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11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属油气田钻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素有"世界经济的血液"之称,在我国的工业及经济发展中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几年来,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深入,钻遇“三高”(岩石硬度高、岩石可钻性级值高、岩石研磨性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两者都考验着石油行业的兴衰,因此,如何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是石油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旋转钻井方式碰到硬地层时,钻井效率降低,钻头寿命变的更短,钻井周期更长,成本更高;因此有效地提高钻井速率是如今钻井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破岩效率,提高钻进速度,从而降低开采成本的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包括外壳、上接头、下接头、花键套、冲击锤体和导流套;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外壳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套装有下接头;外壳内通过套筒安装有锤座,套筒一侧的外壳内装有节流套和高压分流筒,高压分流筒内通过对称设置的上限位座和下限位座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固装有活塞固定接头;活塞杆的一端固装有冲击锤体,活塞杆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一端通过滑块顶砧与活塞固定接头接触连接;高压分流筒和上限位座的一侧通过导流接头和导流套装有分水头。

所述的上限位座和下限位座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座孔;节流套上设置有节流套孔;导流套上设置有导流套孔;

所述的高压分流筒圆周上螺旋设置有凸缘,凸缘之间的高压分流筒圆周上均布有高压分流孔。所述的导流接头上设置有螺纹退刀槽,导流接头通过螺纹退刀槽与高压分流筒相互卡接。

所述的冲击锤体为变径体,冲击锤体上设置有冲击锤孔。

所述的滑块上对称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分别设置有滑块孔,滑块孔与滑块的中心孔连通。

所述的活塞杆圆周上设置有梯形槽,活塞杆的两端圆周上分别设置有退刀螺纹槽,退刀螺纹槽之间的活塞杆上均布有多个活塞杆孔,活塞杆孔与活塞杆的中心孔连通;活塞杆一端通过退刀螺纹槽与冲击锤体螺纹连接;活塞杆另一端通过退刀螺纹槽与活塞固定接头卡接。

所述的花键套一端与外壳螺纹连接;花键套的另一端与下接头键连接。

所述的锤座与下接头相互螺纹连接。

所述的节流套与高压分流筒接触连接。

所述的上限位座和下限位座之间的活塞杆上套装有换向节流套,换向节流套上设置有换向节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纹与冲击锤体相连,在高速钻井液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杆往复循环高速振动,并将该运动传递到冲击锤锤体,锤体冲击锤座并最终转化为钻头的高频冲击破岩作用,从而提高了钻头的破岩效率,解决了传统旋转钻井方式碰到硬地层时,钻井效率降低,钻头寿命变短,钻井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对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钻井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分流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分流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固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上接头,3、下接头,4、花键套,5、冲击锤体,6、导流套,7、套筒,8、锤座,9、节流套,10、高压分流筒,11、节流套孔,12、凸缘,13、高压分流孔,14、上限位座,15、下限位座,16、活塞杆,17、限位座孔,18、梯形槽,19、退刀螺纹槽,20、活塞杆孔,21、活塞固定接头,22、冲击锤孔,23、换向节流套,24、换向节流孔,25、滑块,26、凸起,27、滑块孔,28、滑块顶砧,29、导流接头,30、分水头,31、导流套孔,32、螺纹退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包括外壳1、上接头2、下接头3、花键套4、冲击锤体5和导流套6。外壳1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2;外壳1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套4装有下接头3;花键套4的一端与外壳1螺纹连接;花键套4的另一端与下接头3键连接。

外壳1内通过套筒7安装有锤座8,锤座8与下接头3相互螺纹连接。套筒7一侧的外壳1内装有节流套9和高压分流筒10,节流套9与高压分流筒10接触连接。节流套9上设置有节流套孔11;节流套孔11与节流套9的中心孔连通;高压分流筒10圆周上螺旋设置有凸缘12,凸缘12之间的高压分流筒10圆周上均布有高压分流孔13。

