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7540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



背景技术:

手持式乳化液钻机在煤矿等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因在于动力源介质采用乳化液,这种动力介质可以切实提高和改善诸如煤矿等特定环境下的开采作业时的安全性。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持式乳化液钻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乳化液马达、控制阀、操纵杆、过滤器和扶圈。其中:钻机工作时,操作员手持扶圈,乳化液马达驱动钻杆连接套上安装的钻头转动完成钻削动作,操作员通过操纵杆调节控制阀、进而调节乳化液马达,过滤器对进入钻机的乳化液进行过滤,防止外部乳化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钻机内。

现有技术中过滤器通常使用纸质、海绵、滤网等过滤介质,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在滤网上堆积非常多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滤芯的过滤速度和过滤效率,因此,需要及时将滤芯清理或直接更换。目前需将滤芯拆下后清理或更换,这就要停机,影响正常生产,同时成本较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扶圈和操纵杆不可折叠,携带不方便;钻机工作时产生很大的振动,长时间使用操作人员会感觉不舒服;扶圈上的把手位置不可调节,不能满足多个操作人员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持式乳化液钻机携带不便、使用舒适度低、过滤器滤芯清洗或更换需停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包括:

乳化液马达,所述乳化液马达输出轴一侧依次设置有进油接头、过滤器和控制阀,所述过滤器包括滤芯,所述滤芯管体内设置有盲孔,所述滤芯管体上设置有若干组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盲孔的外侧,每个所述缝隙宽度为0.08~0.1mm,

所述缝隙沿所述滤芯管体圆周方向分为对称的三组,每组所述缝隙沿所述滤芯管体轴向均匀分布,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芯外侧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滤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出口与所述滤芯的盲端连接,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滤芯管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保护套和所述滤芯均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乳化液马达输出轴两侧的两个扶圈,所述扶圈包括扶杆一和铰接设置在所述扶杆一两端的扶杆二,所述扶杆二上移动设置有防振把手。

进一步,所述防振把手包括设置在所述扶杆二两侧的套筒,所述扶杆二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扣,所述套筒上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与手柄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

进一步,还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控制阀上的操纵杆,且在铰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乳化液泵泵送的乳化液由进油接头进入,过滤器对进入钻机的乳化液进行过滤,防止外部乳化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钻机内,控制阀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乳化液马达。

过滤器使用时,乳化液从过滤器进口进入滤芯,因滤芯管体内设置有盲孔,乳化液从滤芯管体上的缝隙流出,然后经过滤芯管体和保护套之间的间隙,从过滤器出口流出,其中的杂质被缝隙过滤,留在盲孔内。当缝隙被堵塞时,反方向通入乳化液冲洗即可,无需停机清理或更换滤芯,不仅节省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组对称分布的缝隙有利于对进入滤芯的乳化液进行快速有效的过滤,本实用新型滤芯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不易破损。

2、当钻机不使用时,把铰接设置在扶杆一上的扶杆二折叠,这样就减小了钻机所占的体积,方便携带;通过第一卡扣和套筒可以调节防振把手在扶杆二上的位置,有利于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调节两个防振把手之间的距离,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钻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操作人员长时间使用会有不舒适感,防振把手上设置的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从钻机传递给操作人员的振动力度,从而增加钻机使用的舒适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钻机不使用时,将铰接在控制阀上的操纵杆折叠,进一步减小钻机占用的空间,当钻机工作时,第二卡扣用于固定操纵杆与控制阀的连接,防止意外折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扶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乳化液马达,2-扶圈,21-扶杆一,22-扶杆二,23-防振把手,231-套筒,232-第一卡扣,233-弹簧,234-手柄,3-进油接头,4-过滤器,41-保护套,411-进口,412-出口,42-滤芯,421-盲孔,422-缝隙,6-控制阀,7-操纵杆,71-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持式乳化液钻机,包括:

乳化液马达1,乳化液马达1输出轴一侧依次设置有进油接头3、过滤器4和控制阀6,过滤器4包括滤芯42,滤芯42管体内设置有盲孔421,滤芯42管体上设置有若干组缝隙422,缝隙422位于盲孔421的外侧,每个缝隙422宽度为0.08~0.1mm,

缝隙422沿滤芯42管体圆周方向分为对称的三组,每组缝隙422沿滤芯42管体轴向均匀分布,

还包括设置在滤芯42外侧的保护套41,保护套41设置有进口411和出口412,进口411与滤芯42的开口端连接,出口412与滤芯42的盲端连接,保护套41与滤芯42管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保护套41和滤芯42均为不锈钢材质。

乳化液泵泵送的乳化液由进油接头3进入,过滤器4对进入钻机的乳化液进行过滤,防止外部乳化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钻机内,控制阀6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乳化液马达1。

过滤器4使用时,乳化液从过滤器4进口411进入滤芯42,因滤芯42管体内设置有盲孔421,乳化液从滤芯42管体上的缝隙422流出,然后经过滤芯42管体和保护套41之间的间隙,从过滤器4出口412流出,其中的杂质被缝隙422过滤,留在盲孔421内。当缝隙422被堵塞时,反方向通入乳化液冲洗即可,无需停机清理或更换滤芯42,不仅节省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组对称分布的缝隙422有利于对进入滤芯42的乳化液进行快速有效的过滤,本实用新型滤芯42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不易破损。

进一步,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乳化液马达1输出轴两侧的两个扶圈2,扶圈2包括扶杆一21和铰接设置在扶杆一21两端的扶杆二22,扶杆二22上移动设置有防振把手23。

进一步,防振把手23包括设置在扶杆二22两侧的套筒231,扶杆二2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扣232,套筒231上侧设置有弹簧233,弹簧233顶端与手柄234连接。

进一步,手柄234外侧设置有橡胶套。

当钻机不使用时,把铰接设置在扶杆一21上的扶杆二22折叠,这样就减小了钻机所占的体积,方便携带;通过第一卡扣232和套筒231可以调节防振把手23在扶杆二22上的位置,有利于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调节两个防振把手23之间的距离,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钻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操作人员长时间使用会有不舒适感,防振把手23上设置的弹簧233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从钻机传递给操作人员的振动力度,从而增加钻机使用的舒适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铰接设置在控制阀6上的操纵杆7,且在铰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扣71。

钻机不使用时,将铰接在控制阀6上的操纵杆7折叠,进一步减小钻机占用的空间,当钻机工作时,第二卡扣71用于固定操纵杆7与控制阀6的连接,防止意外折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