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130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配套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井下作业中,通井和刮管是两种常用的基本工序,它们是管柱进入井筒前的准备工作,能保障井筒的质量和井眼的畅通。通井和刮管的作用截然不同,通井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杂物或毛刺,验证套管状况与人工井底深度,保障射孔或其它大直径井下工具安全下入。刮管则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水泥环、石蜡、结垢、射孔毛刺以及套管锈蚀物。

中国专利CN204627487U,公开日期2015年9月9日,公开了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工具》,其中介绍了:“目前,现场常用的工艺顺序是先通井,然后才能下入刮削器进行刮削作业,反复起下管柱耗费工时,多次起下管柱还会造成管柱磨损”。它公布了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工具,它能在通井完成之后,通过投掷钢球,然后通过泵打压完成刮削器的释放,从而实施刮管作业,进一步提升泵压,使洗井通道打开,完成洗井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不需要泵压就能够完成通井与刮管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该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不需要通过泵压就完成各个工序,简化了施工,避免反复起下管柱,满足现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所述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该通井机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形的洗井槽道,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该刮管机构的外表面含有依次连接多个刮刀组;沿该刮管机构的周向,每个所述刮刀组均含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刮刀片。

该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通过平扣连接。

该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该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托扣的防转钉。

该刮管机构还含有圆筒形的主体,所述刮刀组位于主体的外表面。

刮刀片与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复位部件,刮刀片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该复位部件的内凹槽,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该复位部件的外凹槽。

该复位部件为外弹簧和内弹簧,外弹簧套设于内弹簧外。

沿该刮管机构的周向,相邻的两个刮刀片之间设有压板,压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和弹簧垫圈固定连接于主体外。

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刮刀片的两端外均设有固定块,主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该固定块的安装槽。

该固定块与主体焊接固定。

该刮管机构的外表面含有两个刮刀组,每个所述刮刀组均含有三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刮刀片,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所述两个刮刀组中的刮刀片交错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长度适中,除了兼具通井、刮管以及洗井功能,还不需要通过泵压来完成各个工序,简化了施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主体;2、第一固定块;3、刮刀片;4、外弹簧;5、内弹簧;6、第二固定块;7、内六角螺栓;8、弹簧垫圈;9、压板;10、防转钉;11、洗井槽道;

21、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所述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该通井机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形的洗井槽道11,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该刮管机构的外表面含有依次间隔设置多个刮刀组;沿该刮管机构的周向,每个所述刮刀组均含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刮刀片3,如图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左侧所示的该通井机构和图1中右侧所示的刮管机构通过平扣连接。该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该通井机构和刮管机构托扣的防转钉10。

在本实施例中,该刮管机构还含有圆筒形的主体1,所述刮刀组位于主体1的外表面。主体1的两端开放,刮刀片3与主体1之间设有多个复位部件,刮刀片3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该复位部件的内凹槽,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该复位部件的外凹槽。该复位部件为外弹簧4和内弹簧5,外弹簧4套设于内弹簧5外。外弹簧4套设于内弹簧5外可以使得弹力增强。该复位部件能够给刮刀片3提供沿刮管机构的径向的回复力。

在本实施例中,沿该刮管机构的周向,相邻的两个刮刀片3之间设有压板9,压板9通过内六角螺栓7和弹簧垫圈8固定连接于主体1外。压板9用于限制刮刀片3的周向移动,压板9还能够用于防止刮刀片3脱离主体1,压板9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刮刀片3的两端外设有固定块(分别为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6),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该固定块的安装槽,该固定块与主体1焊接固定,焊接点21如图1所示。固定块能够用于限制刮刀片3的轴向移动,固定块还能够用于防止刮刀片3脱离主体1,固定块朝向刮刀片3的一端设有突出部,沿主体1的径向,该突出部位于刮刀片3外侧,该突出部能够限制刮刀片3沿主体1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刮刀片3仅能够沿主体1的径向小范围移动,可以防止刮刀片3脱离主体1。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井机构为管状结构,该通井机构的左端与刮管机构的右端通过平扣连接。该通井机构的外径大于刮管机构的外径(刮刀片3部位除外)。该通井机构的外表面含有两个刮刀组,每个所述刮刀组均含有三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刮刀片3,沿该刮管机构的轴线方向,所述两个刮刀组中的刮刀片3交错排布。这样在刮管作业时,两个刮刀组中的刮刀片3可以相互补充,实现无死角刮管作业。

下面介绍该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的工作过程,下入该通井刮管一体化装置后,通井机构进入井筒通井,它上面的洗井槽道11也能起到粗略刮管的作用,同时刮刀机构的刮刀片3在弹簧作用下,紧贴住套管壁进行全面细致地刮管,对井内的杂物进行清理,由于本装置的连通性良好,液体流动畅通无阻,可随时进行洗井作业。

现场实施3井次,施工成功率100%,能有效清理井筒杂物等,保证井眼的畅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