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灌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219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油管灌注阀的技术领域,是一种连续油管灌注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外,连续油管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田钻井、完井、修井、测井等作业领域,在油气田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管柱的底部为封闭的工具,而作业时又需向连续油管内注入液体达到一定的泵压,因此需要通过地面上的充装管线往连续油管内注液,当连续油管内充满液体时,需要及时关闭充装管线上的注液阀,停止注液过程,目前判断连续油管内是否注满液体的方法,一是靠工人自己的操作经验,二是在充装管线上安装一种能判断出液体是否充满的灌装阀,由于我国正处在连续油管技术的起步阶段,因此国内连续油管作业配套工具的研发相对滞后,所以这类灌装阀大都依靠进口且其内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缺少一种简单直观、性能稳定的灌注阀,因此连续油管作业的施工可靠性有限,施工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油管灌注阀,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缺少一种简单直观、性能稳定的注液阀,进而导致连续油管作业的施工可靠性有限,施工风险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连续油管灌注阀包括上接头、芯轴、下接头、阀套,上接头、芯轴、下接头、阀套都呈圆筒状,上接头上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段,芯轴的上端插接在上接头的内部,在芯轴的外壁与上接头的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一段环形流道,沿上接头下端外壁的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环形流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都固定安装有堵丝,环形流道上方的芯轴上端内壁与上接头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接头下方的芯轴外壁上沿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上接头下方的芯轴外侧配合安装有能遮挡第二通孔的上阀芯筒,上阀芯筒的下端一体固定连接有外凸的环形限位台,环形限位台内沿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防转螺钉,防转螺钉顶压在上阀芯筒的外壁上,上阀芯筒的外侧设置有与上阀芯筒配合安装的阀套,阀套的上端内壁与上接头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芯轴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沿环形限位台下端面的外沿一体固定有下阀芯筒,下阀芯筒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下阀芯筒的下端内壁与下接头的上端外壁螺纹连接,下阀芯筒的内壁与芯轴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段滑移间隙,在下接头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一段第二外螺纹段。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接头内螺纹段下方的上接头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内台肩,或/和,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之间的下接头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外台肩。

上述芯轴的上端外壁与上接头的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一密封圈,上接头的下端外壁与阀套的上端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二密封圈,在沿第二通孔上、下两侧的上阀芯筒内壁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道第三密封圈,上阀芯筒的外壁与阀套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四密封圈,芯轴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的上端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五密封圈,或/和,在外台肩的下端面与第二外螺纹段间的下接头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道第六密封圈。

上述芯轴的上端外壁与上接头的内壁间为螺纹连接,上接头的下端外壁与阀套的上端内壁间为螺纹连接,芯轴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上端内壁间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在连续油管灌装前,先卸下堵丝与防转螺钉,再旋拧第一外螺纹段上的下阀芯筒,进而带动上阀芯筒逐渐向下移动,第一通孔、环形流道、第二通孔共同构成通道就会与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连通,当有大量液体从此通道流出时,就表明连续油管内已经充满液体,应当关闭充液管线,最后将下堵丝、防转螺钉、上阀芯筒恢复原状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及时判断出连续油管内是否充满液体,减小了施工风险,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芯轴,3为下接头,4为阀套,5为环形流道,6为第一通孔,7为堵丝,8为第二通孔,9为上阀芯筒,10为环形限位台,11为防转螺钉,12为下阀芯筒,13为第一外螺纹段,14为滑移间隙,15为第二外螺纹段,16为内台肩,17为外台肩,18为第一密封圈,19为第二密封圈,20为第三密封圈,21为第四密封圈,22为第五密封圈,23为第六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连续油管灌注阀包括上接头1、芯轴2、下接头3、阀套4,上接头1、芯轴2、下接头3、阀套4都呈圆筒状,上接头1上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段,芯轴2的上端插接在上接头1的内部,在芯轴2的外壁与上接头1的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一段环形流道5,沿上接头1下端外壁的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环形流道5连通的第一通孔6,在第一通孔6内都固定安装有堵丝7,环形流道5上方的芯轴2上端内壁与上接头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接头1下方的芯轴2外壁上沿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8,上接头1下方的芯轴2外侧配合安装有能遮挡第二通孔8的上阀芯筒9,上阀芯筒9的下端一体固定连接有外凸的环形限位台10,环形限位台10内沿圆周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防转螺钉11,防转螺钉11顶压在上阀芯筒9的外壁上,上阀芯筒9的外侧设置有与上阀芯筒9配合安装的阀套4,阀套4的上端内壁与上接头1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芯轴2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3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沿环形限位台10下端面的外沿一体固定有下阀芯筒12,下阀芯筒12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13,下阀芯筒12的下端内壁与下接头3的上端外壁螺纹连接,下阀芯筒12的内壁与芯轴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段滑移间隙14,在下接头3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一段第二外螺纹段15。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接头1与下接头3连入到连续油管的充装管线上,当需要开始充装时,先卸下堵丝7与防转螺钉11,再旋拧第一外螺纹段13上的下阀芯筒12,使上阀芯筒9逐渐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通孔8摆脱上阀芯筒9的遮挡而完全露出,此时第一通孔6、环形流道5、第二通孔8共同构成通道就会与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连通,然后打开注液阀,被充装的液体会从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穿过,当有液体从第一通孔6、环形流道5、第二通孔8形成的通道大量流出时,就表明连续油管内的液体已经完全充满,此时操作工人就可以关闭充装管线上的注液阀,停止注液,然后再通过旋拧下阀芯筒12,将上阀芯筒9回复至原位,关闭由第一通孔6、环形流道5、第二通孔8形成的通道,最后再将堵丝7与防转螺钉11回装至原位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直观、及时地判断出连续油管内是否充满液体,减小了施工风险,适合大范围推广。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连续油管灌注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上接头1内螺纹段下方的上接头1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内台肩16,或/和,第一外螺纹段13与第二外螺纹段15之间的下接头3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外台肩17。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两端分别会连有上管柱、下管柱,而内台肩16的设置可以对上管柱的下端面形成有力支撑,外台肩17的设置可以对下管柱的上端面形成有力支撑,进而使上管柱与下管柱能够抵御本实用新型的轴向震动,能够保证整个充装过程的顺利完成,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的稳定。

如附图1所示,芯轴2的上端外壁与上接头1的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一密封圈18,上接头1的下端外壁与阀套4的上端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二密封圈19,在沿第二通孔8上、下两侧的上阀芯筒9内壁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道第三密封圈20,上阀芯筒9的外壁与阀套4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四密封圈21,芯轴2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3的上端内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第五密封圈22,或/和,在外台肩17的下端面与第二外螺纹段15间的下接头3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一道第六密封圈23。这样可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密封性能,在给连续油管充液时能够承受较高的液体压力,使充装作业能够安全、高效的顺利完成,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的稳定。

如附图1所示,芯轴2的上端外壁与上接头1的内壁间为螺纹连接,上接头1的下端外壁与阀套4的上端内壁间为螺纹连接,芯轴2的下端外壁与下接头3上端内壁间为螺纹连接。

这样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拆卸与安装过程,有利于后期的保养与维修。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