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422发布日期:2018-08-10 19:2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属于水平井完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完善,水平井对于提高单井产量、增大单井控制储量和提高油藏采收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水平井已经成为国外油气藏开发的首选方式,国内的中海油、胜利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等油田公司不断在勘探成熟区实施水平井钻井作业,而这些油气藏大多数含底水,储层疏松,需要进行堵水和防砂作业,目前对于底水砂岩油气藏水平井完井一般下入筛管/衬管或采用砾石充填进行防砂,但对控制底水锥进和后期堵水作业却难有良策。研究表明,水平井跟端压降速率最快,因此底水锥进速度快,水平井跟端过早水淹,致水平井后半段大量残余油气难以采出,降低油藏采收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由于设有均压管,可以对相邻的筛管位置的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出现底水突进,影响出油率,由于设有割缝外管,可以在生产时使管外砂粒在环空构成良好的、具有渗率性的砂桥,能够减小油气流入的阻力,减少产量损失,由于设有封隔器,可以将连通管的两端进行分隔,可以有效的对管柱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对产层进行分隔,使封隔器两侧形成独立空间,不影响其他产层进行开采,由于设有筛网,可以防止砂石进入连通管,对连通管形成堵塞,影响连通管的平衡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包括水泥环,所述水泥环内腔设有悬挂器,所述水泥环通过悬挂器连接有油层套管,所述油层套管底部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一端连接有筛管与均压管,且所述筛管与均压管均设于油层内,所述筛管与均压管为交替设置,所述筛管与均压管之间通过安全接头连接,所述筛管外侧设有割缝外管,所述均压管外侧设有连通管,所述割缝外管与连通管内腔设有内管,所述割缝外管与内管连通,所述均压管两端均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通过均压管连通,所述均压管外侧套设有封隔器,且所述封隔器设于相邻所述通孔之间,所述油层下方为底水层,所述内管一端设有封堵。

进一步而言,所述水泥环与悬挂器之间设有表层套管,且所述悬挂器固定在表层套管内壁。

进一步而言,所述均压管的长度是筛管长度的3-4倍,所述均压管与筛管内腔的内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封隔器设于连通管外侧中部,相邻所述封隔器之间的距离相。

进一步而言,所述割缝外管的缝隙宽度为0.2-0.5mm。

进一步而言,所述通孔内腔设有筛网,所述筛管5外侧套设有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均压管,可以对相邻的筛管位置的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出现底水突进,影响出油率,由于设有割缝外管,可以在生产时使管外砂粒在环空构成良好的、具有渗率性的砂桥,能够减小油气流入的阻力,减少产量损失,由于设有封隔器,可以将连通管的两端进行分隔,可以有效的对管柱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对产层进行分隔,使封隔器两侧形成独立空间,不影响其他产层进行开采,由于设有筛网,可以防止砂石进入连通管,对连通管形成堵塞,影响连通管的平衡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均压管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筛管结构图。

图中标号:1、水泥环;2、悬挂器;3、油层套管;4、弯折部;5、筛管;6、均压管;7、油层;8、安全接头;9、割缝外管;10、连通管;11、内管;12、通孔;13、封隔器;14、底水层;15、封堵;16、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底水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井管柱,包括水泥环1,所述水泥环1内腔设有悬挂器2,所述水泥环1通过悬挂器2连接有油层套管3,所述油层套管3底部为弯折部4,所述弯折部4一端连接有筛管5与均压管6,可以对相邻的筛管5位置的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出现底水突进,影响出油率,且所述筛管5与均压管6均设于油层7内,所述筛管5与均压管6为交替设置,所述筛管5与均压管6之间通过安全接头8连接,所述筛管5外侧设有割缝外管9,可以在生产时使管外砂粒在环空构成良好的、具有渗率性的砂桥,能够减小油气流入的阻力,减少产量损失,所述均压管6外侧设有连通管10,所述割缝外管9与连通管10内腔设有内管11,所述割缝外管9与内管11连通,所述均压管6两端均设有通孔12,且所述通孔12通过均压管6连通,所述均压管6外侧套设有封隔器13,可以将连通管10的两端进行分隔,可以有效的对管柱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对产层进行分隔,使封隔器13两侧形成独立空间,不影响其他产层进行开采,且所述封隔器13设于相邻所述通孔12之间,所述油层7下方为底水层14,所述内管11一端设有封堵15。

所述水泥环1与悬挂器2之间设有表层套管,且所述悬挂器2固定在表层套管内壁,所述均压管6的长度是筛管5长度的3-4倍,所述均压管6与筛管5内腔的内管11为一体结构,所述封隔器13设于连通管10外侧中部,相邻所述封隔器13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割缝外管9的缝隙宽度为0.2-0.5mm,所述通孔12内腔设有筛网16,可以防止砂石进入连通管10,对连通管10形成堵塞,影响连通管的平衡效果,所述筛管5外侧套设有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进行油气开采时设置均压管6,可以对相邻的筛管5位置的压力进行平衡,避免出现底水突进,影响出油率,割缝外管9可以在生产时使管外砂粒在环空构成良好的、具有渗率性的砂桥,能够减小油气流入的阻力,减少产量损失,封隔器13可以将连通管10的两端进行分隔,可以有效的对管柱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对产层进行分隔,使封隔器13两侧形成独立空间,不影响其他产层进行开采,筛网16可以防止砂石进入连通管10,对连通管10形成堵塞,影响连通管的平衡效果。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