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档餐具生产用镀金装置。
背景技术:2.餐具是用于辅助食物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而镀金餐具一般用于个人收藏,或者在一些高档餐具的表面上镀金,常作为一种工艺品流通。
3.镀金餐具需要用到专用的镀金装置,而现有的镀金装置需要使用夹具固定餐具伸入电镀液内部进行电镀,不便于进行全方位电镀,并且全镀时需要反复切换夹持,操作麻烦,为此我们技术人员提出一种镀金装置,用于解决该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档餐具生产用镀金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档餐具生产用镀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就有镀液箱,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镀液箱的内部,所述绝缘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座,所述镀液箱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安装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位于下卡座的正上方。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两个轴承和转动杆,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至右侧的第二液压缸的右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至两个轴承的内部,两个所述轴承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二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电动推杆、连接架、定位块和活动块,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至转动杆的外侧,两个所述电动推杆背面的一端均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正面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与活动块相对的一侧紧密接触。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块与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紧槽,两侧的所述卡紧槽相互连通配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卡座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下卡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绝缘柱与镀液箱的连接处安装有油封。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方案通过底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镀液箱内部的充满电镀液,然后先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带动驱动组件直线上升,然后启动驱动组件带动夹紧组件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夹紧组件翻转一百八十度底部朝上,然后打开夹紧组件将勺子或者筷子(以下简称餐
具)的一端插入夹紧组件的内部,然后启动夹紧组件对餐具的端部进行卡紧,然后启动驱动组件带动夹紧组件和餐具回转一百八十度复位,使得餐具垂直朝向镀液箱,然后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带动驱动组件垂直下降,带动餐具的底部逐渐插入电镀液内部,对餐具进行电镀操作,等到餐具浸入电镀液部分电镀完成后,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绝缘柱上升,绝缘柱带动下卡座在电镀液内部上升,对餐具位于电镀液内部的端部进行卡接,然后启动夹紧组件松开餐具,再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绝缘柱下降,并带动餐具未电镀的端部全部没入电镀液的内部,然后进行电镀,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便于对餐具进行全镀,并且夹持灵活,操作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正式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卡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
19.1、底座;2、镀液箱;3、第一液压缸;4、绝缘柱;5、下卡座;51、下卡槽;6、第二液压缸;7、驱动组件;71、伺服电机;72、轴承;73、转动杆;8、夹紧组件;81、电动推杆;82、连接架;83、定位块;84、活动块;85、卡紧槽;9、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档餐具生产用镀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就有镀液箱2,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4,绝缘柱4的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镀液箱2的内部,绝缘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卡座5,镀液箱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6,两个第二液压缸6之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的外侧安装有夹紧组件8,夹紧组件8位于下卡座5的正上方。
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1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镀液箱2内部的充满电镀液,然后先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6带动驱动组件7直线上升,然后启动驱动组件7带动夹紧组件8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夹紧组件8翻转一百八十度底部朝上,然后打开夹紧组件8将勺子或者筷子(以下简称餐具)的一端插入夹紧组件8的内部,然后启动夹紧组件8对餐具的端部进行卡紧,然后启动驱动组件7带动夹紧组件8和餐具回转一百八十度复位,使得餐具垂直朝向镀液箱2,然后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6带动驱动组件7垂直下降,带动餐具的底部逐渐插入电镀液内部,对餐具进行电镀操作,等到餐具浸入电镀液部分电镀完成后,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3带动绝缘柱4上升,绝缘柱4带动下卡座5在电镀液内部上升,对餐具位于电镀液内部的端部进行卡接,然后启动夹紧组件8松开餐具,再启动第一液压缸3带动绝缘柱4下降,并带动餐具未电镀的端部全部没入电镀液的内部,然后进行电镀,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便于对餐具进行全镀,并且夹持灵活,操作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夹具固定餐具伸
入电镀液内部进行电镀,不便于进行全方位电镀,并且全镀时需要反复切换夹持,操作麻烦的问题。
23.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驱动组件7包括伺服电机71、两个轴承72和转动杆73,伺服电机71的底部固定连接至右侧的第二液压缸6的右侧,伺服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73固定连接,转动杆73的外侧转动连接至两个轴承72的内部,两个轴承72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二液压缸6的顶端固定连接。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伺服电机71、两个轴承72和转动杆73的配合使用,启动伺服电机71带动转动杆73在两个轴承72内部转动,转动杆73带动夹紧组件8同步转动,进行调节方位,以方便对餐具进行夹持放置,操作方便灵活,并且可以灵活放开餐具,进行全镀的优点。
25.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夹紧组件8包括两个电动推杆81、连接架82、定位块83和活动块84,两个电动推杆81的外侧军固定连接至转动杆73的外侧,两个电动推杆81背面的一端均与连接架82固定连接,连接架82的正面与活动块84固定连接,定位块83的顶部与转动杆73固定连接,定位块83与活动块84相对的一侧紧密接触。
2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电动推杆81、连接架82、定位块83和活动块84的配合使用,启动两个电动推杆81带动连接架82向后运动,连接架82带动活动块84同步运动,使活动块84与定位块83方便开合,从而实现对餐具的夹持和放开,使用更加灵活。
27.请参阅图1与图3,其中:定位块83与活动块8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紧槽85,两侧的卡紧槽85相互连通配合。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等距离排列的卡紧槽85方便对餐具进行放置夹持,使得装置更加方便操作。
29.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下卡座5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下卡槽51。
3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卡槽51与卡紧槽85配合,卡紧槽85内部餐具正好对准下卡槽51并插入去内部,使得装置实现对餐具不同电镀阶段的对接固定,使得餐具实现全镀,操作灵活无需反复夹持。
31.请参阅图1,其中:绝缘柱4与镀液箱2的连接处安装有油封9。
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油封9使得绝缘柱4镀液箱2之间密封效果更好,避免漏液。
33.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6带动驱动组件7直线上升,然后启动伺服电机71带动转动杆73在两个轴承72内部转动,转动杆73带动夹紧组件8同步转动,进行调节方位,以方便对餐具进行夹持放置,然后启动两个电动推杆81带动连接架82向后运动,连接架82带动活动块84同步运动,使活动块84与定位块83方便开合,以方便将勺子或者筷子(以下简称餐具)的一端插入活动块84与定位块83的内部,然后启动夹紧组件8对餐具的端部进行卡紧,然后启动驱动组件7带动夹紧组件8和餐具回转一百八十度复位,使得餐具垂直朝向镀液箱2,然后启动两个第二液压缸6带动驱动组件7垂直下降,带动餐具的底部逐渐插入电镀液内部,对餐具进行电镀操作,等到餐具浸入电镀液部分电镀完成后,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3带动绝缘柱4上升,绝缘柱4带动下卡座5在电镀液内部上升,对餐具位于电镀液内部的端部进行卡接,然后启动夹紧组件8松开餐具,再启动第一液压缸3带动绝缘柱4下降,并带动餐具未电镀的端部全部没入电镀液的内部,然后进行电镀,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便于对餐具进行全镀,并且夹持灵活,操作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夹具固定餐具伸入电镀液内部进行电镀,不便于进行全方位电镀,并且全镀时需要反复切换夹持,
操作麻烦的问题。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