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781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测井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于测井的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应用于天然气、页岩气,特别是高温高压等特殊井况时,在测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涌和井喷等状况,或者井下异物多易阻塞泥浆循环水口,既不安全也无法完成测井作业。同时,传统结构的公头总成的接电部分的圆柱防转销有两个,主要功能是给相邻的两个公头绝缘环定位,防止绝缘环间相对转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结构加工精度高并且难以装配;再者,传统结构的母头总成中,组装完成后外筒套腔体内需要加注硅油,为保证腔体内注满油且无气泡,需要将母头锁紧体或导正帽拧下来,注油完成后再重新拧紧,操作复杂并且反复拆装易造成螺纹加速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井涌和井喷的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包括下连接主体、公头总成和母头总成,所述母头总成包括外筒套和锁紧体,所述公头总成包括主体和若干公头绝缘环,相邻两个公头绝缘环之间通过圆柱防转销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在主体的上端设有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外筒套之间形成泥浆通道,所述活塞杆上套有安全活塞,所述安全活塞内外侧分别与活塞杆和主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的进入端开有初始安全出口,所述主体上开有终安全出口,所述终安全出口位于初始安全出口下方,所述安全活塞与主体之间通过剪切螺钉连接;在下连接主体内设有止回阀。

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座和阀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阀体底端设有导流座,所述导流座上方开有内泥浆循环下出口,在下连接主体相应的地方开有外泥浆循环下出口,在所述阀体上端通过扭转弹簧设有阀盖,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阀盖与阀座紧密连接,在阀座和主体之间、阀座和阀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所述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座和阀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阀座和下连接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下端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上端固定于弹簧筒内,所述阀座和弹簧筒之间设有密封球,所述阀座下端和弹簧筒顶端为与密封球吻合的形状,所述弹簧座上方开有内泥浆循环下出口,在下连接主体相应的地方开有外泥浆循环下出口;在内泥浆循环下出口上方设有清洗用槽口。

所述外筒套下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带有密封圈的排气塞密封。

所述圆柱防转销有一个。

所述主体和下连接主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止回阀的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完成对接后下放本实用新型进行测井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内形成独立密闭空间,有效地减少了外界环境对本实用新型的影响,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因井下压力过高引起的井涌和井喷状况,提高了测井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测井成本,提高了测井安全性并减轻了测井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随着本实用新型的下放,在复位弹簧或扭转弹簧的作用下,止回阀处于封闭状态,随着本实用新型的不断下放,外部压力不断升高,止回阀在压力作用下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了在本实用新型下放过程中,由于外界压力过高引起的泥浆从钻杆内倒灌,从井口流出影响到测井工作的进行的情况的发生。

2、由于设置了安全通道,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全封闭状态,当下方的泥浆循环通道堵死时,工具腔内的压力会升高,届时压力会集中在安全通道上端处积累,随着压力逐步升高,安全活塞在压力作用下剪断固定安全活塞的剪切螺钉,并向下移动,泥浆从初始安全出口处进入安全活塞让出来的通道内,并顺着该通道到达主体的终安全出口处排出,有效缓解了由于下方通道堵塞造成的压力,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3、将外筒套加装排气塞,在注油过程中只需将排气塞卸下,直至出气口无气体和气泡后用排气塞密封即可,简化了注油操作,既提高了注油效率又提高了注油质量。

4、将原来的两个圆柱防转销由两个减少为一个,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锁紧体和外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即止回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5为止回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中,1母头总成,11外筒套,12锁紧体,13排气塞,14锁紧环槽;

2公头总成,21主体,22公头绝缘环,23圆柱防转销,24安全通道,241活塞杆,242螺栓,243终安全出口,244初始安全出口,245泥浆通道,246安全活塞,247剪切螺钉,248密封圈;25下连接主体;

3止回阀,301阀座,302阀体,304紧固螺栓,305导流座,306内泥浆循环下出口,307外泥浆循环下出口,308缺口,309扭转弹簧,310阀盖,311弹簧座,312回位弹簧,313弹簧筒,314密封球,315清洗用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泥浆的流动方向)该种全封闭水平井湿接头对接工具,包括下连接主体25、公头总成2和母头总成1,其中:

