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6915发布日期:2023-01-14 01:0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金刚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晶硅切割的工具已从砂线转变为金刚线,相较于砂线切割,金刚线具有耐磨性好,切削时间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电镀金刚线生产主要包括除油、酸洗、预镀、上砂、加厚等工序,其中,预镀、上砂、加厚是电镀的核心部分,均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将镍离子镀在钢线上,上砂的效率、颗粒数以及砂的均匀性在客户端切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上砂颗粒数过多,金刚石在钢线上堆叠,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硅粉排泄速度慢,容易产生线痕及ttv,影响硅片质量;上砂颗粒数过少会使线锯切割力不足,从而导致断线。
3.目前,市场上大多金刚线设备的上砂工序均采用在塑料辊筒片内插导电杆的的方式给金刚线供电,即线网在两个辊筒之间反复缠绕通过导电杆带负极电,由于导电杆的安装高度高于辊筒槽底,在辊筒转动时,辊筒槽内的最高点也在变化,进而导致整个线网随着辊筒转动忽高忽低波动,线网波动会导致上砂效率的降低,单位面积砂量不均匀,甚至出现局部金刚砂团聚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包括导电棒和轴承座,导电棒设置在上砂槽两端轻压线网,降低线网波动,减小通道间电流差异,提高金刚线成品质量。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包括导电棒和轴承座,在上砂槽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处分别设有与进线口或出线口平行设置的导电棒,导电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设置在上砂槽进线口或出线口两侧的轴承座转动连接,导电棒压设在线网上且与线网接触导电。
7.进一步,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轴承座与上砂槽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轴承座与上砂槽外壁活动连接,轴承座相对上砂槽的高度能够调节。
9.进一步,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在轴承座中部朝向导电棒的一侧分别开设有u型槽,在u型槽内分别吻合嵌设有陶瓷轴承,所述陶瓷轴承对应套设在导电棒的两端,在u型槽的开口处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塑料挡板,在轴承座朝向上砂槽一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耳,在每个安装耳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安装耳左右端面的长条孔,轴承座通过穿设在长条孔和上砂槽外壁之间的锁紧螺栓与上砂槽活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导电棒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同步电机传动连接。
11.进一步,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导电棒的材质是不锈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主要包括导电棒和轴承座,在上砂槽进线口和出线口位置分别通过两侧轴承座与导电棒转动连接,通过调节轴承座的高度,使导电棒始终轻轻压在辊筒间线网上稳定线网,减少辊筒转动时整个线网随着辊筒转动忽高忽低波动,使镀液内的线网稳定,大大提高上砂槽内金刚线的上砂效率,金刚砂能够更稳定的镀在刚线上,能够有效降低镀液内的悬砂量,降低金刚砂投入成本,而且,导电棒的导电性能够使线网电流分布更均匀,减小通道间的差异性,减小通道间金刚线上砂出刃率的差别,有效降低上砂电压,进一步提高金刚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上图中:1-上砂辊筒;2-导电杆;3-线网;4-导电棒;5-同步电机;6-轴承座;7-上砂槽;8-长条孔;9-陶瓷轴承;10-塑料档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17.结合附图1,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包括导电棒4和轴承座6,在上砂槽7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处分别设有与进线口或出线口平行设置的导电棒4,导电棒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设置在上砂槽7进线口和出线口两侧的轴承座6转动连接,导电棒4压设在线网3上且与线网3接触导电,在上砂槽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设置有上砂辊筒1,在上砂辊筒1前后端板之间,沿上砂辊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导电杆2,线网3在两个上砂辊筒1之间反复缠绕通过导电杆2带负极电,上砂过程中,线网3从上砂槽7的进线端进入上砂槽7中上砂,然后从上砂槽7的出线端导出,导电棒4始终轻轻压在辊筒间线网3上稳定线网,减少辊筒转动时整个线网3随着辊筒转动忽高忽低波动,使镀液内的线网3稳定,大大提高上砂槽内金刚线的上砂效率,金刚砂能够更稳定的镀在刚线上,有效降低镀液内的悬砂量,降低金刚砂投入成本,而且,导电棒4的导电性能够使线网3电流分布更均匀,减小通道间的差异性,减小通道间金刚线上砂出刃率的差别,有效降低上砂电压,进一步提高金刚线的产品质量。
18.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轴承座6与上砂槽7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导电棒4。
19.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轴承座6与上砂槽7外壁活动连接,轴承座6相对上砂槽7的高度能够调节,通过调节轴承座6的高度,就能够方便的调节导电棒4的高度,使导电棒4轻轻压在线网3上。
20.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在轴承座6中部朝向导电棒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u型槽,在u型槽内分别吻合嵌设有陶瓷轴承9,有效增大线网与设备的绝缘性,u型槽槽深度与陶瓷轴承9直径一致,所述陶瓷轴承9对应套设在导电棒4的两端,在u型槽的开口处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塑料档板10,通过塑料档板10将陶瓷轴承9固定,在轴承座6朝向上砂槽7一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耳,在每个安装耳的中部开
设有贯穿安装耳左右端面的长条孔8,轴承座6通过穿设在长条孔8和上砂槽7外壁之间的锁紧螺栓与上砂槽7活动连接,通过调节锁紧螺栓,就能方便的调节轴承座6的高度。
21.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导电棒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同步电机5传动连接,设备运行时导电棒4的转动速度和线网3行走速度一致,较少导电棒4对线网3的阻力。
22.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所述金刚线上砂槽稳线装置,导电棒4的材质是316l不锈钢,导电棒4作为导体,和线网3接触可以使电流分布更均匀,减小通道间电流差异,减小通道间金刚线上砂出任率的差别,进而提高金刚线成品质量。
23.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24.正常生产过程中,线网3从进线端上砂辊筒1绕过穿出,在上砂辊筒1转动过程中,由于导电杆2结构突起的原因,线网3随着上砂辊筒1转动也出现忽高忽低震动,将导电棒4固定在上砂槽7侧面,通过调节轴承座6的高度,从而调节导电棒4的高度,使导电棒4轻轻压在线网3上,降低或消除钢线在进入和走出槽体时波动,导电棒4在同步电机5的作用现和线网3的行走速度同步,较少线网3和导电棒4之间的相对摩檫。
25.更换导电棒4时,只需要将轴承座6顶部的塑料档板10去掉,把导电棒4和陶瓷轴承9取出检查更换即可。
26.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