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589阅读:1474来源:国知局
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适用于地下建筑物防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地下建筑防水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在隧道口设置疏水设施将隧道口部位积水通过管道疏导至市政排水管线;另一种是当隧道口积水超过一定标高时,启动在隧道口设置的门式或板式挡水隔板。

但是,上述两种措施仅在隧道口积水深度较小时效果较好,当遇到台风等强降水时,这两种措施效果甚微,严重时造成地下建筑物积水,影响地铁、地下商场等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积水高度调整挡水高度的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立柱、防淹板和侧柱,其中立柱上对称制有两条沿其轴向布置的插槽Ⅰ,所述侧柱上制有一条沿其轴向布置的插槽Ⅱ;

在隧道口的路面上预留有垂直隧洞方向的卡槽,沿卡槽均匀布设有若干插孔;

所述立柱竖直插装于插孔内,且立柱上的插槽Ⅰ与路面上的卡槽位置对应;所述侧柱经螺栓固定于隧道口两侧的防撞侧石上,侧柱竖直布置,且其上的插槽Ⅱ与卡槽位置对应;

相邻的两立柱之间插装防淹板,该防淹板左右两端分别插装于两侧立柱的插槽Ⅰ内;相邻的立柱与侧柱之间插装防淹板,该防淹板左右两端分别插装于立柱的插槽Ⅰ与侧柱的插槽Ⅱ内。

所述防淹板为可折叠式不锈钢,可折叠式不锈钢具有若干经不连接件相连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的连接缝处设置密封的橡胶止水带。所述侧柱与防撞侧石之间垫有挡水条。

所述立柱为工字形不锈钢。

所述侧柱为U字形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插装式的立柱以及经螺栓固定的侧柱可在有挡水需求时组成可拆卸的防淹板支撑体系,配合插装在支撑体系内的防淹板组成挡水装置,安装使用方便,防淹挡水效果好。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防淹板为可折叠式不锈钢,可根据挡水需求调整插装的挡水板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方便快捷的拆除,拆除后不会影响隧道入口的正常通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立柱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侧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隧道口防淹挡水装置,包括若干立柱2、防淹板1和侧柱3,其中立柱2采用工字形不锈钢,其两侧对称制有两条沿其轴向布置的插槽Ⅰ21(见图4);侧柱3采用U字形不锈钢,其上制有一条沿其轴向布置的插槽Ⅱ31(见图5)。

本实施例中在在隧道口的路面5上预留有垂直隧洞方向(即道路方向)的卡槽51,沿卡槽51均匀布设有若干插孔52。

本例中立柱2竖直插装于插孔52内,且立柱2上的插槽Ⅰ21与路面5上的卡槽51位置对应。在隧道口两侧的防撞侧石4上对应卡槽51的位置经螺栓6固定有侧柱3,在侧柱3与防撞侧石4之间垫有挡水条7,起到止水效果,本例中侧柱3竖直布置,其上的插槽Ⅱ31与卡槽51位置对应。立柱2与侧柱3一并构成防淹板1的支撑体系。

本实施例在相邻的两立柱2之间插装防淹板1,该防淹板左右两端分别插装于两侧立柱2的插槽Ⅰ21内,防淹板下端插装于卡槽51内。如图3所示,相邻的立柱2与侧柱3之间插装防淹板1,该防淹板左右两端分别插装于立柱2的插槽Ⅰ21与侧柱3的插槽Ⅱ31内,防淹板下端插装于卡槽51内。

本实施例中防淹板1为可折叠式不锈钢,可折叠式不锈钢具有若干经不连接件相连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的连接缝处设置密封的橡胶止水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