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回功能的新型注汽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438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止回功能的新型注汽补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热采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止回功能的新型注汽补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热采注汽井采用移动注汽锅炉注汽时,注汽锅炉与注汽井口之间通过高压注汽管线输送高温蒸汽。根据标准,在地面活动注汽高压管线连接时,超过100米需要安装热胀位移补偿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锅炉停止注汽后,由于井底压力高,蒸汽经注汽管线,倒灌入注汽锅炉和水处理系统的现象,造成注汽锅炉内管线进油,水处理装置中树脂进油、失效等危害锅炉设备运行安全的事故。现油田使用的注汽补偿器仅有位移补偿功能,对蒸汽倒灌无法制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止回功能的新型注汽补偿器,防止了蒸汽倒灌入注汽锅炉及水处理系统,有效的保证了注汽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卡箍头A(1)、多个高压管、多个异形弯头、多个密封函、止回阀(14)、卡箍头B(15)组成,所述卡箍头A(1)为蒸汽进口,通过多个高压管、多个异形弯头和多个密封函连接到止回阀(14)的一端,止回阀(14)的另一端连接卡箍头B(15),卡箍头B(15)为蒸汽出口。

上述的密封函主要由主体、高压中心管(16)、压盖(17)、密封组件(18)、密封函内螺纹块(20)组成,所述主体的顶部通过压盖(17)连接高压中心管(16),所述高压中心管(16)与主体内腔之间设有密封组件(18),主体的底部侧面设有密封函内螺纹块(20),形成与高压中心管(16)连通的通道。

上述的密封组件(18)的底部设有挡环(19)。

上述的止回阀(14)主要由阀壳A(21)、阀芯(22)、弹簧(23)、阀壳B(25)组成,所述阀壳A(21)和阀壳B(25)组成阀体,在阀体内腔设有阀芯(22),所述阀芯(22)上设有弹簧(23),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

上述的阀体内腔中部设有导向块(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的止回阀,使来自井口的回流蒸汽在此截断,保护前端注汽锅炉及水处理系统,避免其受到高压高温回流蒸汽的影响,有效的保证了注汽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密封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卡箍头A(1)、高压管A(2)、异形弯头A(3)、密封函A(4)、高压管B(5)、密封函B(6)、异形弯头B(7)、高压管B(8)、异形弯头C(11)、密封函C(12)、异形弯头D(13)、止回阀(14)、卡箍头B(15);阀壳A(21)、阀芯(22)、弹簧(23)、导向块(24)、阀壳B(2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卡箍头A(1)、多个高压管、多个异形弯头、多个密封函、止回阀(14)、卡箍头B(15)组成,所述卡箍头A(1)为蒸汽进口,通过多个高压管、多个异形弯头和多个密封函连接到止回阀(14)的一端,止回阀(14)的另一端连接卡箍头B(15),卡箍头B(15)为蒸汽出口。

其中,密封函主要由主体、高压中心管(16)、压盖(17)、密封组件(18)、密封函内螺纹块(20)组成,所述主体的顶部通过压盖(17)连接高压中心管(16),所述高压中心管(16)与主体内腔之间设有密封组件(18),主体的底部侧面设有密封函内螺纹块(20),形成与高压中心管(16)连通的通道。

另外,密封组件(18)的底部设有挡环(19),上述的止回阀(14)主要由阀壳A(21)、阀芯(22)、弹簧(23)、阀壳B(25)组成,所述阀壳A(21)和阀壳B(25)组成阀体,在阀体内腔设有阀芯(22),所述阀芯(22)上设有弹簧(23),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

上述的阀体内腔中部设有导向块(24)。

使用时,蒸汽从卡箍头A(1)进入补偿器,流经高压管A(2)、异形弯头A(3),进入密封函高压中心管(16),此处压盖(17)作用于密封组件(18),实现高压中心管(16)与密封函内螺纹块(20)之间的密封,蒸汽从密封函A(4)流出后,经高压管B(5)、密封函(6)、异形弯头B(7)、高压管B(8)、异形弯头C(11)、密封函C(12)、异形弯头D(13),进入止回阀(14),顶开弹簧(23)预作用的阀芯(22),最终经卡箍头B(15)流出;

当前端来汽断开时,来自卡箍头B(15)后端井口的回压作用于阀芯(22)上,并在弹簧(23)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回坐到阀壳A(21)的内密封面上,使来自井口的回流蒸汽在此截断,保护前端注汽锅炉及水处理系统,避免其受到高压高温回流蒸汽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