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04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适用于连接石油油管,属于石油装备接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石油油管接头大多数采用传统的API螺纹连接,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传统接头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密封性能较差,会对石油行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石油油管接头不能对石油漏油情况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石油油管密封性强、接头密封面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碰坏且可以对石油漏油情况进行监测的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放稳定,不易滚动的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箍和接头之间不易发生粘扣问题的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包括石油油管本体的接头和用于密封连接两所述接头的接箍,所述接箍在其轴向两端均对称制有内螺纹,所述接箍内壁中部设置有位于两所述接头之间的中壁环,所述接头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接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接头的两端面均与所述接箍形成台肩,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接箍的两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台肩面为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之间的过渡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的柱面和设置于所述接箍上的球面,所述柱面球面过盈配合,所述台肩为反向台肩,所述第二密封面上还装有石油管道漏油监控装置。

所述接箍的主体为长方体筒状结构。

所述台肩的角度为-30o到-10o

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齿底及齿顶均具有倒圆角。

所述接箍和所述接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层。

所述接头和所述中壁环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

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均采用8牙或6牙的圆形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拥有三层密封面,其中第三密封面为设置在凹槽上的柱面和接箍上的球面过盈配合形成,金属/金属的过盈配合结构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将密封球面设计在内螺纹内部,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密封面不容易被碰坏,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所述台肩为反向台肩,在拉伸载荷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接触压力,提高密封效果,石油管道漏油监控装置,可以监测石油漏油情况,避免石油浪费;所述接箍的主体可以为长方体筒状结构,可以保证石油油管接头摆放稳定,不易滚动;所述接箍上内螺纹和所述接头上外螺纹的齿底及齿顶具有倒圆角,可以让螺纹脂更好的在螺纹牙型间空隙流动,可以保证石油油管接头不易发生粘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S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接箍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漏油监控型石油油管接头,包括石油油管本体的接头1和用于密封连接两所述接头1的接箍2,所述接箍2在其轴向两端均对称制有内螺纹,所述接箍2内壁中部设置有位于两所述接头1之间的中壁环3,所述接头1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接箍2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接头1的两端面均与所述接箍2形成台肩7,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形成第一密封面4,所述接箍2的两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台肩面为第二密封面5,所述第一密封面4与所述第二密封面5之间的过渡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面6,所述第二密封面5上还装有石油管道漏油监控装置8。

所述第二密封面5上还装有石油管道漏油监控装置8,可以监测到石油油管接头处的漏油情况,避免石油损失。

如图3所示,所述接箍2的主体为长方体筒状结构,可以保证石油油管接头摆放稳定,不易滚动。

所述台肩7的角度为-30o到-10o,作为优选可以设置为-15o

所述接箍2上内螺纹和所述接头1上外螺纹的齿底及齿顶具有倒圆角,,可以让螺纹脂更好的在螺纹牙型间空隙流动,提高螺纹连接处密封性和润滑性,防止发生粘扣问题。

所述接箍2和所述接头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层,延长了石油油管接头的使用年限。

所述接头1和所述中壁环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述接箍2上内螺纹和所述接头1上外螺纹采用8牙或6牙的圆形螺纹。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密封面6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的柱面11和设置于所述接箍2上的球面21,所述柱面11和球面21过盈配合,将密封球面设计在内螺纹内部, 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密封面不容易被碰坏;所述台肩7为反向台肩,拉伸载荷是套管工作时最主要的载荷之一,反向台肩相对于直角反向台肩在拉伸载荷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接触压力,有利于石油油管的密封效果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