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口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777发布日期:2019-07-27 11:0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水源井口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源井口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水源井为开采地下水而钻凿的井。一般分为浅井和深井两大类。在石油钻采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需求,经常需要通过水源井给系统给水。

然而在传统水源井口装置由于无安装相应油管扶正器,管柱下放和省产过程中容易造成井下油管偏移窜动,与套管行程应摩擦,造成油管破损影响供水,或套管破损,对井口造成破坏;同时传统水源井口装置由于无安装特制油管扶正器,电缆下放过程中容易卡阻断裂和缠绕油管,造成安全事故影响生产;统水源井口装置由于没有安装防倒流装置(微阻缓闭止回阀),在井下泵组停止运行时,系统内液流会回流至井内,造成液流损失;并且在二次启动时,泵组将消耗极大电能和时间首先注满输液管线,造成极大的电能损耗;传统水源井口装置只想供水系统供水,无法精密测量液体流量和系统内压,对自动化生产的改革,具有滞后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新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源井口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源井口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源井口装置,包括两个的闸阀20,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两个闸阀20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法兰式三通3,与法兰式三通3 的第三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12,与微阻缓闭止回阀12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异径三通11,与异径三通11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法兰式带螺纹的弯头短节7;在异径三通11上还设有压力测量组件;在闸阀20与法兰式三通3连通处还设有流量计4;所述弯头短节7远离异径三通11的一端与接口装置螺接。

所述压力测量组件包括压力表9、压力表阀10,在压力表9与异径三通11连通管道上设有压力表阀10。

优选的,所述流量计4为电磁式漩涡流量计。

进一步的,接口装置包括油管挂8、井口法兰盘5、双公短节6;所述油管挂8底端一体设置有井口法兰盘5;所述双公短节6由油管挂8底端穿入固定;所述油管挂8顶端内设有螺纹。

所述油管挂8顶端内设有的螺纹与弯头短节7远离异径三通11 的一端外设有的螺纹形成螺旋副。

包含水源井口装置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包括水源井装置1、油管组件;所述水源井装置的双公短节6与油管组件相连;所述油管组件包括与双公短节6连通的油管30、套设在油管30上的油管接箍 40、套设在油管30上的至少一个的油管扶正器2、与油管30连通的泵组60;所述泵组60通过线缆50与外界电源、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管30上设有两个油管扶正器2。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扶正器2中心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扶正器2中心通孔横截面为雪花形通孔21。

所述线缆50穿过所述油管扶正器2的中心通孔与外界电源、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传统水源井管柱偏磨破损,从而造成内漏和泄压,影响供水流量和压力;有效避免缆线缠绕,造成安全事故;并且该装置配装的电磁式漩涡流量计和压力表能有效和精密的检测系统内压和供液状态,为注水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源井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源井口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扶正器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源井口装置,包括两个的闸阀20,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两个闸阀20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法兰式三通3,与法兰式三通3的第三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12,与微阻缓闭止回阀12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异径三通11,与异径三通11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法兰式带螺纹的弯头短节7;在异径三通11上还设有压力测量组件;在闸阀20与法兰式三通3连通处还设有流量计4;所述弯头短节7远离异径三通11的一端与接口装置螺接。

所述压力测量组件包括压力表9、压力表阀10,在压力表9与异径三通11连通管道上设有压力表阀10。

优选的,所述流量计4为电磁式漩涡流量计。

接口装置包括油管挂8、井口法兰盘5、双公短节6;所述油管挂8底端一体设置有井口法兰盘5;所述双公短节6由油管挂8底端穿入固定;所述油管挂8顶端内设有螺纹。

所述油管挂8顶端内设有的螺纹与弯头短节7远离异径三通11 的一端外设有的螺纹形成螺旋副。

同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源井智能组合装置,包括水源井装置1、油管组件;所述水源井装置的双公短节6与油管组件相连;所述油管组件包括与双公短节6连通的油管30、套设在油管30上的油管接箍40、套设在油管30上的至少一个的油管扶正器2、与油管30连通的泵组60;所述泵组60通过线缆50与外界电源、控制系统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油管30上设有两个油管扶正器2,所述油管扶正器2中心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角形,线缆50穿过所述油管扶正器2的中心通孔与外界电源、控制系统电连接。线缆 50由多角形的边角处穿过,与外界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油管30上设有两个油管扶正器2,所述油管扶正器2中心通孔横截面为雪花形通孔21,所述线缆50穿过所述油管扶正器2的中心通孔与外界电源、控制系统电连接。

设置雪花形通孔21可以使得电缆下放过程不容易卡阻断裂和缠绕油管。

在使用时,泵组60安装于油管30前端,随油管30下放至井底,每节油管30中间安装油管扶正器2,泵组60的线缆50穿过油管扶正器2安装于油管30上,随油管30和泵组60下放至井内,当泵组 60到达指定位置后,将水源井口装置的双公短节6与油管30对接安装于井口套管上,并且线缆50穿过水源井口装置与动力和控制电缆对接,水源井口装置的出液口与注水系统对接;需要向注水系统供液时向泵组60供电,使泵组60开始工作,并向注水系统供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