如图2、图3所示,母头总成1包括外筒套11和锁紧体12,外筒套11和锁紧体12一体制成,在外筒套11和锁紧体12连接处开有一个使外筒套11内外相通的出气口,出气口用带密封圈的排气塞13密封;在锁紧体12上开有锁紧环槽14,锁紧环槽14套有锁定勾;

公头总成2包括主体21和若干公头绝缘环22,相邻两个公头绝缘环22之间只通过一个圆柱防转销23固定连接即可,主体21和下连接主体25都采用不锈钢材料,最好是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

如图1、图2所示,在主体21的上端设有安全通道24,安全通道24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全封闭状态下运行,安全通道24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21内的活塞杆241,活塞杆241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242等与主体21固定连接,在靠近活塞杆241下端的主体21上开有终安全出口243,活塞杆241的上端开有初始安全出口244,活塞杆241套在外筒套11上并与外筒套11之间形成泥浆通道245,活塞杆241上套有安全活塞246,安全活塞246位于终安全出口243上方,初始安全出口244下方,安全活塞246内外侧分别密封圈248与活塞杆241和主体21滑动密封连接,安全活塞246与主体21之间通过剪切螺钉247连接;

在下连接主体25内设有止回阀3,止回阀3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一、如图4所示,止回阀3包括阀座301和阀体302,阀座301和阀体302螺纹连接在一起,阀体302底端设有导流座305,导流座305为圆锥形,导流座305通过紧固件如紧固螺栓304与阀体302固定连接,在导流座305周围设置密封圈248使之与下连接主体25密封连接,在导流座305上方开有内泥浆循环下出口306,在下连接主体25相应的地方开有外泥浆循环下出口307,在阀体302上端通过扭转弹簧309设有阀盖310,在该处的阀体302有个缺口308,这个缺口308为阀盖310完全打开后所在的位置,扭转弹簧309的一端紧贴下连接主体25内壁,一端紧贴阀盖310,在扭转弹簧309的作用下,阀盖310与阀座301紧密连接,为了密封,在阀座301下端嵌有密封圈248,同样为了密封,在阀座301和下连接主体25之间也嵌有两个密封圈248。

二、如图5所示,止回阀3包括阀座301和阀体302,阀座301和阀体302螺纹连接在一起,为了使阀座301和下连接主体25之间密封,在阀座301的周围嵌有两个密封圈248,阀体302下端设有弹簧座311,弹簧座311通过紧固件如紧固螺栓304与阀体302固定连接,在弹簧座311周围设置密封圈248使之与下连接主体25密封连接,弹簧座311上安装有回位弹簧312,回位弹簧312上端固定于一个弹簧筒313内,弹簧筒313能在阀体302内上下滑动,阀座301和弹簧筒313之间设有密封球314,阀座301下端和弹簧筒313顶端为与密封球314吻合的形状,也就是说阀座301的下端内腔为圆锥台形,而弹簧筒313的上端则为与密封球314吻合的碗状,在弹簧座311上方开有内泥浆循环下出口306,在下连接主体25相应的地方开有外泥浆循环下出口307,在内泥浆循环下出口306上方开有清洗用槽口315。

工作过程如下:完成对接后将本实用新型下放进行测井,在下放过程中,止回阀3的阀盖310在扭转弹簧309的作用下或者密封球314在回位弹簧312的作用下与阀座301紧密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内形成了独立密闭空间;随着泥浆的流下,在泥浆的压力作用下,扭转弹簧309或者回位弹簧312被压缩,阀盖310或者密封球314被推开,泥浆顺着内泥浆循环下出口306和外泥浆循环下出口307排出;如果出现故障,泥浆排出受阻,则随着本实用新型腔体内泥浆的积累,压力升高,届时压力会集中在安全通道24上端处积累,随着压力逐步升高,安全活塞246在压力作用下剪断固定安全活塞246的剪切螺钉247,并向下移动,泥浆从初始安全出口244处进入安全活塞246让出来的通道内,并顺着该通道到达主体21的终安全出口243处排出,有效缓解了由于下方通道堵塞造成的压力,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