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油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一些油田主要以稠油开采为主,由于开采的原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导致在开采过程中,抽油杆偏磨、脱杆现象非常频繁。不仅影响原油产量,并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修保养。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有效降低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现象,在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装置上设置有相应的防脱结构,现有的防脱结构虽然能够减少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现象,然而其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完全克服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杆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装置上的防脱结构无法完全克服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杆连接装置,包括:公扣连接杆,用于与一根抽油杆连接;母扣连接杆,用于与抽油杆相邻的另一根抽油杆连接;轴承机构,轴承机构设置在公扣连接杆上,公扣连接杆通过轴承机构绕公扣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地与母扣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抽油杆连接装置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座设置在公扣连接杆与母扣连接杆之间,公扣连接杆通过轴承机构与轴承座的一端连接,轴承座的另一端与母扣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座为圆筒形结构,轴承机构的内圈套设在公扣连接杆上,轴承机构的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母扣连接杆插设在轴承座内。
进一步地,母扣连接杆与轴承座的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公扣连接杆的端面与母扣连接杆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间隙。
进一步地,轴承座靠近公扣连接杆的一端的内壁上具有朝向轴承座的轴线延伸的环形凸缘,轴承机构限位在环形凸缘的内侧。
进一步地,公扣连接杆具有用于与抽油杆连接的外螺纹,公扣连接杆通过外螺纹与抽油杆连接。
进一步地,抽油杆连接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套设在公扣连接杆上,锁紧螺母与外螺纹相适配;在公扣连接杆与抽油杆连接后,锁紧螺母将公扣连接杆与抽油杆锁紧。
进一步地,母扣连接杆具有用于与抽油杆连接的螺纹孔,母扣连接杆通过螺纹孔与抽油杆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包括:公扣连接杆、母扣连接杆和轴承机构,公扣连接杆用于与一根抽油杆连接;母扣连接杆用于与抽油杆相邻的另一根抽油杆连接;轴承机构设置在公扣连接杆上,公扣连接杆通过轴承机构绕公扣连接杆的轴线可转动地与母扣连接杆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将多根抽油杆连接后,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当相邻的两根抽油杆之间发生轴向转动时,轴承机构能够有效降低公扣连接杆和母扣连接杆之间摩擦力,防止抽油杆偏磨和脱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装置上的防脱结构无法完全克服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抽油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公扣连接杆;11、外螺纹;20、母扣连接杆;21、螺纹孔;30、轴承机构;40、轴承座;41、环形凸缘;50、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公扣连接杆10,用于与一根抽油杆连接;母扣连接杆20,用于与抽油杆相邻的另一根抽油杆连接;轴承机构30,轴承机构30设置在公扣连接杆10上,公扣连接杆10通过轴承机构30绕公扣连接杆10的轴线可转动地与母扣连接杆20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包括:公扣连接杆10、母扣连接杆20和轴承机构30,公扣连接杆10用于与一根抽油杆连接;母扣连接杆20用于与抽油杆相邻的另一根抽油杆连接;轴承机构30设置在公扣连接杆10上,公扣连接杆10通过轴承机构30绕公扣连接杆10的轴线可转动地与母扣连接杆20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将多根抽油杆连接后,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当相邻的两根抽油杆之间发生轴向转动时,轴承机构30能够有效降低公扣连接杆和母扣连接杆之间摩擦力,防止抽油杆偏磨和脱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装置上的防脱结构无法完全克服抽油杆的偏磨和脱杆问题。
具体实施时,公扣连接杆10的外壁上具有与抽油杆连接的外螺纹11,相应地,抽油杆的一端具有与该外螺纹适配的螺孔,公扣连接杆10通过外螺纹11与抽油杆一端的螺孔连接。
为了防止公扣连接杆10与抽油杆松脱,可选地,在公扣连接杆10上还套设有锁紧螺母50,锁紧螺母50与公扣连接杆10上的外螺纹11相适配;在公扣连接杆10与抽油杆连接后,通过将锁紧螺母50朝向抽油杆一侧旋紧直至锁紧螺母50与抽油杆的端面接触,从而将公扣连接杆10与抽油杆能够相互锁紧,避免采用过程中抽油杆旋转导致公扣连接杆10与抽油杆松脱。
母扣连接杆20上具有用于与相邻的另一根抽油杆连接的螺纹孔21,相应地,抽油杆的另一端具有与该螺纹孔21适配的螺纹,母扣连接杆20通过该螺纹孔21与抽油杆的另一端连接。抽油杆的另一端具有锥形头部,因此,该螺纹孔21的底部也相应地为锥形。
为了将轴承机构30进行有效地固定,并能使公扣连接杆10和母扣连接杆20更好地连接,可选地,抽油杆连接装置还包括:轴承座40,轴承座40设置在公扣连接杆10与母扣连接杆20之间,公扣连接杆10通过轴承机构30与轴承座40的一端连接,轴承座40的另一端与母扣连接杆20连接。
具体地,轴承座40为圆筒形结构,轴承机构30的内圈套设在公扣连接杆10上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公扣连接杆10固定连接,轴承机构30的外圈与轴承座40的内壁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母扣连接杆20插设在轴承座40内并与轴承座40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轴承座40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母扣连接杆20与轴承座40连接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相适配的外螺纹,母扣连接杆20与轴承座40的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为了使母扣连接杆20与轴承座40连接地更加牢靠,母扣连接杆20与轴承座40采用螺纹连接后再采用焊接设备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为了避免公扣连接杆10和母扣连接杆20的端部之间接触后增大两者之间转动的摩擦力,进一步地,公扣连接杆10的端面与母扣连接杆20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间隙。
为了能够将轴承机构30更加牢靠地固定,防止采油过程中在两根抽油杆之间的拉力的作用下轴承机构30沿轴承座40的内壁滑动,轴承座40靠近公扣连接杆10的一端的内壁上具有朝向轴承座40的轴线延伸的环形凸缘41,环形凸缘41的内径与公扣连接杆10的外径以及轴承机构30的内圈的内径均相同,轴承机构30的一侧与环形凸缘41的内侧相抵接被限位在环形凸缘41的内侧。
本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在装配时,首先将轴承机构30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公扣连接杆10的一端,然后将公扣连接杆10沿轴承座40的内壁插入轴承座40内,公扣连接杆10未连接轴承机构30的一端从轴承座40的环形凸缘41的内孔中露出,轴承机构30抵接在环形凸缘41的内侧。随后,将母扣连接杆20通过螺纹与轴承座40装配连接,再采用焊接设备将母扣连接杆20与轴承座40焊接牢靠即装配完毕。
在使用时,本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的公扣连接杆10通过外螺纹与相邻的两根的抽油杆中的一根的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50锁紧,母扣连接杆20与相邻的两根的抽油杆中的另一根连接即可,依次重复,将所有抽油杆均连接完毕即可。
本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最大外径为Φ50mm,即,轴承座40处的外径为Φ50mm,总长233mm。轴承机构30采用35CrMoA轴承钢珠,可在360°任意方向自由转动,轴承机构30可以单独更换,延长整体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将本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抽油杆之间,在抽油杆上下运动过程中,相邻的两根抽油杆可以自由旋转,消除杆柱因偏磨所产生的扭曲应力,以避免抽油杆脱扣,提高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寿命,达到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油杆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可以直接安装于水平井或定向井的抽油杆上;
2、大大减小了脱扣的现象以及抽油杆与油管磨损的现象;
3、延长了检泵周期;
4、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