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689发布日期:2022-08-12 20:4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贵金属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


背景技术:

2.所谓电解是将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生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是相等的,因此,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当电解质溶液中通以直流电后,离子发生定向迁移,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分别在阳极和阴极的表面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和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电极上沉积析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黄金提取过程中往往用高温高压电积槽进行粗金电解精炼。现有的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存在以下问题:
3.1).电积槽“积金”问题。大多电积槽是在内槽表面刷2~5mm厚的耐高温涂层,达到内槽体绝缘的目的,在常温常压电积体系中使用效果较好,但在高温高压体系内,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涂层易起壳,容易破损,导致槽体带电,从而产生“积金”。或使用2~3mm厚的耐高温聚四氟材料用粘接剂粘贴在内槽上,形成内衬,由于板材厚度不够,且无特殊处理,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起壳,产生“积金”。
4.2).电压降高、电积率低。多数电积槽母线铜排采用“t型”铜排,由于母线铜排电流是从“t型”铜排中间给入,阴阳极板间的电压降大,且整个母线铜排上的电流密度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不利于含金贵液在阴极钢丝网上沉积,导致金银电积率低。
5.3).导电母线铜排不易更换等问题。为保障导电效果通常将“t型”铜排焊接成一体式结构,并根据母线铜排固定的具体位置,将其折弯,此过程要求较为严密,调整花费大量时间;另在电积过程中,由于因阴阳极版与母线铜排接触点的腐蚀,或因电解沉积的金泥在内槽体底部堆积,导致阴阳极板短路,造成母线铜排烧毁,烧毁的“t型”铜排更换较为繁琐,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能够实现金银的良好电积操作。
7.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包括电积槽,电积槽包括上槽体和下槽体,下槽体内设置有内槽体,内槽体内间隔设置阳极板和阴极钢丝网,阳极板和阴极钢丝网分别与两根导电母线铜排连接,导电母线铜排通过导电柱与外接电源连接,下槽体下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内槽体内,下槽体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内槽体内设置有聚四氟内衬,聚四氟内衬整体的套设在内槽体内壁面;所述内槽体下部呈锥型漏斗状,锥型漏斗状下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穿过下槽体设置有阀门。聚四氟内衬厚度为8~12mm。使用8~12mm厚的耐高温聚四氟材料整体制成内衬,并用耐高温粘接剂将其粘接在下槽体内槽体的内壁上,避免在高温高压过程中聚四氟槽体中发生起壳、变形等情况,完
全杜绝电积槽“积金”问题。内槽体下端呈锥形结构,电解沉积的金泥从阴极钢丝网上脱落后,直接落至锥形槽底,有效避免阴阳极板内陷于金泥中发生短路的现象,提高了金银电积率,同时降低了母线铜排被烧毁的概率。所谓电积为电解沉积的意思。
8.进一步,下槽体外侧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为一根含有标尺的透明管道,液位计的上端和下端与分别下槽体上部和下部贯通连接,液位计上端伸入内槽体内。
9.进一步,导电母线铜排为直线型导电铜排。采用直线型导电铜排,且使贵液从电积槽的底部从电压低的一端流向电压高的一端,确保贵金属在阴极钢丝网上有效沉积,提高金银的电积率,且直线型的导电铜排电压降低于“t型”铜排电压降。通过耐高温带密封铜导电柱与导电母线铜排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发生短路造成铜排烧毁更换时,只需拆卸螺栓直接更换铜排即可,不必调整“t型”导电铜排的角度等问题,降低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
10.进一步,上槽体和下槽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1.进一步,上槽体上端设置有吊耳。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采用耐高温绝缘聚四氟内衬,不易发生起壳、变形等情况,有效杜绝了电积槽的“积金”;
14.(2)使用直线型母线铜排,降低了电压降,提高了电积率;
15.(3)使用耐高温绝缘带密封铜导电柱与导电铜排连接的方式,便于后期导电铜排的更换,降低工作量和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6.(4)采用锥形设计,有效的避免了金泥沉积导致极板短路的问题,提高了电积率,降低了更换母线铜排的概率。
附图说明
17.图1. 该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俯视图;
18.图2. 该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侧视图;
19.其中,1—出料管;2—导电母线铜排;3—导电柱;4—内槽体;5—阳极板;6—阴极钢丝网;7—进液管;8—聚四氟内衬;9—吊耳;10—上槽体;11—螺栓;12—下槽体;13—液位计;14—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立式高温高压电积槽,包括电积槽,电积槽包括上槽体10和下槽体12,下槽体12内设置有内槽体4,内槽体4内间隔设置阳极板5和阴极钢丝网6,阳极板5和阴极钢丝网6分别与两根导电母线铜排2连接,导电母线铜排2通过导电柱3与外接电源连接,阳极板5通过导电母线铜排和导电柱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阴极钢丝网6通过导电母线铜排和导电柱与外接电源负极连接,导电柱为耐高温带密封铜导电柱。下槽体12下部设置有进液管7,进液管7伸入内槽体4内,下槽体12底部设置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上设置有阀门;内槽体4内设置有聚四氟内衬8,聚四氟内衬8整体的套设在内槽体4内壁面;所述内槽体4下部呈锥型漏斗状,锥型漏斗状下部设置有出料管1,出料管1穿过下槽体12设置有阀门。经过氰化浸出的含有金银溶液从进液管7中进入内槽体4中,经过阴阳极板溢流出内槽
体4后从下槽体12下部的出液孔流出。聚四氟内衬8厚度为8~12mm。使用8~12mm厚的耐高温聚四氟材料整体制成内衬,并用耐高温粘接剂将其粘接在下槽体12内槽体的内壁上,避免在高温高压过程中聚四氟槽体中发生起壳、变形等情况,完全杜绝电积槽“积金”问题。内槽体12下端呈锥形结构,电解沉积的金泥从阴极钢丝网6上脱落后,直接落至锥形槽底,有效避免阴阳极板内陷于金泥中发生短路的现象,提高了金银电积率,同时降低了母线铜排被烧毁的概率。
21.进一步,下槽体12外侧设置有液位计13,液位计13为一根含有标尺的透明管道,液位计13的上端和下端与分别下槽体12上部和下部贯通连接,液位计13上端伸入内槽体12内。
22.进一步,导电母线铜排2为直线型导电铜排。采用直线型导电铜排,且使贵液从电积槽的底部从电压低的一端流向电压高的一端,确保贵金属在阴极钢丝网上有效沉积,提高金银的电积率,且直线型的导电铜排电压降低于“t型”铜排电压降。通过耐高温带密封铜导电柱与导电母线铜排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发生短路造成铜排烧毁更换时,只需拆卸螺栓直接更换铜排即可,不必调整“t型”导电铜排的角度等问题,降低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
23.进一步,上槽体10和下槽体12之间通过螺栓11固定。
24.进一步,上槽体10上端设置有吊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