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电解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解槽及其移动式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金属锂和钠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电解生产金属锂和钠的过程,当采用下插式电解槽时,虽然下插式电解槽有集锂桶,但是由于电解槽工况变差,金属锂/钠都极有可能漂浮在电解质表面。当采用上插式电解槽,由于结构问题,并没有安装集锂/钠桶,生成的金属锂/钠都漂浮在电解质表面。现有收集电解质表面的锂/钠时,都是小勺舀到大勺里,然后大勺底部残余的锂/钠和电解质又倒入电解槽中,且电解质也容易进入金属锂中,如此反复,效率低下。
3.在专利cn112011803a、cn107574458a中,在解决此问题时,都是改变电解槽结构,例如cn107574458a专利,在电解槽的壁上焊接一个集锂桶,同时因为集锂桶还改变了电解槽的结构,但是还是无法去除金属锂中部分电解质。在实际的生产中,改变或者更换电解槽结构的有可能导致产率降低,成本巨大,经济效益差。所以改变收集锂/钠的装置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槽及其移动式收集装置,在较低的成本下,方便电解槽中固体的收集。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解槽,包括槽体,还设置有移动式收集装置,所述移动式收集装置包括筒体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筒体底部,所述筒体上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有倒勾状挂接部,所述倒勾状挂接部内侧形成挂接口,所述移动式收集装置通过所述倒勾状挂接部的挂接口挂接于的槽体上,并且所述筒体设置于槽体内侧。
6.优选地,所述槽体的外壁设置有挂接限位板,所述挂接限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接限位槽,所述倒勾状挂接部放置于所述挂接限位槽内。
7.优选地,所述挂接限位槽的底部与槽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挂接口的宽度。
8.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第一竖直部、横向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连接于筒体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竖直部的底部至少延伸至筒体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横向部连接于第一竖直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顶部与横向部相连接,使第一竖直部、横向部和第二竖直部形成所述倒勾状挂接部。
9.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和筒体之间通过短杆相焊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齐平。
11.本技术还公开了用于电解槽的移动式收集装置,其包括筒体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筒体底部,所述筒体上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有倒勾状挂接部,所述倒勾状挂接部内侧形成挂接口。
12.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第一竖直部、横向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连接于
筒体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竖直部的底部至少延伸至筒体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横向部连接于第一竖直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顶部与横向部相连接,使第一竖直部、横向部和第二竖直部形成所述倒勾状挂接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和筒体之间通过短杆相焊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部与筒体的底部齐平。
14.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上部以及所述横向部上分别设置长度调节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技术的移动式收集装置运用于电解槽中,可以更为方便地实现锂、钠等电解槽中固体物的收集,同时相较于现有的收集方案结构简单、改造成本更加低廉,通过收集装置对于锂、钠的收集可以提高金属锂/钠的品质,为后端精炼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收集锂/钠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6.图1是移动式收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是电解槽俯向示意图;
18.图3是电解槽的移动式收集装置所在位置的俯向示意图;
19.图4是有移动式收集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0.附图标记:移动式收集装置10,筒体1,把手2,第一竖直部21,横向部22,第二竖直部23,短杆24,挂接口25,过滤网3,槽体4,挂接限位板5,挂接限位槽5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包括槽体4,所述电解槽还设置有移动式收集装置10,所述移动式收集装置10包括筒体1和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安装于筒体1底部,所述筒体1上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包括有倒勾状挂接部,所述倒勾状挂接部内侧形成挂接口25,所述移动式收集装置10通过所述倒勾状挂接部的挂接口25挂接于的槽体4上,并且所述筒体1设置于槽体4内侧。
23.本装置的电解槽通常为锂或者钠电解槽,在使用时,将移动式收集装置10通过上述方式挂接于槽体4的合适位置,注意筒体1下端距离电解质3-4cm,再将液态的金属锂/钠和电解质一起舀入,由于电解质和液体锂/钠密度不同,且不互熔,电解质下沉,并经过过滤网3过滤,返回电解槽中,金属锂/钠留在集锂桶中。当收集完金属锂/钠后,将集锂/钠装置提出进行锂/钠锭浇铸。使用完此装置后,可取出直接清理,方便快捷。
24.由于移动式收集装置10是通过挂接的形式连接在电解槽上的,为了防止其晃动,所述槽体4的外壁设置有挂接限位板5,所述挂接限位板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接限位槽51,所述倒勾状挂接部放置于所述挂接限位槽51内。挂接限位板5可以采用常规的螺钉连接,通过挂接限位槽51的限制可以,降低移动式收集装置10在舀入电解质时发生晃动或者移动,有效提高安全性。同一挂接限位板5上可以设置多个挂接限位槽51,从而调整移动式收集装置10的挂接位置。
25.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挂接限位槽51的底部与槽体4内侧壁之间的间距等于挂接口25的宽度。如图4所示,挂接限位槽51的底部与槽体4内
侧壁之间的间距为d,当d等于挂接口25的宽度时,倒勾状挂接部就可以刚好卡在挂接限位板5的挂接限位槽51和电解槽的槽体4上,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晃动。
26.过滤网3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在筒体1底部,也可以在筒体1底部设置内翻的边沿,用以放置过滤网3。就把手2的具体结构而言,可以如常规带把手2的容器一样,直接连接于筒体1的顶部,但是此种方式不但稳定性较低,而且可能使部分电解质从槽体4的内侧壁下流。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2包括第一竖直部21、横向部22和第二竖直部23,所述第一竖直部21连接于筒体1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竖直部21的底部至少延伸至筒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直部21的顶部高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所述横向部22连接于第一竖直部21的顶部,所述第二竖直部23的顶部与横向部22相连接,使第一竖直部21、横向部22和第二竖直部23形成所述倒勾状挂接部。第一竖直部21、横向部22和第二竖直部23均优选采用空心钢管制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实心圆钢等制作,不过重量就相对较大了。第一竖直部21至少延伸至筒体1的下部,不但可以延长第一竖直部21与筒体1的连接,使第一竖直部21更多地承担抗变形力,提高结构强度,还可以使筒体1侧壁与槽体4内壁之间隔开一段距离,从而避免筒体1内的电解质从槽体4的内侧壁下流。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隔效果,所述第一竖直部21和筒体1之间通过短杆24相焊接,短杆24的长度与第一竖直部21的直径通常大致相同。当然焊接是最为简单的连接方式,第一竖直部21与筒体1之间也可以采用螺栓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其中以第一竖直部21的底部与筒体1的底部齐平,为最优的实施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加强第一竖直部21发挥的作用,同时还能使整个收集装置可以在平面上稳定地放置。
27.由于移动式收集装置10下端与电解质之间的距离是有一定要求的,因而可以在第一竖直部21的上部设置长度调节结构,根据长度需求进行伸缩。此外,也可以在横向部22上设置长度调节结构,实现挂接口25宽度的调节,使移动式收集装置10可以适配于不同厚度的电解槽。长度调节结构具体可以采用螺纹长度调节方式、套管伸缩配合螺钉锁定的调节方式等现有的长度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