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跨皮带装置的新型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975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跨皮带装置的新型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跨皮带装置的新型钻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煤矿的矿井内采矿用的钻机在采煤之前对矿井进行瓦斯探测,就是将其在坑道内打孔探测。其动力头(动力部分)将一根根钻杆钻入坑壁内。进行钻杆作业时,其动力头的支撑架要靠在坑壁上才稳定。

一般来讲,为了避开送煤的传送带,动力头及支撑架要从传送带上跨过去。为此,支撑架连接一个油缸的活塞端,支撑架下方固定在滑块上,滑块能在滑道上滑动,通过活塞端的推动,使支撑架及滑块从机体上伸出,直到支撑架要靠在坑壁上,然后进行钻杆作业。此时,滑块架在传送带的上方,长度不能小于传送带的宽度。



技术实现要素: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传送带较宽,导致滑块的长度较大,导致钻机本身的尺寸较大,不能适应狭窄的坑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块较短的履带式液压钻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具体为:

一种设有跨皮带装置的新型钻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部的钻车与后部的泵车,其两者下方后设有用于行走的履带,钻车上设有主机及用于固定钻车的支撑系统,泵车上设有操作台、泵站总成、座椅,钻车与泵车通过泵管连接,座椅设在远离钻车一端的端部;钻车包括钻车平台,钻车平台下方固定履带,上方固定主机;主机包括机架,机架固定滑动托板,滑动托板内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给进装置,给进装置能沿着滑道滑动,滑道能在滑动托板内滑动;机架上固定平移油缸的一端,平移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给进装置的端部。

钻车包括钻车平台,钻车平台下方固定履带,上方固定主机,主机后方设有钻杆后支架,主机前方的钻车平台上设有四个盲孔,该四个盲孔分布在钻杆两侧且对称设置形成两对盲孔,每对盲孔固定一个钻杆前支架,两个钻杆前支架形成一个支撑面,用来放置新的钻杆。

钻杆前支架包括两个竖杆与一个横杆,横杆的两端都固定在竖杆的端部,横杆的上面为弧形凹槽。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两级滑道,其伸出时能满足跨送煤的传送带的要求;其收缩时长度仅为传送带宽度的一半,滑块的长度缩短,导致钻机本身的尺寸可以减小,能适应狭窄的坑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主机的示意图。

图4为钻杆前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一种液压钻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部的钻车5与后部的泵车6,其两者下方后设有用于行走的履带,钻车上设有主机2及用于固定钻车的支撑系统,泵车上设有操作台1、泵站总成3、座椅6,钻车5与泵车4通过泵管连接,而泵管属于软连接,所以,钻车与泵车的相对位能根据不同的坑道环境进行调整,更加灵活,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坑道。

座椅6设在远离钻车一端的端部,这样距离作业处较远,安全系数较高。

钻车5包括钻车平台,钻车平台下方固定履带,上方固定主机2。

主机2包括机架21,机架21固定滑动托板26,滑动托板26内设有滑道22,滑道22内设有给进装置24,给进装置24能沿着滑道22滑动,滑道22能在滑动托板26内滑动。

机架21上固定平移油缸23的一端,平移油缸23的另一端固定在给进装置24的端部。

其工作原理为:

正常情况下,在需要跨过传送带时,平移油缸23伸出,带动给进装置24向左运动,相对于主机2的机架21,给进装置24、滑道22都向左移动,能满足跨送煤的传送带的要求。

钻车包括钻车平台,钻车平台下方固定履带,上方固定主机2,主机后方(打钻的反方向)设有钻杆后支架,这点和现有技术一样,可以在换杆时给主机送新的钻杆。主机前方的钻车平台上设有四个盲孔7,该四个盲孔7分布在钻杆两侧且对称设置形成两对盲孔,每对盲孔固定一个钻杆前支架,两个钻杆前支架形成一个支撑面,用来放置新的钻杆。四个盲孔及两个钻杆前支架组成前换杆工位。

如图4,钻杆前支架包括两个竖杆81与一个横杆82,横杆82的两端都固定在竖杆81的端部,横杆82的上面为弧形凹槽83。

钻杆前支架平时不插在盲孔内,防止其影响打钻作业,只用在坑道空间较小、后换杆工位不能加杆时,才将钻杆前支架插在盲孔内,用前换杆工位进行加杆作业。

使用后换杆工位进行换杆作业。如果后方的坑道空间较小时,就使用前换杆工位进行换杆作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