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套管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完井套管井口坐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完成后,向井内下入完井套管,如附图1所示,完井套管依次穿过底部法兰、双公接头、技术套管等直至到达井内设计位置,最上端的完井套管伸出底部法兰,直连防喷器。以这种方式固定完井套管时,在固井阶段,固井循环水泥浆会通过完井套管外侧的环空向上返出,返出的固井循环水泥浆在压力作用下上窜至防喷器位置,上窜的水泥浆容易使防喷器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完井套管井口坐挂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井口套管固定装置存在上窜的固井循环水泥浆容易使防喷器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完井套管井口坐挂装置,包括套管悬挂器、四通法兰、双向接头、上接头、压盖,在四通法兰的上部内侧设置有能坐挂套管悬挂器的坐挂锥台,套管悬挂器坐在坐挂锥台上,在坐挂锥台下方的四通法兰上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泥浆返出孔,双向接头的上部与泥浆返出孔下方的四通法兰固定在一起,双向接头的下部与上接头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压盖限位安装在上接头的中部外侧。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套管悬挂器的上部内侧设置有呈上宽下窄的上悬挂导斜面,在上悬挂导斜面内设置有螺纹;在套管悬挂器的下部内侧设置有呈上窄下宽的下悬挂导斜面,在下悬挂导斜面内设置有螺纹;上悬挂导斜面与下悬挂导斜面之间的悬挂器内径均小于上悬挂导斜面以及下悬挂导斜面的内径,并且上悬挂导斜面与下悬挂导斜面之间的悬挂器内径与完井套管的内径相同。
上述套管悬挂器的外侧沿圆周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套管悬挂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与坐挂锥台配合的配合锥台。
上述泥浆返出孔采用螺纹孔;在连接孔与四通法兰中心轴之间的四通法兰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一道的端部密封槽。
上述双向接头采用双公接头,四通法兰的下部内侧与双公接头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双公接头的下部与上接头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上接头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内限位环台,在上接头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外径大于压盖套装孔内径的外限位凸台,压盖套装在外限位凸台上方的上接头外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由于套管悬挂器的阻隔作用,井内的固井循环泥浆只能通过泥浆返出孔返出,从而阻止固井循环泥浆上窜至防喷器位置,则避免了防喷器由于上返固井循环泥浆导致的堵塞,避免了防喷器由此发生的故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井口套管固定装置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部法兰,2为套管悬挂器,3为四通法兰,4为双向接头,5为上接头,6为压盖,7为坐挂锥台,8为泥浆返出孔,9为上悬挂导斜面,10为套管头下接头,11为密封圈,12为配合锥台,13为连接孔,14为端部密封槽,15为内限位环台,16为外限位凸台,17为技术套管,18为完井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2所示,该完井套管井口坐挂装置包括套管悬挂器2、四通法兰3、双向接头4、上接头5、压盖6,在四通法兰3的上部内侧设置有能坐挂套管悬挂器2的坐挂锥台7,套管悬挂器2坐在坐挂锥台7上,在坐挂锥台7下方的四通法兰3上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泥浆返出孔8,双向接头4的上部与泥浆返出孔8下方的四通法兰3固定在一起,双向接头4的下部与上接头5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压盖6限位安装在上接头5的中部外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接头5下部与技术套管17焊接在一起,压盖6下部与套管头下接头10连接在一起,防喷器通过法兰与四通法兰3固定安装在一起,钻井完成后,不需要拆下防喷器即可下入完井套管18,下至最后一根完井套管18时(即井内完井套管18下至设计位置时),最后一个完井套管18连接套管悬挂器2,然后将套管悬挂器2坐在坐挂锥台7上,由于套管悬挂器2的阻隔作用,井内的固井循环泥浆只能通过泥浆返出孔8返出,从而阻止固井循环泥浆上窜至防喷器位置,则避免了防喷器由于上返固井循环泥浆导致的堵塞,避免了防喷器由此发生的故障。
同时在压裂施工时,压裂液穿过完井套管18,因此,只有完井套管18承压,技术套管17以及上接头5与技术套管17的焊接处都不承压,提高了井口抗压能力。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完井套管井口坐挂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所示,在套管悬挂器2的上部内侧设置有呈上宽下窄的上悬挂导斜面9,在上悬挂导斜面9内设置有螺纹;在套管悬挂器2的下部内侧设置有呈上窄下宽的下悬挂导斜面,在下悬挂导斜面内设置有螺纹;上悬挂导斜面9与下悬挂导斜面之间的悬挂器内径均小于上悬挂导斜面9以及下悬挂导斜面的内径,并且上悬挂导斜面9与下悬挂导斜面之间的悬挂器内径与完井套管18的内径相同。
上悬挂导斜面9的设置,便于套管悬挂器2与其上部的工具连接。下悬挂导斜面的设置。便于套管悬挂器2与完井套管18连接。
如附图2所示,在套管悬挂器2的外侧沿圆周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1;在套管悬挂器2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与坐挂锥台7配合的配合锥台12。
密封槽以及配合锥台12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套管悬挂器2与四通法兰3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有效防止上返固井循环泥浆与防喷器接触,有效避免了防喷器发生堵塞。
如附图2所示,泥浆返出孔8采用螺纹孔;在四通法兰3的上部法兰盘处沿圆周间隔设置有连接孔13;在连接孔13与四通法兰3中心轴之间的四通法兰3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一道的端部密封槽14。
在为螺纹孔的泥浆返出孔8处连接有闸阀,根据实际需要,打开泥浆返出孔8。
四通法兰3通过连接孔13(螺纹孔等)与防喷器通过连接件(紧固件等)连接。端部密封槽14内安装密封件后,可以提高四通法兰3与防喷器之间的密封性能。
根据需要,双向接头4采用双公接头,四通法兰3的下部内侧与双公接头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双公接头的下部与上接头5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如附图2所示,在上接头5的中部内侧设置有内限位环台15,在上接头5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外径大于压盖6套装孔内径的外限位凸台16,压盖6套装在外限位凸台16上方的上接头5外侧。
内限位环台15同时对双公接头和技术套管17起到限位作用。
外限位凸台16对压盖6起到限位作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