安装效率。
23.第二定位件22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二把手24。第二螺栓的规格为m9*60mm。第二把手24能够便于操作第一二螺栓。第二定位孔设有规格为m9的螺母。为便于第二定位板21与连接杆3连接,第二定位板21朝向连接杆3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二固定板26,连接杆3的另一端位于两第二固定板26之间,连接杆3与两第二固定板26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固定件可为螺栓。因此,本实施例的连接杆3与后盖锁紧装置1、车身锁紧装置2均能轻松活动。
24.连接杆3为尺寸是232mm*10mm*10mm的方钢,两端开半径为3mm的孔。本实施例连接杆3的长度能够保证后盖所处的角度正好可以把内腔空气完全排出。两第一固定板17、两第二固定板26均设有开孔。连接连接杆3与第一定位板11时,将连接杆3的端部放在两第一固定板17之间,螺钉贯穿两第一固定板17的通孔、连接杆3的通孔后套设螺母。连接连接杆3与第二定位板21时,将连接杆3的端部放在两第二固定板26之间,螺钉贯穿两第二固定板26、连接杆3的通孔后套设螺母。
25.本实施例的第一把手13、第二把手24均为钢板。第一把手13的钢板尺寸为35mm*20mm*3mm,第二把手24的钢板尺寸为25mm*15mm*5mm。
26.本实施例现场安装步骤为:首先,打开车身后盖,将第一定位板11上的两个第一螺栓放入车身后盖的两个安装孔内,第一螺栓与第一定位孔螺纹连接,拧紧第一螺栓,将第一定位板11与后盖锁紧固定。
27.其次,将后盖朝下放置,将第二定位板21上的钢筋放入车身后围板的一安装孔内,再手工将第二螺栓依次插入第二定位孔的螺母、第二定位孔内,拧紧第二螺栓。
28.综上,本实施例针对于新车型后盖和车身后围板部位的结构特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满足汽车涂装生产现场操作节拍,能够有效满足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生产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和
产品质量。
29.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