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解槽。
背景技术:2.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直流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在进行电解反应时,需要使用电解槽。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解槽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部分电解槽体积过大,易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且添加溶液后装置重量过重,使使用者不方便进行电解槽的移动,在进行试验时有时使用者会不慎碰撞到电解槽,造成装置内部溶液的晃动,对电解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将电解槽打翻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解槽,
6.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底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底架整体形成上端开口下端闭合的空腔,所述左支架、右支架的相向面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左右所述滑轨之间可上下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包括上滑板、下滑板,所述上滑板、下滑板将所述空腔分割成三个空槽,三个所述空槽内均可放置电解槽,所述滑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滑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便于所述上滑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滑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便于所述下滑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便于调节所述空槽的高度,从而应对不同尺寸的电解槽,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空槽上的电解槽,所述底架下端设置有滑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镜像设置,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形成对电解槽的左右侧壁夹持固定。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电机、螺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左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左支架的上侧壁,且延伸至所述左支架内,位于所述左支架内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可带动所述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螺杆靠近所述滑轨的一侧方向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铰接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滑块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可经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固定板在左右往复运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三组夹持板,三组所述夹持板贯穿所述左支架的侧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空腔内。
9.优选的,三组所述夹持板与三组所述空槽一一对应。
10.优选的,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夹持板的端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橡胶材质。
11.优选的,为防止所述支架在作业时发生滑动,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根据电解槽的高度大小,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调节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应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解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灵活性,将电解槽放入上滑板、下滑板与底架上,上滑板、下滑板将空腔划分为三个区域,使用者可以在三个区域放置三种电解槽,从而同时进行三种电解反应,使电解槽可以纵向叠加,从而减少了电解槽的占地面积。
14.(2)本实用新型电解槽放置在上滑板、下滑板与底架上后,打开电机开关,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块在螺杆上向下滑动,滑块向下滑动过程中经连接板带动固定板向右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板上的夹持板右行,从而形成对电解槽的左右侧壁夹持固定,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避免操作人员碰撞电解槽产生晃动对电解反应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支架结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
‑
左支架,2
‑
右支架,3
‑
底架,4
‑
滑轨,5
‑
上滑板,6
‑
下滑板,7
‑
第一气缸,8
‑
第二气缸,9
‑
滑轮,10
‑
电机,11
‑
螺杆,12
‑
滑块,13
‑
固定板,14
‑
连接板,15
‑
夹持板,16
‑
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如图1
‑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解槽,
21.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底架3,所述左支架1、右支架2、底架3整体形成上端开口下端闭合的空腔,所述左支架1、右支架2的相向面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4,左右所述滑轨4之间可上下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包括上滑板5、下滑板6,所述上滑板5、下滑板6将所述空腔分割成三个空槽16,三个所述空槽16内均可放置电解槽,所述滑轨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滑板5连接,所述第一气缸7便于所述上滑板5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气缸8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滑板6连接,所述第二气缸8便于所述下滑板6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便于调节所述空槽16的高度,从而应对不同尺寸的电解槽,所述左支架1、右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空槽16上的电解槽,所述底架3下端设置有滑轮9,为防止所述支架在作业时发生滑动,所述滑轮9上设置有刹车片,
22.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镜像设置,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形成对电解槽的左右侧壁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电机10、螺杆11,所述电机10设置在所
述左支架1上,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左支架1的上侧壁,且延伸至所述左支架1内,位于所述左支架1内的电机10输出轴上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设置有滑块12,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可带动所述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块12在所述螺杆11上上下往复运动,所述螺杆11靠近所述滑轨4的一侧方向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滑块12与所述固定板13之间铰接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滑块12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可经所述连接板14带动所述固定板13在左右往复运动,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三组夹持板15,三组所述夹持板15贯穿所述左支架1的侧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空腔内,三组所述夹持板15与三组所述空槽16一一对应,
23.操作人员根据电解槽的高度大小,通过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调节上滑板5与下滑板6之间的距离,从而应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解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灵活性,将电解槽放入上滑板5、下滑板6与底架3上,上滑板5、下滑板6将空腔划分为三个区域,使用者可以在三个区域放置三种电解槽,从而同时进行三种电解反应,使电解槽可以纵向叠加,从而减少了电解槽的占地面积;
24.电解槽放置在上滑板5、下滑板6与底架3上后,打开电机10开关,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滑块12在螺杆11上向下滑动,滑块12向下滑动过程中经连接板14带动固定板13向右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3上的夹持板15右行,从而形成对电解槽的左右侧壁夹持固定,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避免操作人员碰撞电解槽产生晃动对电解反应造成影响;
25.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夹持板15的端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橡胶材质,防护层可防止夹持过程中对电解槽的侧壁造成磨损。
26.工作原理
2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电解槽,各部件分布如图1所示,使用时,
28.操作人员根据电解槽的高度大小,通过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调节上滑板5与下滑板6之间的距离,从而应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解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灵活性,将电解槽放入上滑板5、下滑板6与底架3上,上滑板5、下滑板6将空腔划分为三个区域,使用者可以在三个区域放置三种电解槽,从而同时进行三种电解反应,使电解槽可以纵向叠加,从而减少了电解槽的占地面积;
29.电解槽放置在上滑板5、下滑板6与底架3上后,打开电机10开关,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滑块12在螺杆11上向下滑动,滑块12向下滑动过程中经连接板14带动固定板13向右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3上的夹持板15右行,从而形成对电解槽的左右侧壁夹持固定,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避免操作人员碰撞电解槽产生晃动对电解反应造成影响。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