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高强倒刺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013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矿用高强倒刺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锚杆,特别设计一种带倒刺的高强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十分重要且普遍应用的支护技术。悬吊理论认为锚杆的作用是将下部不稳定的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定的岩层中,阻止软弱破碎岩层垮落。锚杆对岩层的锚固作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锚杆装置或锚杆杆体和孔壁接触,靠摩擦力起锚固作用,属于机械锚固型锚杆;另一种是锚杆杆体部分或全长利用树脂、砂浆、快硬水泥等胶结材料将锚杆杆体和锚杆孔壁黏结固定在一起,靠粘结力起锚固作用,属于黏结型锚杆。然而对于软岩巷道来说,不论哪种锚固型锚杆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锚固作用。因为锚杆孔眼一般通过水钻来钻取,而软岩巷道经过水的浸润后,孔壁变软且较为破碎。对于黏结型锚杆,由于孔壁较软,锚固剂与孔壁的黏合不充分,黏结力大大降低;对于机械锚固型锚杆,由于孔壁破碎,杆体与孔壁的摩擦力也会大大降低,最终造成锚杆的锚固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为了适应软岩巷道的锚杆支护,特别设计了矿用高强倒刺锚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适应软岩巷道的锚杆支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倒刺的锚杆,大大增加了其锚固力,解决了锚杆在软岩巷道锚固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鉴于软岩的锚杆孔壁较为柔软破碎,锚固端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锚固作用,在高强锚杆的锚固端焊接了倒刺,使倒刺嵌入孔壁,大大提高了锚杆的锚固作用。具体做法:在高强锚杆锚固端外周八等分点的位置焊接倒刺,倒刺为一针状物,长度为60mm,直径约3mm,倒刺与杆体的角度为25°;锚固端每圈焊接8个倒刺,在一个倒刺圈内,倒刺与倒刺的间距为锚固端周长的八分之一,倒刺圈与倒刺圈的间距为60mm,共66个倒刺圈,锚固端焊接倒刺的总长度为396mm。之所以这样做主要依据以下原理:软岩孔壁经过水的浸润后,孔壁变得柔软破碎,锚固剂无法将锚杆和孔壁很好的黏合在一起,导致锚杆的锚固作用不足。为了使锚杆的锚固端与孔壁很好的锚固,在锚固端焊接上了倒刺,在岩层的重力作用下,锚杆向下运动,倒刺就会嵌入孔壁,很好地发挥了锚固作用,同时倒刺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锚固剂和锚固端很好地混合接触,进一步增加了锚杆锚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原有的高强锚杆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锚杆的锚固力,解决了锚杆在软岩巷道锚固作用发挥不足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高强倒刺锚杆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高强倒刺锚杆锚固端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高强倒刺锚杆锚固端的俯视图。

图中1.倒刺,2.锚固端,3.围岩,4.托盘,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在图1中,矿用高强倒刺锚杆包括倒刺1,锚固端2,托盘4,螺母5等四个部分。在锚固端2外周焊接了倒刺1,锚固端焊接倒刺的长度为396mm。由图可以看出倒刺嵌入孔壁里,增加了锚固端的锚固作用。

在图2中,可以看出倒刺1与锚固端2夹角为25°,倒刺长60mm,倒刺圈与倒刺圈的间距为60mm。

在图3中,将锚固端外周进行八等分,倒刺就焊接在八等分点的位置上,在一个倒刺圈内,倒刺与倒刺间距为锚固端周长的八分之一,每圈焊接8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