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46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修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起下空心杆使用的抢喷装置是采用实心杆防喷器加空心杆变扣组装而成组装结构,在空心杆内有压需要抢装时使用上述组装结构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即使抢装成功也无法对空心杆进行放压和建立循环脱气,给施工造成一定的井控风险和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安装于空心杆的端部,能有效防止井喷,同时还能实现空心杆放压并进行洗井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空心杆抢喷装置包括三向接头、转换接头和控制阀,所述三向接头包括纵向连接部与垂直于所述纵向连接部的横向连接部,纵向连接部由上至下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连接段与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为实心柱状,所述下连接段与所述横向连接部为空心柱状,所述横向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段的上端,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段连通并形成L型通道,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横向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转换接头呈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转换接头能拆装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段的下端,且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下连接段连通。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空心杆抢喷装置还包括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为实心柱状,所述提升杆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接段的上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空心杆抢喷装置还包括提升头,所述提升头为实心柱状,所述提升头能拆装地连接于所述提升杆的上端。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提升头与所述提升杆同轴设置,且所述提升头的外径大于所述提升杆的外径。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提升杆与所述上连接段之间以及所述提升杆与所述提升头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三向接头之间以及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三向接头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接头的下端外侧能拆装地套设有卡箍。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卡箍与所述转换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阀上设有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启及关闭的扳手。

如上所述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阀为高压球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在空心杆内部有压时,能方便的直接安装在空心杆的端部,从而有效防止井喷的发生,保证了油井生产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通过控制阀进行放压及洗井作业,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杆抢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杆抢喷装置的三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杆抢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三向接头

11 纵向连接部

111 上连接段

112 下连接段

12 横向连接部

13 L型通道

2 转换接头

3 控制阀

4 提升杆

5 提升头

6 卡箍

7 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空心杆抢喷装置包括三向接头1、转换接头2和控制阀3,其中,三向接头1是能从三个不同方向与分别三个其他结构部件连接的接头,三向接头1包括纵向连接部11与横向连接部12,且横向连接部12垂直于纵向连接部1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向接头1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向左旋转90°的T字,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连接部12与纵向连接部11之间是相互垂直的,但也可以将横向连接部12设为与上连接段111之间形成锐角而与下连接段112之间形成钝角,或者与上连接段111之间形成钝角而与下连接段112之间形成锐角,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纵向连接部11由上至下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连接段111与下连接段112,上连接段111为实心柱状,下连接段112与横向连接部12为空心柱状,即纵向连接部11为上半部分实心、下半部分空心且下端开口的柱状结构,横向连接部12的一端连接于下连接段112的上端,横向连接部12与下连接段112连通并形成L型通道13,其中,为保证纵向连接部11的上端与下端均能有足够的尺寸供其他部件连接设置,作为优选,应将横向连接部12连接于纵向连接部11上下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如此可以将上连接段111的轴向尺寸设置为小于下连接段112的轴向尺寸,具体而言,下连接段112的轴向尺寸与上连接段111的轴向尺寸之差应等于横向连接部12的内径,从而在横向连接部12通过下连接段112的上端与下连接段112的内部连通时,连接点位于纵向连接部11的上下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使得纵向连接部11的上端与下端均具有同样的尺寸供与其他部件连接,也就是在横向连接部12的上下两侧均匀分配纵向连接部11的长度,以保证纵向连接部11的两端均能顺利与其他结构部件连接设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三向接头1的三个连接方向分别为上方、下方以及水平方向,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改变三向接头1的三个连接方向,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控制阀3设置于横向连接部12的另一端,控制阀3用于控制L型通道13的开启和关闭,转换接头2呈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转换接头2能拆装地连接于下连接段112的下端,且转换接头2与下连接段112连通,转换接头2用于连接井内的空心杆。在控制阀3打开时,横向连接部1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在控制阀3关闭时,横向连接部12的内部与外界之间的连通被关断,在需要进行放压作业时,将放压管线连接于控制阀3的未与三向接头1连接的一端,开启控制阀3,井内空心杆内的气体流过L型通道13后通过控制阀3进入放压管线进行放压作业,当井内空心杆内的压力趋于正常时将控制阀3关闭,放压作业完成;在需要进行洗井作业时,将控制阀3的未与三向接头1连接的一端与洗井管线连通,开启控制阀3,洗井液从洗井管线中穿过控制阀3并流过L型通道13进入空心杆内,并顺着空心杆向下流动配合其他管柱进行洗井作业,在洗井完成后,关闭控制阀3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空心杆抢喷装置还包括提升杆4,提升杆4为实心柱状,提升杆4的下端与上连接段111的上端连接,通过设置提升杆4,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本实用新型之前,工作人员手握提升杆4进行转换接头2与空心杆的对准并连接,在使用完成后,将转换接头2与空心杆断开后,手握提升杆4即可方便快速的将本实用新型从空心杆上方移开,具有便于移动的优点。

