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岩壁的横向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15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隧道岩壁的横向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中,对洞内的岩壁需要建造具有足够强度的支护结构,即隧道衬砌,隧道衬砌包括初衬和二衬,具体的,是先在洞内岩壁上喷锚支护(即喷射混凝土的同时向岩壁中打入金属锚杆)以构成初衬,待初衬结构的变形量满足要求时,再灌注一层混凝土形成二衬。

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隧道的排水效果,一般需要在隧道的初衬和二衬之间设置引流装置,以便将岩壁渗水引至隧道排水通道中集中排放,但是在隧道开挖时,由于隧道围岩渗水、滴水,尤其是围岩顶壁处,大量的滴水给操作人员接下来的衬砌施工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的隧道岩壁的横向排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岩壁的横向排水装置,包括隧道岩层和初衬支护层,其特征在于:隧道岩层和初衬支护层的交界面处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包括透水管壁和防水管壁,透水管壁临近隧道岩层布置、且位于防水管壁的上方,所述引水管沿着隧道拱墙的横向截面顺延布置、且引水管的两端管口分别通向隧道两边侧的排水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隧道开挖时,位于隧道岩层和初衬支护层的交界面处的岩层滴水可经透水管壁渗入并落至防水管壁,然后在防水管壁的引导下进入到隧道两边侧的排水通道内集中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隧道开挖时产生大量滴水现象,进而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进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是引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隧道岩壁的横向排水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隧道岩层A和初衬支护层B,其特征在于:隧道岩层A和初衬支护层B的交界面处设有引水管10,所述引水管10包括透水管壁11和防水管壁12,透水管壁11临近隧道岩层A布置、且位于防水管壁12的上方,所述引水管10沿着隧道拱墙的横向截面顺延布置、且引水管10的两端管口分别通向隧道两边侧的排水通道。实际安装时,可在隧道掌子面上方、位于隧道岩层A和已成型的初衬支护层B的交界端面处布置引水管10,然后再喷锚支护形成下一段的初衬支护层B的同时将引水管10实施埋敷固定。这样对于隧道岩层A的滴水可经透水管壁11渗入并落至防水管壁12,然后在防水管壁12的引导下进入到隧道两边侧的排水通道内集中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隧道开挖时产生大量滴水现象,进而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进展。

具体的方案为:如图1和2所示,所述透水管壁11和防水管壁12的径向截面分别呈半圆形和V形,且半圆形和V形的开口对应布置。选用半圆形的透水管壁11不仅有利于在非平面状的开挖岩面上布置,适用性强,而且方便喷锚砂浆全方位地将其埋敷固定。另外,所述防水管壁12选用V形槽状结构,这样当排水装置安装到位时,可以更好地承受喷锚支护时高速高压的喷锚砂浆的冲力,从而保证排水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1和2所示,透水管壁11的两侧边沿分别连续布置有槽口相对的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防水管壁12的两侧边沿分别连续布置有外置的第一、第二翻边12a、12b,所述第一、 第二翻边12a、12b分别卡设在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的槽内。这样通过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有效地对防水管壁12的第一、第二翻边12a、12b加以卡接固定,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壁11和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一体成型;所述防水管壁12由钢材弯折制成。这样在喷锚砂浆的冲力作用下,一方面防水管壁12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另一方面透水管壁11和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又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能力,这样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排水装置在固定过程中被砂浆冲压压扁,进而保证排水装置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第一、第二翻边12a、12b的外边缘间距大于且靠近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的槽底间距。由于透水管壁11和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一体成型,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借助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的弹性变形,可将第一、第二翻边12a、12b可靠性地卡接在第一、第二卡接槽13、14内,连接稳定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