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0586发布日期:2019-07-13 08: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或煤层气开采领域的螺杆泵排液管柱,特别是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可在石油工业的油井或煤层气井的排液举升中使用。



背景技术:

地面驱动螺杆泵排液系统有着体积小、维护和管理方便、系统效率高等优点,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油田勘探开发和煤层气排采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的螺杆泵排液管柱底部都带有油管锚这一种大直径工具,使得螺杆泵排液管柱不宜下入产层或者距离产层太近,否则存在较大的被砂埋卡钻的风险。

为了消除上述被砂埋卡钻的风险,就要在产层附近的管柱中去掉油管锚,为防止管柱卸扣,目前也有采用反扣油管连接的做法,就是通过接箍将常规油管的正扣连接改为接箍及油管都用反扣连接,螺杆泵的定子与转子采用正旋配合。但因管柱外面带有接箍,造成管柱外径多处带有增大的外径段,仍不能完全消除埋卡生产管柱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可以有效防止螺杆泵排液管柱被埋卡,解决螺杆泵排液管柱下入或下过产层时存在的埋卡管柱的隐患问题,消除埋卡管柱带来的后患,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有以下两种方案:

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包括常规油管接箍、尾管和抽油杆,螺杆泵设有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吸液口设在尾管上面,抽油杆与螺杆泵转子连接并带动螺杆泵转子在螺杆泵定子内运动;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均为左旋啮合,螺杆泵定子本体的顶部螺纹是左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左旋螺纹自下而上连接由直连油管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由常规油管接箍和常规油管组成的常规油管段以及井口悬挂器;螺杆泵转子本体顶部是左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左旋螺纹与抽油杆连接,螺杆泵的地面驱动装置也使用左旋螺纹。

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包括常规油管接箍、尾管和抽油杆,螺杆泵设有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吸液口设在尾管上面,抽油杆与螺杆泵转子连接并带动螺杆泵转子在螺杆泵定子内运动;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均为左旋啮合,螺杆泵定子本体的顶部螺纹是右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右旋螺纹自下而上连接由直连油管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由常规油管接箍和常规油管组成的常规油管段以及井口悬挂器;螺杆泵转子本体顶部是右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右旋螺纹与抽油杆连接,螺杆泵的地面驱动装置也使用右旋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种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因为管柱下方外部没有增加外径的部件,使用的是由直连油管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均能够有效防止沉淀物和砂粒埋卡造成的卡钻。因此可以将管柱下入产层或下至产层以下进行排液,最大限度地挖掘产层的产能,可以大大提高低产层的采收效率。同时能够消除埋卡管柱带来的后患,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两种排液管柱中,连接螺纹不一样,其结构和工作原理都一样,由于排液管柱底部不用油管锚,所以螺杆泵定子与螺杆泵转子之间均能够采用左旋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不额外增加管柱成本,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包括常规油管接箍2、尾管10和抽油杆5,螺杆泵设有螺杆泵转子6和螺杆泵定子7,吸液口8设在尾管10上面,抽油杆5与螺杆泵转子6连接并带动螺杆泵转子6在螺杆泵定子7内运动;螺杆泵转子6和螺杆泵定子7均为左旋啮合,螺杆泵定子7本体的顶部螺纹是左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左旋螺纹自下而上连接由直连油管4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由常规油管接箍2和常规油管1组成的常规油管段以及井口悬挂器;螺杆泵转子6本体顶部是左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左旋螺纹与抽油杆5连接,螺杆泵的地面驱动装置也使用左旋螺纹。

由所述直连油管4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的长度是预计被埋卡管段的长度。

由所述常规油管接箍2和常规油管1组成的常规油管段中还能够连接油管锚3,连接了油管锚3的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油管锚3上方的常规油管段中的螺纹能够使用右旋螺纹连接至井口悬挂器。

防埋卡螺杆泵排液管柱包括常规油管接箍2、尾管10和抽油杆5,螺杆泵设有螺杆泵转子6和螺杆泵定子7,吸液口8设在尾管10上面,抽油杆5与螺杆泵转子6连接并带动螺杆泵转子6在螺杆泵定子7内运动;螺杆泵转子6和螺杆泵定子7均为左旋啮合,螺杆泵定子7本体的顶部螺纹是右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右旋螺纹自下而上连接由直连油管4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由常规油管接箍2和常规油管1组成的常规油管段以及井口悬挂器;螺杆泵转子6本体顶部是右旋螺纹并且依次通过右旋螺纹与抽油杆5连接,螺杆泵的地面驱动装置也使用右旋螺纹。

由所述直连油管4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的长度是预计被埋卡管段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种排液管柱中,近井口的管柱是由常规油管接箍2和常规油管1组成的常规油管段,将排液管柱通过由直连油管4组成的无接箍油管段下至产层9上方的预计被埋卡管段时,再下入由常规油管1和常规油管接箍2组成的常规油管段。抽油杆5与螺杆泵转子6连接,螺杆泵均能够下到产层9或者下到产层9的下方。

正常工作时,螺杆泵沉没到井筒11内的液体以下,产液从吸液口8进入,经由常规油管段和无接箍油管段构成的油管通道排出井筒11。

当产层9出砂,螺杆泵停止工作时,由于螺杆泵转子6的防砂结构采用的是抽油泵防砂结构,不易被埋。而对于螺杆泵定子7以及由常规油管段和无接箍油管段构成的油管通道来说,砂子或沉积物沉降在油管通道的外壁,由于油管通道外面没有接箍台阶,油管通道即使被掩埋,由于上提阻力减少,也很容易将砂子抖落后提出地面。

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为典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启示下做出修改。本文所公开的方案可能存在很多变更、组合和修改,且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文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