更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所述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空心杆抢喷装置还包括提升头5,提升头5为实心柱状,提升头5能拆装地连接于提升杆4的上端,提升头5与提升杆4同轴设置,且提升头5的外径大于提升杆4的外径。通过在提升杆4的上端设置提升头5,在工作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直接握持提升头5,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握持位置,减少工作人员的弯腰程度,从而减少劳动强度;并且将提升头5的外径设为大于提升杆4的外径,相当于使提升杆4与提升头5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台阶面,在工作人员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直接将提升杆4卡于两根手指之间,并将环形台阶面坐于两根手指上,即可向上轻松的拎起本实用新型,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更加省力便捷。

作为优选,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提升杆4与上连接段111之间以及提升杆4与提升头5之间均为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提升杆4与上连接段111之间以及提升杆4与提升头5之间的拆装,便于对提升杆4及提升头5分别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作业习惯选用具有不同长度的提升杆4以及具有不同外径的提升头5,以提高作业舒适度,降低作业强度;并且,在远距离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拆分,减少移动时所占用的空间。

作为优选,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转换接头2与三向接头1之间以及控制阀3与三向接头1之间均为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转换接头2与三向接头1以及控制阀3与三向接头1之间的拆装,便于对三向接头1的内部、控制阀3的内部以及转换接头2的内部分别进行清理,同时在上述各部件中有损坏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另外,在远距离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拆分,减少移动时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转换接头2的下端外侧能拆装地套设有卡箍6,卡箍6用于在转换接头2与空心杆连通时,通过外接的卡瓦与采油树小四通连接固定,从而进一步保证转换接头2与空心杆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避免转换接头2与空心杆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发生。

更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卡箍6与转换接头2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能实现卡箍6与转换接头2之间的拆装,便于卡箍6及转换接头2的单独更换,同时根据转换接头2需要连接的空心杆对应的采油树的小四通,选择具有不同尺寸的卡箍6。

作为优选,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控制阀3上设有控制控制阀3开启及关闭的扳手7。其中,为避免误触,扳手7与控制阀3之间可以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仅在需要进行控制阀3的开启或关闭时,将扳手7安装于控制阀3上;或者为防止扳手7的丢失,扳手7与控制阀3之间也可以是长期连接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杆抢喷装置,其中,控制阀3为高压球阀,高压球阀的耐压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5MPa。采用耐压范围为35MPa的高压球阀作为控制阀3,在空心杆内压力较大时,能有效防止控制阀3被压力损坏的情况,耐压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5MPa的高压球阀基本能满足现有的各种油井,若有油井内的压力明显远低于35MPa,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压范围小于35MPa的阀门,以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杆抢喷装置,在空心杆内部有压时,能方便的直接安装在空心杆的端部,从而有效防止井喷的发生,保证了油井生产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通过控制阀进行放压及洗井作业,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