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膛式卸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6457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滑膛式卸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膛式卸钎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采用钻孔爆破方式进行开挖的工程中,凿岩机、钎杆和钎头是最主要的凿岩工具,利用凿岩机提供的冲击力和扭矩,通过钎杆传递到钎头冲击岩石,达到破岩的目的。目前,钎头与钎杆通常都使用内锥形连接方式,即钎杆的钎梢呈外锥形,钎头的裤体呈内锥形,借助钎头裤体与钎杆钎梢之间接触面的摩擦力实现固定连接,其连接属于静配合连接。钎头的安装与拆卸,是凿岩工作中经常性的操作。传统的卸钎作业,几乎都是使用铁锤反复大力锤击钎头裤体,使钎头与钎杆逐渐脱离以实现卸钎。但是上述利用铁锤锤击钎头的卸钎方式费时、费力并且还会因反复锤击钎头裤体而易导致钎头裤体变形、裂裤等非正常损坏和钎梢断裂等问题,缩短钎具的正常使用寿命,增加凿岩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钎头,同时大幅降低卸钎过程中对钎头裤体和钎杆造成损伤的卸钎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滑膛式卸钎器,所述卸钎器整体呈柱状,沿卸钎器的轴向设置有贯通的槽口,所述槽口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槽口大小与需拆卸钎头的钎杆大小相配,并且当卸钎器通过槽口套设于钎杆上以后,卸钎器可沿钎杆的轴向滑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槽口为内六角形槽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槽口的口部呈喇叭口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喇叭口结构的张角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膛式卸钎器,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和携带方便。在进行卸钎作业时只需要将相应大小的卸钎器通过槽口套设在相应的钎杆上,然后借助钎杆的导向上下滑动卸钎器,利用卸钎器对钎头的冲击作用实现卸钎。并且由于卸钎器可直接与钎杆导向配合,可避免对钎杆的损伤;同时卸钎器整体呈大致包围钎杆的结构,因此在卸钎过程中,卸钎器冲击在钎头库体上的力将更加均匀、分散,进而可降低对钎头冲击偏心作用力,降低对钎头的破坏,提高钎头、钎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膛式卸钎器与需拆卸钎头的钎杆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膛式卸钎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膛式卸钎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卸钎器1、槽口2、钎头3、钎杆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膛式卸钎器,所述卸钎器1整体呈柱状,沿卸钎器1的轴向设置有贯通的槽口2,所述槽口2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槽口2大小与需拆卸钎头3的钎杆4大小相配,并且当卸钎器1通过槽口2套设于钎杆4上以后,卸钎器1可沿钎杆4的轴向滑动。当需要拆卸钎头3时,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钎器1通过槽口2套设于钎杆4上,然后借助外力上下往复的快速滑动卸钎器1,利用卸钎器1的下端头冲击钎头3,以实现卸除钎头3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滑膛式”卸钎器,指的是卸钎器1与钎杆4之间通过滑动导向配合的结构实现卸钎作业。

更优选的,考虑到通常情况下钎杆4的外轮廓面的横截面一般为呈正六边形结构,为了便于卸钎器1的槽口2能有效地与钎杆4配合,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槽口2为内六角形槽口,具体形状可参照附图2和附图3中所示。

当然,不失一般性,为了确保当卸钎器1通过槽口2套设在钎杆4上以后能有效地沿钎杆4的轴向滑动,卸钎器1的槽口2的尺寸大小应当略大于钎杆4的外轮廓大小,即当卸钎器1套在钎杆4上后,可留有一定的间隙;并且槽口2对应的内壁面应当尽量加工得足够光滑,以降低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另外,为了便于将槽口2有效地套入钎杆4上,可进一步将槽口2的口部设置为呈喇叭口结构,即略微扩张的形状,如附图3中所示。更具体的,其喇叭口结构的张角可设置在10°~15°的范围内;如在附图3所示的夹角θ,其大小为喇叭口结构的张角的一半;例如当设置喇叭口结构的张角为10°时,可通过设置槽口2上、下两侧的夹角θ为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