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滑道的附墙卡座。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时,需预先架设模板,常用的模板结构是在预制墙体的两侧架设两块模板,再用穿墙螺栓于两模板间连接,以承接两模板间混凝土的侧压力;目前使用的模板往往面积大、体积较大,仅通过穿墙螺栓固定不牢靠,且模板的底部受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往往向外侧移动、偏位,导致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墙体成形不平整,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的带滑道的附墙卡座,解决墙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模板松动、偏位影响而导致上下层墙体偏位、墙体成型不平整、整体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滑道的附墙卡座,用于在混凝土墙体的上方支设模板,所述附墙卡座包括预埋杆件、底座、支撑部及限位部;
所述预埋杆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所述预埋杆件的端部伸出所述混凝土墙体;
所述底座的一侧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限位部的上部高出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所述限位部的上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及所述混凝土墙体界定形成容置所述模板的限位空间,所述模板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抵顶部,所述抵顶部抵顶于所述模板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模板的底端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模板沿所述混凝土墙体方向延伸并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
所述支撑部成形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滑道,所述限位部成形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滑道,所述预埋杆件的端部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滑道及所述第二滑道,令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相对所述预埋杆件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模板的定位高度,所述预埋杆件的末端与所述限位部固定,以通过所述预埋杆件与所述限位部的拉结紧固力量使得所述限位部、所述抵顶部对所述模板施加朝向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作用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二支撑件,所述二支撑件之间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滑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件包括垂直固定的竖向分部及水平分部,所述竖向分部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竖向分部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所述水平分部固定于所述竖向分部的顶端并朝向所述限位部延伸。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平行设置的二倒l形圆钢,所述倒l形圆钢的水平分部支撑所述模板,所述倒l形圆钢的竖向分部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所述倒l形圆钢的竖向分部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倒u形扁钢,所述倒u形扁钢包括相对的二支脚及固定于所述二支脚顶端的连接杆,所述二支脚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倒u形扁钢的倒u形槽形成所述第二滑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件为穿墙螺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件与所述限位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紧固件呈长条状,所述紧固件的中部开设有螺孔,所述穿墙螺栓穿置所述螺孔与所述紧固件紧固,所述紧固件的两端通过所述穿墙螺栓与所述螺孔的紧固力量抵顶所述倒u形扁钢的二支脚以令所述调节组件紧固于所述混凝土墙体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山型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为木方。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调节组件通过u型扁钢、l形圆钢、螺杆螺母组件及山型卡组接形成,结构简单、材料易得,通过山型卡与穿墙螺杆的拉结紧固对木方及模板施加水平向力,从而紧固模板接缝位置;通过上下移动所述调节组件对模板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准确有效地对外墙模板进行定位,保证上下层墙体浇筑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滑道的附墙卡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滑道的附墙卡座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预埋杆件1;螺母11;底座21;支撑部22;第一滑道221;竖向分部222;水平分部223;限位部23;第二滑道231;支脚232;连接杆233;混凝土墙体3;模板4;抵顶部41;紧固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滑道的附墙卡座,用于在混凝土墙体3的上方支设模板4,通过在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模板4以接续浇筑形成混凝土墙体,在所述模板4的底部设置所述附墙卡座,在所述模板区域内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所述模板4受到所述混凝土的侧压力作用,所述附墙卡座对所述模板4产生与所述侧压力相反的作用力以防止所述模板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动、偏位。
所述附墙卡座包括预埋杆件1、底座21、支撑部22及限位部23,其中:
所述预埋杆件1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内,所述预埋杆件1的端部伸出所述混凝土墙体3。
所述底座21的一侧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3,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限位部23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21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部22设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与所述限位部23之间,所述限位部23的上部高出于所述支撑部22的顶部,所述限位部23的上部、所述支撑部22的顶部及所述混凝土墙体3界定形成容置所述模板4的限位空间,所述模板4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抵顶部41,所述抵顶部41抵顶于所述模板4与所述限位部23之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41为木方,所述模板4的底端设于所述支撑部22上,所述模板4沿所述混凝土墙体3方向延伸并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3。
所述支撑部22成形有竖向延伸的第一滑道221,所述限位部23成形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滑道231,所述预埋杆件1的端部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滑道221及所述第二滑道231,令所述第一滑道221、所述第二滑道231相对所述预埋杆件1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模板4的定位高度,所述预埋杆件4的末端与所述限位部23固定,以通过所述预埋杆件1与所述限位部23的拉结紧固力量使得所述限位部23、所述抵顶部41对所述模板4施加朝向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作用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包括平行设置的二支撑件,所述二支撑件之间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滑道221;具体地,各所述支撑件包括垂直固定的竖向分部222及水平分部223,所述竖向分部22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21固定,所述竖向分部222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3,所述水平分部223固定于所述竖向分部222的顶端并朝向所述限位部23延伸;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为平行设置的二倒l形圆钢,所述倒l形圆钢的水平分部223支撑所述模板4,所述倒l形圆钢的竖向分部222抵顶所述混凝土墙体3,所述倒l形圆钢的竖向分部222底端与所述底座21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为倒u形扁钢,所述倒u形扁钢包括相对的二支脚232及固定于所述二支脚232顶端的连接杆233,所述二支脚232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21固定,所述倒u形扁钢的倒u形槽形成所述第二滑道23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为水平设置的u形扁钢,水平u形扁钢的二支脚末端成形有开孔,所述倒u形扁钢的二支脚末端成形有开孔,所述水平u形扁钢与所述倒u形扁钢的二支脚通过螺杆20穿置所述穿孔与螺母201连接紧固,所述螺母201紧固于所述螺杆20的两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件1为穿墙螺栓,所述预埋杆件1与所述限位部23通过紧固件5固定,较优地,所述穿墙螺杆与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连接位置设有螺母11,所述螺母11的边缘抵顶所述二l形圆钢以令所述二l形圆钢与所述混凝土墙体3之间连接紧固;所述紧固件5呈长条状,所述紧固件5的中部开设有螺孔,所述穿墙螺栓穿置所述螺孔与所述紧固件5紧固,所述紧固件5的两端通过所述穿墙螺栓与所述螺孔的紧固力量抵顶所述倒u形扁钢的二支脚232以令所述调节组件2紧固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5为山型卡。
本发明附图所示为混凝土墙体的单侧支模,所述附墙卡座也可以用于在混凝土墙体3上方两侧进行支设模板4,通过一根穿墙螺杆贯穿所述混凝土墙体3及所述混凝土墙体3两侧的模板4,所述穿墙螺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模板4,所述模板4的相对外侧分别设置所述所述底座21、所述支撑部22及所述限位部23,在两侧模板4之间浇筑混凝土,所述两侧模板4受所述混凝土的侧向力作用有向其相对外侧移动的趋势,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穿墙螺栓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5螺接紧固,依靠所述穿墙螺杆与紧固件5的拉结紧固力量,所述限位部23、所述抵顶部41对所述模板4施加与所述侧向力相反的作用力以抵抗所述模板4向外侧移动的趋势,实现防止所述模板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偏位,导致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墙体整体性差的技术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