高压分流筒10内通过对称设置的上限位座14和下限位座15装有活塞杆16;上限位座14和下限位座15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座孔17;活塞杆16圆周上设置有梯形槽18,活塞杆16的两端圆周上分别设置有退刀螺纹槽19,退刀螺纹槽19之间的活塞杆16上均布有多个活塞杆孔20,(活塞杆孔20由右至左为1孔、2孔、3孔、4孔、5孔)活塞杆孔20与活塞杆16的中心孔连通。活塞杆16的一端通过退刀螺纹槽19安装有活塞固定接头21;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退刀螺纹槽19螺纹安装有冲击锤体5,冲击锤体5为变径体,冲击锤体5上设置有冲击锤孔22。

上限位座14和下限位座15之间的活塞杆16上套装有换向节流套23,换向节流套23上设置有换向节流孔24。

活塞杆16的中心孔内设置有滑块25,滑块25上对称设置有凸起26,凸起26上分别设置有滑块孔27,滑块孔27与滑块25的中心孔连通。滑块26的一端通过滑块顶砧28与活塞固定接头21接触连接。

高压分流筒10和上限位座14的一侧通过导流接头29和导流套6装有分水头30。导流套6上设置有导流套孔31;导流接头29上设置有螺纹退刀槽32,导流接头29通过螺纹退刀槽32与高压分流筒10相互卡接。

该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工作时,钻井液经过上接头2进入工具内部,经分水头30和导流套6进入高压分流筒10外腔。钻井液在高压分流筒10处分成两支,一支顺高压分流筒10的凸缘12径直向下由节流套9产生高压射出并经过冲击锤体5的冲击锤孔22最终由下接头3流出,另一支由高压分流筒10的高压分流孔13进入高压分流筒10内。钻井液经高压分流筒10的凸缘12形成螺旋流,其中的大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延螺旋凸缘12的上侧流动,充分避免了钻井液中的大颗粒物进入高压分流筒10内对活塞杆16的运动造成影响。由于高压分流筒10内设置有上限位座14、下限位座15、活塞杆16和换向节流套23等构成的液压换向机构。经高压分流筒10的高压分流孔13进入至高压分流筒10内的钻井液由上限位座14的限位座孔17经活塞杆16的活塞杆孔20(1孔)进入滑块25与活塞杆16之间的上侧空腔,从而压迫滑块25下行;这一过程中,高压钻井液由换向节流套23的换向节流孔24进入至活塞杆16的梯形槽18,并由梯形槽18中活塞杆孔20(3孔)进入滑块25的凸起26外侧。当滑块25的凸起26外侧与活塞杆16的活塞杆孔20(4孔)联通时,高压钻井液进入活塞杆16的梯形槽18下侧端面与下限位座15之间的空腔,并作用在梯形槽18下侧端面迫使活塞杆16上行。当梯形槽18上侧端面与上限位座14接触(液压换向系统上死点)时活塞杆16停止上行运动并进入下行程阶段。

当液压换向系统处于上死点时,活塞杆16的活塞杆孔20(5孔)与下限位座15的限位座孔17对齐,高压钻井液进入滑块25与活塞杆16的下侧空腔,从而使滑块25上行;当滑块25的凸起26外侧与活塞杆16活塞杆孔20(2孔)联通时,高压钻井液进入活塞杆16的梯形槽18与上限位座14之间的空腔,并作用在梯形槽18上侧端面从而使活塞杆16下行。当梯形槽18下侧端面与下限位座15接触(液压换向系统下死点)时停止下行运动并进入上行程阶段。

由于活塞杆16通过螺纹与冲击锤体5相连,在高速钻井液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杆16往复循环高速振动的过程中,通过冲击锤体5不断锤击锤座8,由此形成对钻头的高频轴向冲击力;从而提高钻头和岩石间的接触应力及破碎坑内的裂纹扩展,进而提高了钻头的破岩效率。该轴向双作用液力冲击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传统旋转钻井方式碰到硬地层时,钻井效率降低,钻头寿命变短,钻井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对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钻井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